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涂料废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23-12-7 9:59:28

公布日:2023.01.31

申请日:2022.09.29

分类号:C02F9/00(2023.01)I;C02F3/12(2006.01)N;C02F1/467(2006.01)N;C02F1/52(2006.01)N;C02F1/28(2006.01)N;C02F1/461(2006.01)N;C02F1/38(2006.01)N;

C02F7/00(2006.01)N;C02F103/14(2006.01)N

摘要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性涂料废水处理系统,按照废水处理流向依次连接有:双预沉池、均质池、离心脱水单元、混凝沉淀池、铁碳微电解池、反应絮凝沉淀单元、水解酸化单元、好氧池、MBR膜处理单元、电催化氧化单元。该水性涂料废水处理系统,减轻后续离心脱水机的处理负荷,降低出水悬浮物含量,去除悬浮物的同时也可以去除一部分有机污染物,且通过铁碳微电解池可以降低废水的毒性,并提高废水的生化需氧量,通过MBR膜处理单元可以对废水进行有效地固液分离,出水水质良好,省去传统废水处理系统中的“砂滤+碳滤+超滤”等设备,降低系统维护频率,且能应对原水水质波动大时出水COD微超标的情况。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水性涂料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按照废水处理流向依次连接有:双预沉池(1)、均质池(2)、离心脱水单元(3)、混凝沉淀池(4)、铁碳微电解池(5)、反应絮凝沉淀单元(6)、水解酸化单元(7)、好氧池(8)MBR膜处理单元(9)、电催化氧化单元(10);所述双预沉池(1)用于导入水性涂料废水,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所述均质池(2)用于均质均量调节所述双预沉池的出水;所述离心脱水单元(3)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以及加药去除废水中的硬度产生的污泥;所述混凝沉淀池(4)用于进一步去除废水剩余硬度生成的污泥;所述铁碳微电解池(5)用于将废水中难降解的长链分子及苯环等杀菌类物质进行断链降低废水毒性;所述反应絮凝沉淀单元(6)用于通过活性炭吸附原理降低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含量;所述水解酸化单元(7)用于将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有机物;所述好氧池(8)用于通过好氧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所述MBR膜处理单元(9)用于对废水进行固液分离;所述电催化氧化单元(10)用于保证出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达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涂料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预沉池(1)包括:预沉池A(11)和预沉池B(12),且所述预沉池A(11)和预沉池B(12)通过设置的第一上清液输送泵(13)将废水输送至所述均质池(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性涂料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脱水单元(3)包括:离心脱水机(31)及滤液收集池(32);所述离心脱水机(31)的进口通过设置的第二上清液输送泵(33)输入所述均质池(2)内含污泥废水,并将含污泥废水脱水后的滤液输送至所述滤液收集池(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性涂料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沉淀池(4)包括:混凝沉淀罐(41)、沉淀出水池(42);所述混凝沉淀罐(41)通过设置的第三上清液输送泵(43)输入所述滤液收集池(32)内的废水,且所述混凝沉淀罐(41)混凝沉淀后的上清液自流入所述沉淀出水池(42),沉淀后的污泥通过设置的第一污泥输送泵(44)排放至所述均质池(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性涂料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碳微电解池(5)通过设置的第四上清液输送泵(51)输入所述沉淀出水池(42)内的废水,且所述铁碳微电解池(5)外安装有第一曝气风机(52)对池内的废水进行曝气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性涂料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絮凝沉淀单元(6)包括:反应池(61)、混凝池(62)、絮凝池(63)和沉淀池(64),所述反应池(61)内投加有活性炭粉末,且所述反应池(61)接收所述铁碳微电解池(51)电解后的废水,并将废水依次通过所述混凝池(62)、絮凝池(63)进行混凝和絮凝后输送至所述沉淀池(64)进行沉淀,且所述沉淀池(64)沉淀后的池底污泥通过第二污泥输送泵(65)排放至所述均质池(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性涂料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单元(7)包括:水解酸化池(71)、水解酸化沉淀池(72);所述水解酸化池(71)用于接收所述沉淀池(64)沉淀后的废水,并对废水进行水解酸化处理后输送至所述水解酸化沉淀池(72)进行沉淀,且所述水解酸化沉淀池(72)沉淀后的池底污泥通过第三污泥输送泵(73)排放至所述均质池(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性涂料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8)外安装有第二曝气风机(81)对池内的废水进行曝气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性涂料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BR膜处理单元(9)包括:MBR膜池(91),所述MBR膜池(91)内安装有MBR膜生物反应器(92),所述MBR膜池(91)外安装有第三曝气风机(93)连接所述MBR膜生物反应器(92)的进气口进行曝气处理,且所述MBR膜池(91)的池底污泥通过设置的第四污泥输送泵(94)排放至所述均质池(2)和水解酸化池(71)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性涂料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催化氧化单元(10)包括:电解池(101)和清水池(102),所述电解池(101)通过设置的进液泵(103)连接所述MBR膜生物反应器(92)出水口,所述电解池(101)外还安装有第四曝气风机(104)对池内的废水进行曝气处理,且所述电解池(101)电解后的废水存入所述清水池(102)中,所述清水池(102)通过设置的反洗泵(105)连接所述MBR膜生物反应器(92)出水口进行反冲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性涂料废水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性涂料废水处理系统,按照废水处理流向依次连接有:双预沉池、均质池、离心脱水单元、混凝沉淀池、铁碳微电解池、反应絮凝沉淀单元、水解酸化单元、好氧池、MBR膜处理单元、电催化氧化单元;所述双预沉池用于导入水性涂料废水,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所述均质池用于均质均量调节所述双预沉池的出水;所述离心脱水单元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以及加药去除废水中的硬度产生的污泥;所述混凝沉淀池用于进一步去除废水剩余硬度生成的污泥;所述铁碳微电解池用于将废水中难降解的长链分子及苯环等杀菌类物质进行断链降低废水毒性;所述反应絮凝沉淀单元用于通过活性炭吸附原理降低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含量;所述水解酸化单元用于将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有机物;所述好氧池用于通过好氧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所述MBR膜处理单元用于对废水进行固液分离;所述电催化氧化单元用于保证出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达标。

优选的,所述双预沉池包括:预沉池A和预沉池B,且所述预沉池A和预沉池B通过设置的第一上清液输送泵将废水输送至所述均质池。

优选的,所述离心脱水单元包括:离心脱水机及滤液收集池;所述离心脱水机的进口通过设置的第二上清液输送泵输入所述均质池内含污泥废水,并将含污泥废水脱水后的滤液输送至所述滤液收集池。

优选的,所述混凝沉淀池包括:混凝沉淀罐、沉淀出水池;所述混凝沉淀罐通过设置的第三上清液输送泵输入所述滤液收集池内的废水,且所述混凝沉淀罐混凝沉淀后的上清液自流入所述沉淀出水池,沉淀后的污泥通过设置的第一污泥输送泵排放至所述均质池。

优选的,所述铁碳微电解池通过设置的第四上清液输送泵输入所述沉淀出水池内的废水,且所述铁碳微电解池外安装有第一曝气风机对池内的废水进行曝气处理。

优选的,所述反应絮凝沉淀单元包括:反应池、混凝池、絮凝池和沉淀池,所述反应池内投加有活性炭粉末,且所述反应池接收所述铁碳微电解池电解后的废水,并将废水依次通过所述混凝池、絮凝池进行混凝和絮凝后输送至所述沉淀池进行沉淀,且所述沉淀池沉淀后的池底污泥通过第二污泥输送泵排放至所述均质池。

优选的,所述水解酸化单元包括: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沉淀池;所述水解酸化池用于接收所述沉淀池沉淀后的废水,并对废水进行水解酸化处理后输送至所述水解酸化沉淀池进行沉淀,且所述水解酸化沉淀池沉淀后的池底污泥通过第三污泥输送泵排放至所述均质池。

优选的,所述好氧池外安装有第二曝气风机对池内的废水进行曝气处理。

优选的,所述MBR膜处理单元包括:MBR膜池,所述MBR膜池内安装有MBR膜生物反应器,所述MBR膜池外安装有第三曝气风机连接所述MBR膜生物反应器的进气口进行曝气处理,且所述MBR膜池的池底污泥通过设置的第四污泥输送泵排放至所述均质池和水解酸化池中。

优选的,所述电催化氧化单元包括:电解池和清水池,所述电解池通过设置的进液泵连接所述MBR膜生物反应器出水口,所述电解池外还安装有第四曝气风机对池内的废水进行曝气处理,且所述电解池电解后的废水存入所述清水池中,所述清水池通过设置的反洗泵连接所述MBR膜生物反应器出水口进行反冲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水性涂料废水处理系统,减轻后续离心脱水机的处理负荷,降低出水悬浮物含量,去除悬浮物的同时也可以去除一部分有机污染物,且通过铁碳微电解池可以降低废水的毒性,并提高废水的生化需氧量,通过MBR膜处理单元可以对废水进行有效地固液分离,出水水质良好,省去传统废水处理系统中的“砂滤+碳滤+超滤”等设备,降低系统维护频率,且能应对原水水质波动大时出水COD微超标的情况。

(发明人:易鑫荣;魏秋华;姚勇;徐伟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