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强化厌氧消化污泥生物沥浸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24-1-12 11:07:47

公布日:2022.08.19

申请日:2022.06.28

分类号:C02F11/04(2006.01)I;C02F11/12(2019.01)I;C02F11/122(2019.01)I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学强化厌氧消化污泥生物沥浸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生物沥浸调理厌氧污泥:将简青霉NAU-12菌液接种至厌氧消化污泥体系中,采用生物沥浸方法调理厌氧污泥;所述简青霉NAU-12的分类命名为Penicilliumsimplicissimum,保藏号为CGMCCNO.10990S2化学强化生物沥浸调理:加入Fe2+H2O2,培养特定时间;S3压滤脱水:将所述步骤S2得到的污泥在板框压滤机下直接压滤进行固液分离,得到含水率小于60%的污泥泥饼。本发明采用简青霉NAU-12菌液对厌氧消化污泥进行生物沥浸,结合化学强化,能够产生酸性环境利于芬顿反应,同时消耗污泥有机物质促进结合水释放,进而改善污泥深度脱水性能。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化学强化厌氧消化污泥生物沥浸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生物沥浸调理厌氧污泥:将简青霉NAU-12菌液接种至厌氧消化污泥体系中,采用生物沥浸方法调理厌氧污泥;所述简青霉NAU-12分类命名为Penicilliumsimplicissimum,保藏号为CGMCCNO.10990S2化学强化生物沥浸调理:加入Fe2+H2O2,培养特定时间;S3压滤脱水:将所述步骤S2得到的污泥在板框压滤机下直接压滤进行固液分离,得到含水率小于60%的污泥泥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强化厌氧消化污泥生物沥浸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使用的简青霉NAU-12菌液中菌体细胞数量为107108/mL,接种体积为厌氧消化污泥的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强化厌氧消化污泥生物沥浸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培养后体系pH降低至3.0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学强化厌氧消化污泥生物沥浸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简青霉NAU-12菌液培养方法为:将从污泥中分离出的简青霉NAU-12接种至马丁氏固体培养基中,然后置于28℃、180200rpm往复式摇床中振荡扩繁培养,直至菌体细胞数量达到107108/mL4℃下保存待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化学强化厌氧消化污泥生物沥浸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马丁氏固体培养基的配制方法为:将磷酸二氢钾1.0g,七水合硫酸镁0.5g,蛋白胨5.0g,葡萄糖10.0g依次溶解后加入蒸馏水补充体积至1000mL,再加入1%的孟加拉红溶液3.3mL,加入1520g琼脂,115℃高压蒸汽灭菌30min;使用前每100mL培养基中加1%的链霉素液0.3mL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学强化厌氧消化污泥生物沥浸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生物沥浸调理厌氧污泥的时间为12d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学强化厌氧消化污泥生物沥浸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Fe2+H2O2质量比例为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化学强化厌氧消化污泥生物沥浸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化学强化生物沥浸调理的时间为12h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化学强化厌氧消化污泥生物沥浸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为:将简青霉NAU-12菌液接种至厌氧消化污泥体系中,置于28℃、180r/min恒温震荡摇床中培养1d,通过称重补水法来补充每天损失的水分,培养后取污泥样品,测定污泥pH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化学强化厌氧消化污泥生物沥浸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为:生物沥浸调理污泥1d后,再加入Fe2+H2O2,其中Fe2+H2O2质量比例为21,将其置于28℃、180r/min恒温震荡摇床中培养12h,取污泥样品测定污泥pH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生物沥浸反应周期长的缺陷,提供一种化学强化厌氧消化污泥生物沥浸处理的方法,在缩短生物沥浸反应周期的同时实现厌氧消化污泥深度脱水。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化学强化厌氧消化污泥生物沥浸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生物沥浸调理厌氧污泥:将简青霉NAU-12菌液接种至厌氧消化污泥体系中,采用生物沥浸方法调理厌氧污泥;所述简青霉NAU-12分类命名为Penicilliumsimplicissimum,保藏号为CGMCCNO.10990;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S2化学强化生物沥浸调理:加入Fe2+H2O2,培养特定时间;

S3压滤脱水:将所述步骤S2得到的污泥在板框压滤机下直接压滤进行固液分离,得到含水率小于60%的污泥泥饼。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使用的简青霉NAU-12菌液中菌体细胞数量为107108/mL,接种体积为厌氧消化污泥的1%~20%。

优选地,所述步骤S2培养后体系pH降低至3.0以下。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简青霉NAU-12菌液培养方法为:将从污泥中分离出的简青霉NAU-12接种至马丁氏固体培养基中,然后置于28℃、180200rpm往复式摇床中振荡扩繁培养,直至菌体细胞数量达到107108/mL4℃下保存待用。

优选地,所述马丁氏固体培养基的配制方法为:将磷酸二氢钾1.0g,七水合硫酸镁0.5g,蛋白胨5.0g,葡萄糖10.0g依次溶解后加入蒸馏水补充体积至1000mL,再加入1%的孟加拉红溶液3.3mL,加入1520g琼脂,115℃高压蒸汽灭菌30min;使用前每100mL培养基中加1%的链霉素液0.3mL

优选地,所述步骤S1生物沥浸调理厌氧污泥的时间为12d

优选地,所述步骤(S2Fe2+H2O2质量比例为21

优选地,所述步骤S2化学强化生物沥浸调理的时间为12h

优选地,所述步骤S1具体为:将简青霉NAU-12菌液接种至厌氧消化污泥体系中,置于28℃、180r/min恒温震荡摇床中培养1d,通过称重补水法来补充每天损失的水分,培养后取污泥样品,测定污泥pH

优选地,所述步骤S2具体为:生物沥浸调理污泥1d后,再加入Fe2+H2O2,其中Fe2+H2O2质量比例为21,将其置于28℃、180r/min恒温震荡摇床中培养12h,取污泥样品测定污泥pH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将简青霉NAU-12菌液接种至厌氧消化污泥体系中进行生物沥浸调理,相比于现有技术,优点在于一方面引入简青霉NAU-12菌液可产生小分子有机酸,形成酸性环境利于芬顿反应;另一方面简青霉NAU-12可消耗污泥中有机物质(如分解EPS)利于污泥中结合水的释放;

(2)针对厌氧消化污泥,本发明采用简青霉NAU-12菌液进行生物沥浸,相比于常用的氧化亚铁硫杆菌生物沥浸,简青霉NAU-12菌液生物沥浸不需要额外添加铁离子,该反应体系避免引入铁盐,导致二次污染(例如造成大量含铁污泥,增加后续处理成本)

(发明人:周立祥;方迪;李婷;陶能;颜成;梁剑茹;胡洪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