高新鱼池用污水净化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24-7-31 11:17:52

公布日:2023.10.27

申请日:2023.09.05

分类号:A01K63/04(2006.01)I

摘要

本发明属于鱼池过滤领域,公开了一种鱼池用污水净化水处理设备,该鱼池用污水净化水处理设备包括基座,基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鱼池本体,鱼池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鱼池本体的一侧且位于基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过滤装置,鱼池本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排污筒,排污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排污管,排污管的一端与过滤装置固定连接,基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蓄水池。通过气囊、抽气泵、连接管、固定管、密封盖、固定块、滑板、推动板、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收集箱、活动口的配合使用,便于对鱼池本体内部的死鱼进行清理,防止死鱼腐烂,导致鱼池过滤清理不干净,从而不利于提高鱼池的过滤清理效果。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鱼池用污水净化水处理设备,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鱼池本体(2),所述鱼池本体(2)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3),所述鱼池本体(2)的一侧且位于基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过滤装置(4),所述鱼池本体(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排污筒,所述排污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排污管(5),所述排污管(5)的一端与过滤装置(4)固定连接,所述基座(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蓄水池(6),所述过滤装置(4)的内部设置有循环装置,所述循环装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循环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鱼池本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7),所述固定柱(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板(8),所述第一过滤板(8)网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9),所述支撑柱(9)的顶部铰接有第二过滤板(10),所述鱼池本体(2)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活动口(11),所述活动口(11)的一侧设置有密封盖(12),所述密封盖(12)的两端均设置有压缩弹簧(13),所述鱼池本体(2)的一侧可拆卸式安装有收集箱(14),所述收集箱(14)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气囊(15),所述气囊(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管(16),所述连接管(18)的一端与密封盖(12)固定连接,所述气囊(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抽气泵(17),所述抽气泵(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8),所述连接管(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9),所述固定块(1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20),所述滑板(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动板(21),所述推动板(21)的顶部与第二过滤板(10)的底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池用污水净化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板(8)位于活动口(11)的下方,所述第二过滤板(10)位于第活动口(11)的上方,所述活动口(11)的厚度大于第二过滤板(10)的厚度,所述第二过滤板(10)大于第一过滤板(8),所述密封盖(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位于活动口(1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池用污水净化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12)位于收集箱(14)的内部,所述收集箱(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22),所述密封盖(12)的两端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压缩弹簧(13)的一端与固定槽的内壁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与鱼池本体(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池用污水净化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8)U型,所述连接管(18)的一端穿过收集箱(14)的底部向水平方向延伸,所述且其另一端贯穿鱼池本体(2)的底部、第一过滤板(8)与固定块(19)的内部连通,所述固定块(19)的一侧且位于第一过滤板(8)与第二过滤板(10)之间设置有限位装置(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池用污水净化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板(10)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块(24),所述连接块(24)的一侧与鱼池本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2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5),所述固定杆(2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杆(26),所述活动杆(26)的两端均铰接有移动块(27),所述移动块(27)的中部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块(27)的两侧均为弧形,且其与鱼池本体(2)的内壁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池用污水净化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板(10)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半圆形块(28),所述半圆形块(28)与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半圆形块(28)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的一端与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半圆形块(28)的中部开设有半圆形槽。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鱼池用污水净化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23)包括移动板(231),所述移动板(231)的顶端与第二过滤板(10)的底端铰接,所述移动板(23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磁块(232),所述第一过滤板(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33),所述连接板(23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234),所述连接柱(23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磁块(235),所述连接柱(234)的一侧且位于连接板(23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236),所述伸缩杆(236)的顶端与第一过滤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236)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缓冲弹簧(23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鱼池用污水净化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移动板(231)的一侧与鱼池本体内(2)壁贴合,第二磁块(235)呈倾斜状,缓冲弹簧(237)的一端与第二过滤板(10)底部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与连接板(233)的顶部固定连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通过过滤装置不易处理鱼池表面漂浮的树叶和死鱼,导致过滤装置对鱼池内的水过滤不干净,从而不利于提高鱼池的过滤清理效果的问题,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鱼池用污水净化水处理设备,包括基座,基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鱼池本体,鱼池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鱼池本体的一侧且位于基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过滤装置,鱼池本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排污筒,排污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排污管,排污管的一端与过滤装置固定连接,基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蓄水池,过滤装置的内部设置有循环装置,循环装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循环水管,鱼池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固定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板,第一过滤板网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顶部铰接有第二过滤板,鱼池本体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活动口,活动口的一侧设置有密封盖,密封盖的两端均设置有压缩弹簧,鱼池本体的一侧可拆卸式安装有收集箱,收集箱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气囊,气囊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管,连接管的一端与密封盖固定连接,气囊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抽气泵,抽气泵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动板,推动板的顶部与第二过滤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第一过滤板位于活动口的下方,第二过滤板位于活动口的上方,活动口的厚度大于第二过滤板的厚度,第二过滤板大于第一过滤板,密封盖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块,密封块位于活动口的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密封盖位于收集箱的内部,收集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密封盖的两端均开设有固定槽,压缩弹簧的一端与固定槽的内壁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与鱼池本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连接管呈U型,连接管的一端穿过收集箱的底部向水平方向延伸,且其另一端贯穿鱼池本体的底部、第一过滤板与固定块的内部连通,固定块的一侧且位于第一过滤板与第二过滤板之间设置有限位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第二过滤板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一侧与鱼池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连接块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活动杆的两端均铰接有移动块,移动块的中部开设有移动槽,移动块的两侧均为弧形,且其与鱼池本体的内壁贴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第二过滤板的一侧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半圆形块,半圆形块与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半圆形块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连接弹簧的一端与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半圆形块的中部开设有半圆形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限位装置包括移动板,移动板的顶端与第二过滤板的底端铰接,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磁块,第一过滤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磁块,连接柱的一侧且位于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顶端与第一过滤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伸缩杆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缓冲弹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移动板的一侧与鱼池本体内壁贴合,第二磁块呈倾斜状,缓冲弹簧的一端与第二过滤板底部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与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气囊、抽气泵、连接管、固定管、密封盖、固定块、滑板、推动板、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收集箱、活动口的配合使用,通过第一过滤板与第二过滤板的将沉在鱼池本体底部的死鱼、漂浮在水面的死鱼进行收集,通过抽气泵将气囊内部的空气通过连接管输送到固定块的内部,使得推动滑块与推动板向上移动,将第二过滤板的一端向上偏转,另一端向下偏转与活动口对齐,使得第二过滤板上的死鱼通过活动口落入收集箱内部进行收集,从而便于对鱼池本体内部的死鱼进行清理,防止死鱼腐烂,导致鱼池过滤清理不干净,从而不利于提高鱼池的过滤清理效果。

2、通过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移动板、支撑柱、第一磁块、第二磁块、伸缩杆与缓冲弹簧的配合使用,当第二过滤板的一端向下转动时,移动板向远离鱼池本体内壁的方向偏转,当第二过滤板位于第一活口或第二活动口的内时,移动板底部的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相吸附,同时伸缩杆收缩缓冲弹簧压缩从而便于对第二过滤板的转动进行限定,便于对第二过滤板进行固定,从而便于死鱼滑落到收集箱的内部。

(发明人:王明峰;周南屏;何鹏;戴懿;蔡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