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物质联合真菌和微藻处理染料废水技术

发布时间:2024-7-19 9:48:57

公布日:2023.12.22

申请日:2023.11.22

分类号:C02F1/28(2023.01)I;C02F3/34(2023.01)I;C02F101/30(2006.01)N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生物质联合真菌和微藻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生物质,经预处理后,投加到染料废水中进行吸附;(2)分离出吸附染料后的生物质,在其中接种白腐真菌和小球藻,在室温和光照条件下进行发酵。本发明利用生物质联合真菌固态发酵,并通过真菌与藻类共生共促的技术设计了染料废水处理的新方法。真菌和藻类的混合生态体系中漆酶的分泌,促进生物质的固态发酵过程,同时藻类的异养过程也会利用消耗有机碳。真菌和藻类共促共生,形成稳定的O2-CO2交换体系,协作处理染料废水,大大提高了污染物去除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利用生物质联合真菌和微藻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取生物质,经预处理后,投加到染料废水中进行吸附;(2)分离出吸附染料后的生物质,在其中接种白腐真菌和小球藻,在室温和光照条件下进行发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生物质联合真菌和微藻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生物质优自小麦秸秆、玉米秸秆、花生壳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生物质的投加量每升染料废水投加2-18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生物质联合真菌和微藻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预处理包括:处理成1-3厘米的小段,干燥后备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生物质联合真菌和微藻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染料废水为含有结晶紫的染料废水,其中结晶紫的浓度为10-400mg/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生物质联合真菌和微藻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吸附是在自然pH、搅拌和室温条件下吸附8-16小时,所述搅拌的转速为100-200r/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生物质联合真菌和微藻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分离出吸附染料后的生物质,是通过滤网将生物质滤出,之后进行干燥和粉碎,加入去离子水,灭菌,然后再接种白腐真菌和小球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生物质联合真菌和微藻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白腐真菌选自血红密孔菌、平菇、香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生物质联合真菌和微藻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白腐真菌接种量为1个菌片/2.5-3.5g秸秆;白腐真菌和小球藻的接种比例为1:8-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生物质联合真菌和微藻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发酵之后,还可以将新分离出来的生物质,进行干燥和粉碎,加入去离子水,灭菌,然后与原有经过发酵的生物质进行混合均匀,继续发酵。

10.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生物质联合真菌和微藻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发酵的条件为:在恒温25-30℃、光照强度150-200μmol/m2·s12h光照和12h黑暗的光照周期的条件下保湿培养5-7天。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利用农业废弃物结合真菌和微藻,通过固态发酵技术降解染料废水的方法,以此来降低染料废水处理成本,提高处理效率。本发明所述的染料废水处理方法具有简单高效、价格低廉、无二次污染的优点,同时能够对处理完废水的秸秆进行资源化回收。

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生物质联合真菌和微藻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生物质,经预处理后,投加到染料废水中进行吸附;

2)分离出吸附染料后的生物质,在其中接种白腐真菌和小球藻,在室温和光照条件下进行发酵。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1)中,所述生物质优自小麦秸秆、玉米秸秆、花生壳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生物质的投加量每升染料废水投加2-18g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1)中,所述预处理包括:处理成1-3厘米的小段,干燥后备用。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1)中,所述染料废水为含有结晶紫的染料废水,其中结晶紫的浓度为10-400mg/L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1)中,所述吸附是在自然pH、搅拌和室温条件下吸附8-16小时,所述搅拌的转速为100-200r/min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2)中,所述分离出吸附染料后的生物质,是通过滤网将生物质滤出,之后进行干燥和粉碎,加入去离子水,灭菌,然后再接种白腐真菌和小球藻。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2)中,所述白腐真菌选自血红密孔菌、平菇、香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2)中,白腐真菌接种量为1个菌片/2.5-3.5g秸秆;白腐真菌和小球藻的接种比例为1:8-12)。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2)中,所述发酵之后,还可以将新分离出来的生物质,进行干燥和粉碎,加入去离子水,灭菌,然后与原有经过发酵的生物质进行混合均匀,继续发酵。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2)中,所述发酵的条件为:在恒温25-30℃、光照强度150-200μmol/m2·s12h光照和12h黑暗的光照周期的条件下保湿培养5-7天。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1)利用生物质联合真菌固态发酵,并通过真菌与藻类共生共促的技术设计了染料废水处理的新方法。真菌和藻类的混合生态体系中漆酶的分泌,促进生物质的固态发酵过程,同时藻类的异养过程也会利用消耗有机碳。真菌和藻类共促共生,形成稳定的O2-CO2交换体系,协作处理染料废水,大大提高了污染物去除效率。

2)利用农业废弃物秸秆,使得染料分子通过吸附作用快速附着在秸秆表面,明显减少了废水中染料成分的含量,吸附效果较好。

3)相比于活性炭等其他吸附剂,废弃秸秆的价格更加低廉且来源广泛,整体流程操作简单,通过生物法处理染料废水,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量,避免残留药剂对环境产生的二次污染。是一种经济、高效、环保的染料废水处理方法。

发明人:刘家扬;高寒;朱明新;潘顺龙;陈斌;孙轶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