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仿生态污水治理系统

发布时间:2023-9-16 8:59:44

公布日:2022.04.22

申请日:2022.01.11

分类号:B01D29/03(2006.01)I;B01D29/96(2006.01)I;B01D35/02(2006.01)I;B01D35/16(2006.01)I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态污水治理装置,涉及到压缩机的技术领域;包括,压缩主轴,压缩主轴的外周设有旋转叶轮,旋转主轴的一端向内开设有一流质通道,旋转主轴的另一端侧壁开设有通孔,主轴外壳内设有第一容纳腔,压缩主轴安装在第一容纳腔内,主轴外壳的一端上侧设有污水入口,污水进口于流质通道相连接,污水入口于流质通道之间形成内流道,压缩主轴外壳的一端下侧设有净水出口;净水出口于第一容纳腔导通,第一容纳腔与通孔导通,净水出口与第一容纳腔之间形成外流道,外流道与内流道通过通孔相互导通;压缩主轴外壳的另一端设有排污出口。本发明结构合理,能够提供干燥洁净的净水,提高整体净水的质量。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仿生态污水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压缩主轴(1),所述压缩主轴(1)的外周设有叶轮(14),所述压缩主轴(1)的一端向内开设有一流质通道(5),所述压缩主轴(1)的另一端侧壁开设有通孔(7);主轴外壳(2),所述主轴外壳(2)内设有第一容纳腔(6),所述压缩主轴(1)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纳腔(6)内,所述主轴外壳(2)的一端上侧设有污水入口(3),所述污水入口与所述流质通道(5)相连接,所述污水入口(3)与所述流质通道(5)之间形成内流道,所述压缩主轴(1)外壳的一端下侧设有净水出口(4);所述净水出口(4)与所述第一容纳腔(6)导通,所述第一容纳腔(6)与所述通孔(7)导通,所述净水出口(4)与所述第一容纳腔(6)之间形成外流道,所述外流道与所述内流道通过所述通孔(7)相互导通;所述压缩主轴(1)外壳的另一端设有排污出口(8);过滤固定板(9),所述压缩主轴(1)一端外周安装有一所述过滤固定板(9),所述过滤固定板(9)位于所述污水入口(3)的一侧,所述过滤固定板(9)与所述第一容纳腔(6)的内壁相抵;排污口(10),所述压缩主轴(1)的另一端安装有一排污口(10),所述排污口(10)与所述第一容纳腔(6)内壁相抵,所述排污口(10)包括底座和排污区,所述排污口(10)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排污区包括若干相互叠加的圆弧叶片(11),每相邻的所述圆弧叶片(11)之间均设有圆弧排污通道(12);若干所述圆弧排污通道(12)与所述排污出口(8)之间形成以排污流道;压缩电机(16),所述压缩电机(16)安装在压缩主轴(1)的另一侧,所述压缩电机(16)的输出端与所述压缩主轴(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污水从所述污水入口(3)进入所述内流道,然后通过所述通孔(7)流进外流道内,所述外流道的污水在所述叶轮(14)的带动下流至过滤固定板(9),经过过滤固定板(9)过滤完的净水通过所述净水出口(4)排出;还包括机架(17),所述主轴外壳(2)和所述压缩电机(16)安装在所述机架(17)上;所述机架(17)上安装有一支撑架(18),所述主轴外壳(2)通过所述支撑架(18)固定在所述机架(17)上;所述支撑架(18)设有第一挡板(19)、第二挡板(20)和一连接板(15),所述连接板(1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挡板(19)和所述第二挡板(20)连接,所述第一挡板(19)上设有一安装孔,所述压缩电机(16)的输出端套设在所述安装孔内与所述压缩主轴(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轴外壳(2)依次设有固定安装座(22)、主轴轴套(23)和固定法兰(24);所述压缩主轴(1)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固定安装座(22)内,所述压缩主轴(1)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固定法兰(24)内,所述主轴轴套(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安装座(22)、所述固定法兰(24)可拆卸地连接;所述主轴轴套(23)一端的外周与所述固定安装座(22)的另一端的内壁连接,所述主轴轴套(23)的一端设有所述净水出口(4),所述净水出口(4)上安装有一密封接头水管,所述主轴轴套(23)内设有一直流腔(26)和锥形腔(27),所述直流腔(26)与所述净水出口(4)相连接,所述直流腔(26)和所述锥形腔(27)相导通,所述锥形腔(27)的远离所述直流腔(26)的一端的内径逐渐减少;所述排污口(10)安装在所述锥形腔(27)远离所述直流腔(26)的一端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态污水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安装座(22)的一侧上设有所述污水入口(3),所述污水入口(3)上安装一密封接头水管,所述固定安装座(22)内依次设有第一弹簧和入水管,所述入水管的一侧与所述密封接头水管连接,所述入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弹簧相抵,所述入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缩主轴(1)的一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态污水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固定板(9)与所述第一容纳腔(6)内壁之间设有防水密封圈(2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态污水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固定板(9)上设有若干过滤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态污水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排污通道(12)的直径从外向内逐渐减少,或逐渐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生态污水治理装置,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仿生态污水治理装置,压缩主轴,所述压缩主轴的外周设有叶轮,所述旋转主轴的一端向内开设有一流质通道,所述旋转主轴的另一端侧壁开设有通孔

主轴外壳,所述主轴外壳内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压缩主轴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主轴外壳的一端上侧设有污水入口,所述污水进口于所述流质通道相连接,所述污水入口于所述流质通道之间形成内流道,所述压缩主轴外壳的一端下侧设有净水出口;所述净水出口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导通,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通孔导通,所述净水出口与所述第一容纳腔之间形成外流道,所述外流道与所述内流道通过所述通孔相互导通;所述压缩主轴外壳的另一端设有排污出口;

过滤固定板,所述压缩主轴一端外周安装有一所述过滤固定板,所述固定过滤板位于所述污水入口的一侧,所述固定过滤板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内壁相抵;

排污口,所述压缩主轴的另一端安装有一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壁相抵,所述排污口包括底座和排污区,所述排污口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排污区包括若干相互叠加的圆弧叶片,每相邻的所述圆弧叶片之间均设有圆弧排污通道;若干所述圆弧排污通道与所述排污出口之间形成以排污流道;

压缩电机,所述压缩电机安装在压缩主轴的另一侧,所述压缩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压缩主轴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污水从所述污水入口进入所述内流道,然后通过所述通孔流进外流道内,所述外流道的污水在所述叶轮的带动下流至过滤固定板,经过过滤固定板过滤完的净水通过所述净水出口排出。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还包括机架,所述主轴外壳和所述压缩电机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机架上安装有一支撑架,所述主轴外壳通过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所述机架上。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支撑架设有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连接,所述第一挡板上设有一安装孔,所述压缩电机的的输入端套设在所述安装块内于所述压缩主轴的输入端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主轴外壳依次设有包括固定安装座、主轴轴套和固定法兰;所述压缩主轴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固定安装座内,所述压缩主轴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固定法兰内,所述主轴轴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安装座、所述固定法兰可拆卸地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固定安装座的一侧上设有所述污水入口,所述污水入口上安装一密封接头水管,所述固定安装座内依次设有第一弹簧和入水管,所述入水管的一侧与所述密封接头水管连接,所述入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弹簧相抵,所述入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主轴的一端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主轴轴套一端的外周与所述固定安装座的另一端的内壁连接,所述主轴轴套的一端设有所述净水出口,所述净水出口上安装有一密封接头水管,所述主轴轴套内设有一直流腔和锥形腔,所述直流腔与所述净水出口相连接,所述直流腔和所述锥形腔相导通,所述锥形腔的远离所述直流腔的一端的内径逐渐减少。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排污口安装在所述锥形腔远离所述直流腔的一端顶部。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过滤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壁之间设有防水密封圈。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过滤固定板上上设有若干过滤孔。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圆弧排污通道的直径从外向内逐渐减少,或逐渐增大。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污水通过污水入口进入到内流道内的时候,然后通过叶轮的搅动带动了水流的流速,带动污水运输至过滤固定板,悬浮物和较大的异物将留置在过滤固定板的一侧,通过叶轮的搅拌赃物上移,通过排污口排出装置内。

(2)本发明中,叶轮上的杂物将掉落在第一容纳腔的底部,随着压缩主轴的不停转动,多个圆弧排污通道不断的将治理装置内的杂物从排污口推出,能够及时排出过治理装置内的杂质,从而避免杂质堵塞污水处理。

(3)本发明中,其中过滤固定板与治理置装可拆卸,这样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可进行更换成不同程度的过滤板,这样的话能够满足不同用户对于排污程度的需求。

(4)本发明中,排污口的圆弧排污通道仿照动物肠胃的结构,将杂物挤出污水治理装置内,能够及时排出过治理装置内的杂质,从而避免杂质堵塞污水处理。

(5)本发明中,污水中杂质的析出,而且污水经过内流道流动至锥形腔时,由于锥形腔变小,压强变大,污水返至外流道时,外流道的直流腔截面变大气,压强变小,通过压强的变化结合较长的流动路径,利于杂质在锥形腔顶部压强最大的排污口中析出,实现较好的污水分离效果,减少污水中的杂质颗粒,提供干燥洁净的净水,提高整体净水的质量,且整个治理装置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利于批量生产,分离器体积小,利于集成于治理装置上,使得治理装置的重量较轻,安装方便,可靠性好。

(发明人:黄国爱;钟振海;林启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