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3.04.04
申请日:2022.11.09
分类号:C02F1/461(2006.01)I;C02F9/00(2023.01)I;C02F1/66(2006.01)I;C02F1/52(2006.01)I;C02F101/20(2006.01)N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重金属废水资源化利用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将重金属废水注入中和反应槽中进行处理;b.将经过中和反应槽进行处理过的水注入混凝反应槽中进行处理;c.将经过混凝反应槽进行处理过的水注入絮凝反应槽中进行处理;d.将经过絮凝反应槽进行处理过的水注入到用于对重金属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的电解氧化反应装置中;e.在进行电解氧化反应一段时间后,阴极板上析出铜,并使得阴极板变厚,然后通过更换装置对阴极板进行更换;f.通过加料组件对电解反应池加入过氧化氢;g.通过沉淀物处理组件将电解氧化反应中的沉淀物进行收集;本发明能够将有机物进行高效降解,同时通过更换装置对铜片进行自动更换以及回收,回收更加方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含重金属废水资源化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将重金属废水注入中和反应槽中进行处理;b.将经过中和反应槽进行处理过的水注入混凝反应槽中进行处理;c.将经过混凝反应槽进行处理过的水注入絮凝反应槽中进行处理;d.将经过絮凝反应槽进行处理过的水注入到用于对重金属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的电解氧化反应装置中,所述电解氧化反应装置包括电解反应池(1)、设于电解反应池内的阳极板(2)和阴极板(3)、设于电解反应池内的搅拌组件(8)、设于电解反应池一端的进水通道(9)、设于电解反应池另一端的出水通道(10);所述阴极板(3)上设有限位槽(31),设于阴极板上的第一斜面(32)和第二斜面(33);将经过絮凝反应槽进行处理过的水通过进水通道注入电解反应池中,然后通过阳极板和阴极板进行电解氧化反应,电解氧化反应后的水通过出水通道流出;e.在进行电解氧化反应一段时间后,阴极板上析出铜,并使得阴极板变厚,然后通过更换装置对阴极板进行更换;所述更换装置包括用于驱动阴极板进行更换的传送组件(4)、设于传送组件上且用于对阴极板进行夹持的多个夹子组件(5)、设于电解反应池上的换板组件(6)、设于换板组件上的储料组件(7);通过夹子组件将阴极板进行夹持,在需要更换阴极板时,驱动传送组件,传送组件运转,然后带动夹子组件松弛,使得阴极板掉落到换板组件上,然后通过储料组件掉落一个新阴极板并通过夹子组件夹持,进而完成更换;f.通过加料组件对电解反应池加入过氧化氢;所述加料组件包括设于进水通道上的加料箱(11)、一端与加料箱连通设置的出液管(12)、设于出液管上的阀门,所述加料箱内装有过氧化氢;在电解氧化反应过程中打开阀门,加料箱中的过氧化氢通过出液管进入电解反应池中;g.通过沉淀物处理组件将电解氧化反应中的沉淀物进行收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重金属废水资源化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组件(4)包括固定设于电解反应池上的第一支板(41)和第二支板(42)、一端可转动设于第一支板上且另一端可转动设于第二支板上的第一轴(43)、两端可转动设于电解池上的第二轴(44)、一端套设于第一轴上且另一端套设于第二轴上的第一传送带(45)、固定设于电解池上的第一杆(46)和第二杆(47)、固定设于第一杆上的第一防护板(48)、固定设于第二杆上的第二防护板(49)、固定设于第一支板上的第一基座(410)、设于第一基座上且用于驱动第一轴进行转动的第一电机(411);所述第一轴的一端贯穿可转动设于第一防护板上,另一端贯穿可转动设于第二防护板上;所述第二轴的一端贯穿可转动设于第一防护板上,另一端贯穿可转动设于第二防护板上;所述第一轴上固定套设有固定齿轮(412);驱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一传送带进行传动,进而带动第二轴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一传送带上的多个夹子组件进行传动,进而使得夹子组件上的阴极板进行传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重金属废水资源化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子组件(5)包括固定设于第一传送带上的第一支撑板(51)、固定设于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一圆杆(52)和第二圆杆(53)、一端可滑动套设于第一圆杆上且另一端可滑动套设于第二圆杆上的滑动板(54)、一端固定设于滑动板上且另一端固定设于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一弹簧(55)、设于滑动板上且用于将阴极板夹紧的两组夹持件(56),所述夹持件(56)包括固定设于固定板上的L型杆(561)、设于滑动板上的导向槽(562)、一端可滑动设于滑动板上且另一端贯穿可转动设于L型杆上的第三轴(563)、可滑动设于导向槽内的第一滑块(564)、一端固定设于第三轴上且另一端可转动设于第一滑块上的第一连接杆(565)、固定设于第三轴上的第二连接杆(566)和第三连接杆(567)、可转动设于滑动板上的第一夹杆(568)和第二夹杆(569)、一端可转动设于第一夹杆上且另一端可转动设于第二连接杆上的第四连接杆(570)、一端可转动设于第二夹杆上且另一端可转动设于第三连接杆上的第五连接杆(571);所述第一夹杆(568)上设有凹槽(572),一端固定设于第一夹杆上的第二弹簧(573),一端固定设于第二弹簧上的球体(574),所述滑动板上设有第一L型连接杆(575)和第二L型连接杆(576);首先通过夹子组件将阴极板进行固定夹持,在进行阴极板更换时,驱动传送组件运转,带动换板组件运转,进而在接料通道推动第一L型连接杆以及第二L型连接杆移动时,使得滑动板移动,进而使得第一连接杆转动,并使得第三轴转动,进而使得第四连接杆以及第五连接杆转动,并使得第一夹杆与第二夹杆向相反方向转动,使得夹子组件松掉,阴极板可以掉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重金属废水资源化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板组件(6)包括固定设于电解反应池上的第二支撑板(61)、可滑动设于第二支撑板上的接料通道(62)、设于接料通道上的推板(63)、固定设于第二支撑板上的第一支撑杆(64)和第二支撑杆(65)、固定设于第二支撑板上的第一板(66)、固定设于第一支撑杆上的第二板(67)、一端可转动设于第一板上且另一端可转动设于第二板上的螺纹杆(68)、固定设于第一板上的第二基座(69)、设于第二基座上且用于驱动螺纹杆进行转动的第二电机(610)、固定设于电解反应池上的第三支撑板(611)、设于第三支撑板上的第一滑槽(612)、可滑动设于第一滑槽上的第三支撑杆(613)、一端固定设于第三支撑杆上且另一端贯穿设于螺纹杆上的滑动杆(614)、贯穿可转动设于第三支撑杆上的第四轴(615)、固定套设于第四轴上的第一齿轮(616)和第二齿轮(617)、固定设于第三支撑杆上的支块(618)、贯穿可转动设于支块上的第五轴(619)、固定设于第五轴上且与第二齿轮啮合设置的第三齿轮(620)、固定套设于第五轴上的第四齿轮(621)、设于接料通道上的第二滑槽(622)、可滑动设于第二滑槽上的第二滑块(623)、设于第二滑块上且与第四齿轮啮合设置的第一齿条(624)、一端设于第二滑槽上且另一端设于第二滑块上的第三弹簧(625);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的固定设有侧板(626),一端固定设于接料通道上且另一端固定设于侧板上的第四弹簧(627);所述电解反应池上设有第一弧形导向板(628),所述第一齿条上设有第一弧面(629);在更换阴极板时,驱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进而使得滑动杆、第三支撑杆、第四轴以及第一齿轮移动,进而使得第一齿轮与固定齿轮啮合,进而在第一轴转动时带动固定齿轮以及第一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五轴、第三齿轮以及第四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齿条移动以及接料通道移动,接料通道上的推板推动第一L型连接杆以及第二L型连接杆移动,使得夹子组件松掉,阴极板掉落到接料通道上;在第一齿条经过第一弧形导向板导向后,使得第一齿条以及第二滑块沿着第二滑槽向上移动,使得第一齿条与第四齿轮脱离,脱离后接料通道通过第四弹簧复位,同时第一齿条以及第一滑块通过第三弹簧复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重金属废水资源化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组件(7)包括固定设于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上的补料箱(71)、设于补料箱内的出料口(72)、设于补料箱内的多个新阴极板(73)、固定设于补料箱上的导板(74)、固定设于补料箱上的L型座(75)、一端贯穿可移动设于补料箱上且另一端贯穿可移动设于L型座上的补料杆(76)、固定设于补料杆上的推块(77)、固定套设于补料杆上的圆块(78)、一端固定设于补料箱上且另一端固定设于圆块上的第五弹簧(79)、固定设于补料杆上的挡板(710)、固定设于第一支撑杆上的第四支撑杆(711)、贯穿可转动设于第四支撑杆上的第六轴(712)、固定套设于第六轴上的第五齿轮(713)、固定套设于第六轴上且与第四轴啮合设置的第六齿轮(714)、设于挡板上的第三滑槽(715)、可转动设于第三滑槽上的第三滑块(716)、一端固定设于第三滑槽上且另一端固定设于第三滑块上的第六弹簧(717)、设于第三滑块上且与第五齿轮啮合设置的第二齿条(718)、固定设于补料箱上的第二弧形导向板(719);所述第二齿条上设有第二弧面(720);在阴极板掉落到接料通道后,第四轴转动并带动第六轴、第五齿轮以及第六齿轮转动,进而使得第二齿条带动挡板以及补料杆移动,使得补料杆推动补料箱内的新阴极板移动,新阴极板通过出料口落到夹子组件上并通过夹子组件卡住,在接料通道复位后夹子组件也复位并将新阴极板夹紧,在第一齿条移动到一定位置时,通过第二弧形导向板进行导向,使得第二齿条以及第三滑块向上移动,当第二齿条脱离第五齿轮后,通过第五弹簧复位,补料杆也复位,同时通过第六弹簧使得第二齿条以及第三滑块复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含重金属废水资源化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74)上设有通槽(741),可滑动设于通槽上的滑动圆杆(742),套设于滑动圆杆上的限位挡块(743),一端固定设于导板上且另一端固定设于限位挡块上的第七弹簧(744);所述限位挡块的材质为橡胶材质;在新阴极板从出料口掉落时,新阴极板首先与限位挡块接触,然后新阴极板带动限位挡块以及圆板向下移动,此时第七弹簧伸长,当新阴极板落到夹子组件上后,第七弹簧带动圆杆以及限位挡块复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重金属废水资源化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8)包括两端可转动设于电解反应池上且与第二轴啮合设置的第一转轴(81)、固定设于电解反应池上的第一支架(82)和第二支架(83)、一端贯穿可转动设于第一支架上且另一端贯穿可转动设于第二支架上的搅拌杆(84)、固定套设于第一转轴上且与搅拌杆啮合设置的套轮(85);所述电解反应池上设有长板(86),固定设于长板上的第一防护罩(87);在第一轴以及第二轴转动时,带动第一转轴转动,进而带动套轮以及搅拌杆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重金属废水资源化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板采用钛基钌铱电极,阴极板采用纯铜薄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重金属废水资源化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物处理组件(13)包括固定套设于第二轴上的第七齿轮(131)、固定设于电解反应池上的短板(132)、贯穿可转动设于短板上的第二转轴(133)、固定套设于第二转轴上且与第七齿轮啮合设置的第八齿轮(134)、固定套设于第二转轴上的第九齿轮(135)、可转动设于电解反应池上的第三转轴(136)、第四转轴(137)以及第五转轴(138)、一端套设于第三转轴上且另一端套设于第五转轴上的第二传送带(139)、固定套设于第四转轴上且与第九齿轮啮合设置的第十齿轮(140)、设于电解反应池上的第二防护罩(141);所述第二传送带为倾斜设置;在第二轴转动时,带动第七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八齿轮以及第九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三轴、第四轴、第五轴以及第二传送带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含重金属废水资源化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物处理组件(13)还包括可转动设于电解反应池上的第六转轴(142)、第七转轴(143)以及第八转轴(144)、固定套设于第七转轴上的第十一齿轮(145)、一端套设于第六转轴上且另一端套设于第八转轴上的第三传送带(146)、贯穿可转动设于长板上的第九转轴(147)、一端固定套设于第九转轴上且与第十一齿轮啮合设置的第十二齿轮(148)、固定套设于第一转轴上的第十三齿轮(149)、固定套设于第九转轴上且与第十三齿轮啮合设置的第十四齿轮(150)、设于电解反应池上的第三防护罩(151)、设于电解反应池上的沉淀槽(152);所述电解反应池上设有斜板(153);通过斜板将第二传送带上的沉淀物导向到第三传送带上,进而流向沉淀槽中;在第一转轴转动时,带动第十三齿轮、第十四齿轮、第十一齿轮以及第十二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七转轴以及第三传送带转动,通过第三传送带将沉淀物传送到沉淀槽中。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重金属废水资源化利用工艺,能够将有机物进行高效降解,同时通过更换装置对铜片进行自动更换以及回收,回收更加方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重金属废水资源化利用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将重金属废水注入中和反应槽中进行处理;
b.将经过中和反应槽进行处理过的水注入混凝反应槽中进行处理;
c.将经过混凝反应槽进行处理过的水注入絮凝反应槽中进行处理;
d.将经过絮凝反应槽进行处理过的水注入到用于对重金属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的电解氧化反应装置中,所述电解氧化反应装置包括电解反应池、设于电解反应池内的阳极板和阴极板、设于电解反应池内的搅拌组件、设于电解反应池一端的进水通道、设于电解反应池另一端的出水通道;所述阴极板上设有限位槽,设于阴极板上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将经过絮凝反应槽进行处理过的水通过进水通道注入电解反应池中,然后通过阳极板和阴极板进行电解氧化反应,电解氧化反应后的水通过出水通道流出;
e.在进行电解氧化反应一段时间后,阴极板上析出铜,并使得阴极板变厚,然后通过更换装置对阴极板进行更换;所述更换装置包括用于驱动阴极板进行更换的传送组件、设于传送组件上且用于对阴极板进行夹持的多个夹子组件、设于电解反应池上的换板组件、设于换板组件上的储料组件;通过夹子组件将阴极板进行夹持,在需要更换阴极板时,驱动传送组件,传送组件运转,然后带动夹子组件松弛,使得阴极板掉落到换板组件上,然后通过储料组件掉落一个新阴极板并通过夹子组件夹持,进而完成更换;
f.通过加料组件对电解反应池加入过氧化氢;所述加料组件包括设于进水通道上的加料箱、一端与加料箱连通设置的出液管、设于出液管上的阀门,所述加料箱内装有过氧化氢;在电解氧化反应过程中打开阀门,加料箱中的过氧化氢通过出液管进入电解反应池中;
g.通过沉淀物处理组件将电解氧化反应中的沉淀物进行收集。
具体的,所述传送组件包括固定设于电解反应池上的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一端可转动设于第一支板上且另一端可转动设于第二支板上的第一轴、两端可转动设于电解池上的第二轴、一端套设于第一轴上且另一端套设于第二轴上的第一传送带、固定设于电解池上的第一杆和第二杆、固定设于第一杆上的第一防护板、固定设于第二杆上的第二防护板、固定设于第一支板上的第一基座、设于第一基座上且用于驱动第一轴进行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轴的一端贯穿可转动设于第一防护板上,另一端贯穿可转动设于第二防护板上;所述第二轴的一端贯穿可转动设于第一防护板上,另一端贯穿可转动设于第二防护板上;所述第一轴上固定套设有固定齿轮;驱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一传送带进行传动,进而带动第二轴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一传送带上的多个夹子组件进行传动,进而使得夹子组件上的阴极板进行传动。
具体的,所述夹子组件包括固定设于第一传送带上的第一支撑板、固定设于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一圆杆和第二圆杆、一端可滑动套设于第一圆杆上且另一端可滑动套设于第二圆杆上的滑动板、一端固定设于滑动板上且另一端固定设于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一弹簧、设于滑动板上且用于将阴极板夹紧的两组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包括固定设于固定板上的L型杆、设于滑动板上的导向槽、一端可滑动设于滑动板上且另一端贯穿可转动设于L型杆上的第三轴、可滑动设于导向槽内的第一滑块、一端固定设于第三轴上且另一端可转动设于第一滑块上的第一连接杆、固定设于第三轴上的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可转动设于滑动板上的第一夹杆和第二夹杆、一端可转动设于第一夹杆上且另一端可转动设于第二连接杆上的第四连接杆、一端可转动设于第二夹杆上且另一端可转动设于第三连接杆上的第五连接杆;所述第一夹杆上设有凹槽,一端固定设于第一夹杆上的第二弹簧,一端固定设于第二弹簧上的球体,所述滑动板上设有第一L型连接杆和第二L型连接杆;首先通过夹子组件将阴极板进行固定夹持,在进行阴极板更换时,驱动传送组件运转,带动换板组件运转,进而在接料通道推动第一L型连接杆以及第二L型连接杆移动时,使得滑动板移动,进而使得第一连接杆转动,并使得第三轴转动,进而使得第四连接杆以及第五连接杆转动,并使得第一夹杆与第二夹杆向相反方向转动,使得夹子组件松掉,阴极板可以掉落。
具体的,所述换板组件包括固定设于电解反应池上的第二支撑板、可滑动设于第二支撑板上的接料通道、设于接料通道上的推板、固定设于第二支撑板上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固定设于第二支撑板上的第一板、固定设于第一支撑杆上的第二板、一端可转动设于第一板上且另一端可转动设于第二板上的螺纹杆、固定设于第一板上的第二基座、设于第二基座上且用于驱动螺纹杆进行转动的第二电机、固定设于电解反应池上的第三支撑板、设于第三支撑板上的第一滑槽、可滑动设于第一滑槽上的第三支撑杆、一端固定设于第三支撑杆上且另一端贯穿设于螺纹杆上的滑动杆、贯穿可转动设于第三支撑杆上的第四轴、固定套设于第四轴上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固定设于第三支撑杆上的支块、贯穿可转动设于支块上的第五轴、固定设于第五轴上且与第二齿轮啮合设置的第三齿轮、固定套设于第五轴上的第四齿轮、设于接料通道上的第二滑槽、可滑动设于第二滑槽上的第二滑块、设于第二滑块上且与第四齿轮啮合设置的第一齿条、一端设于第二滑槽上且另一端设于第二滑块上的第三弹簧;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的固定设有侧板,一端固定设于接料通道上且另一端固定设于侧板上的第四弹簧;所述电解反应池上设有第一弧形导向板,所述第一齿条上设有第一弧面;在更换阴极板时,驱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进而使得滑动杆、第三支撑杆、第四轴以及第一齿轮移动,进而使得第一齿轮与固定齿轮啮合,进而在第一轴转动时带动固定齿轮以及第一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五轴、第三齿轮以及第四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齿条移动以及接料通道移动,接料通道上的推板推动第一L型连接杆以及第二L型连接杆移动,使得夹子组件松掉,阴极板掉落到接料通道上;在第一齿条经过第一弧形导向板导向后,使得第一齿条以及第二滑块沿着第二滑槽向上移动,使得第一齿条与第四齿轮脱离,脱离后接料通道通过第四弹簧复位,同时第一齿条以及第一滑块通过第三弹簧复位。
具体的,所述储料组件包括固定设于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上的补料箱、设于补料箱内的出料口、设于补料箱内的多个新阴极板、固定设于补料箱上的导板、固定设于补料箱上的L型座、一端贯穿可移动设于补料箱上且另一端贯穿可移动设于L型座上的补料杆、固定设于补料杆上的推块、固定套设于补料杆上的圆块、一端固定设于补料箱上且另一端固定设于圆块上的第五弹簧、固定设于补料杆上的挡板、固定设于第一支撑杆上的第四支撑杆、贯穿可转动设于第四支撑杆上的第六轴、固定套设于第六轴上的第五齿轮、固定套设于第六轴上且与第四轴啮合设置的第六齿轮、设于挡板上的第三滑槽、可转动设于第三滑槽上的第三滑块、一端固定设于第三滑槽上且另一端固定设于第三滑块上的第六弹簧、设于第三滑块上且与第五齿轮啮合设置的第二齿条、固定设于补料箱上的第二弧形导向板;所述第二齿条上设有第二弧面;在阴极板掉落到接料通道后,第四轴转动并带动第六轴、第五齿轮以及第六齿轮转动,进而使得第二齿条带动挡板以及补料杆移动,使得补料杆推动补料箱内的新阴极板移动,新阴极板通过出料口落到夹子组件上并通过夹子组件卡住,在接料通道复位后夹子组件也复位并将新阴极板夹紧,在第一齿条移动到一定位置时,通过第二弧形导向板进行导向,使得第二齿条以及第三滑块向上移动,当第二齿条脱离第五齿轮后,通过第五弹簧复位,补料杆也复位,同时通过第六弹簧使得第二齿条以及第三滑块复位。
具体的,所述导板上设有通槽,可滑动设于通槽上的滑动圆杆,套设于滑动圆杆上的限位挡块,一端固定设于导板上且另一端固定设于限位挡块上的第七弹簧;所述限位挡块的材质为橡胶材质;在新阴极板从出料口掉落时,新阴极板首先与限位挡块接触,然后新阴极板带动限位挡块以及圆板向下移动,此时第七弹簧伸长,当新阴极板落到夹子组件上后,第七弹簧带动圆杆以及限位挡块复位。
具体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两端可转动设于电解反应池上且与第二轴啮合设置的第一转轴、固定设于电解反应池上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一端贯穿可转动设于第一支架上且另一端贯穿可转动设于第二支架上的搅拌杆、固定套设于第一转轴上且与搅拌杆啮合设置的套轮;所述电解反应池上设有长板,固定设于长板上的第一防护罩;在第一轴以及第二轴转动时,带动第一转轴转动,进而带动套轮以及搅拌杆转动。
具体的,所述阳极板采用钛基钌铱电极,阴极板采用纯铜薄片。
具体的,所述沉淀物处理组件包括固定套设于第二轴上的第七齿轮、固定设于电解反应池上的短板、贯穿可转动设于短板上的第二转轴、固定套设于第二转轴上且与第七齿轮啮合设置的第八齿轮、固定套设于第二转轴上的第九齿轮、可转动设于电解反应池上的第三转轴、第四转轴以及第五转轴、一端套设于第三转轴上且另一端套设于第五转轴上的第二传送带、固定套设于第四转轴上且与第九齿轮啮合设置的第十齿轮、设于电解反应池上的第二防护罩;所述第二传送带为倾斜设置;在第二轴转动时,带动第七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八齿轮以及第九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三轴、第四轴、第五轴以及第二传送带转动。
具体的,所述沉淀物处理组件还包括可转动设于电解反应池上的第六转轴、第七转轴以及第八转轴、固定套设于第七转轴上的第十一齿轮、一端套设于第六转轴上且另一端套设于第八转轴上的第三传送带、贯穿可转动设于长板上的第九转轴、一端固定套设于第九转轴上且与第十一齿轮啮合设置的第十二齿轮、固定套设于第一转轴上的第十三齿轮、固定套设于第九转轴上且与第十三齿轮啮合设置的第十四齿轮、设于电解反应池上的第三防护罩、设于电解反应池上的沉淀槽;所述电解反应池上设有斜板;通过斜板将第二传送带上的沉淀物导向到第三传送带上,进而流向沉淀槽中;在第一转轴转动时,带动第十三齿轮、第十四齿轮、第十一齿轮以及第十二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七转轴以及第三传送带转动,通过第三传送带将沉淀物传送到沉淀槽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首先将经过絮凝反应槽进行处理过的水注入到用于对重金属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的电解氧化反应装置中,其中水通过进水通道进入,通过阳极板和阴极板进行电解氧化反应,在经过电解氧化反应之后经过出水通道流出;在电解氧化反应时,通过阳极板与阴极板以及加入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液作为电解液进行反应,反应后在阴极板上析出电解铜,一些不活泼的杂质通过沉淀物处理组件进行处理,最终流向沉淀槽中,并且在电解氧化反应过程中通过加料箱加入少量的过氧化氢,增强氧化能力,同时对有机物进行高效降解,降解时短;在反应一段时间后,阴极板析出电解铜,此时阴极板的厚度增加,需要将阴极板进行更换,然后驱动传送组件,传送组件带动换板组件以及储料组件进行工作,使得阴极板在掉落到接料通道后,通过补料箱进行新阴极板的更换,实现了铜片的自动更换以及回收利用,铜回收率高且回收更加方便。
(发明人:王宇峰;田平;唐全;马斌业;王衡;卓未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