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协同处理含铜废水与氨氮废水装置

发布时间:2023-2-9 9:25:00

公布日:2022.01.21

申请日:2021.10.18

分类号:C02F1/461(2006.01)I;C02F1/44(2006.01)I;C25C1/12(2006.01)I;C23F1/46(2006.01)I;C02F101/20(2006.01)N;C02F101/16(2006.01)N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协同处理含铜废水与氨氮废水的设备,包括电解槽,所述电解槽包括阳极室、补充液室、阴极室,所述阳极室中放置有阳极板,所述阴极室中放置有阴极板,所述阳极室、补充液室、阴极室采用阳离子膜、阴离子膜分隔,工作时,阳极室通入待处理的氨氮废水,阴极室通入废蚀刻液,补充液室通入电解质溶液。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电解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解决了电解脱除氨氮工艺过程中阴极产生氢气的问题,大大降低了该设备的安全风险,并且将蚀刻液再生处理工艺与氨氮废水处理工艺合并处理,大大减少了环保设备数量、操作成本以及能耗和物耗,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废水综合利用技术,便于企业推广使用。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协同处理含铜废水与氨氮废水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解槽(1),所述电解槽(1)包括阳极室(2)、补充液室(3)、阴极室(4),所述阳极室(2)中放置有阳极板(5),所述阴极室(4)中放置有阴极板(6),所述阳极室(2)、补充液室(3)、阴极室(4)采用阳离子膜(8)、阴离子膜(7)分隔,工作时,阳极室(2)通入待处理的氨氮废水,阴极室(4)通入废蚀刻液,补充液室(3)通入电解质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协同处理含铜废水与氨氮废水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离子膜(8)即阳离子交换膜,通过膜本体修饰制备或通过膜表面处理而获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协同处理含铜废水与氨氮废水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阴离子膜(7)即阴离子交换膜,通过膜本体修饰制备或通过膜表面处理而获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协同处理含铜废水与氨氮废水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蚀刻液为含有氯化铜的废酸性蚀刻液、含有铜氨络合物的废碱性蚀刻液、硝酸剥挂液、硫酸铜电解液中任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协同处理含铜废水与氨氮废水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溶液采用氯化氢水溶液或氯化钠水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协同处理含铜废水与氨氮废水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溶液的选择为与阴极室(4)的再生液对应的阳离子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协同处理含铜废水与氨氮废水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范围为5%-饱和浓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协同处理含铜废水与氨氮废水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范围为8%-18%。

发明内容

由于目前对于废水处理存在一些缺陷,安全隐患也比较大,因此我们在现有技术缺陷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协同处理含铜废水与氨氮废水的设备,能够有效对氨氮废水进行处理,并且能够对含铜废水进行处理,进一步帮助企业降低能耗,实现资源再生。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协同处理含铜废水与氨氮废水的设备,包括电解槽,所述电解槽包括阳极室、补充液室、阴极室,所述阳极室中放置有阳极板,所述阴极室中放置有阴极板,所述阳极室、补充液室、阴极室采用阳离子膜、阴离子膜分隔,工作时,阳极室通入待处理的氨氮废水,阴极室通入废蚀刻液,补充液室通入电解质溶液。

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的阳离子膜即阳离子交换膜,通过膜本体修饰制备或通过膜表面处理而获得。

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的阴离子膜即阴离子交换膜,通过膜本体修饰制备或通过膜表面处理而获得。

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的废蚀刻液为含有氯化铜的废酸性蚀刻液、含有铜氨络合物的废碱性蚀刻液、硝酸剥挂液、硫酸铜电解液中任一种。

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电解质溶液采用氯化氢水溶液或氯化钠水溶液。

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电解质溶液的选择为与阴极室的再生液对应的阳离子相匹配。

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范围为5%-饱和浓度。

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范围为8%-18%。

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电解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解决了电解脱除氨氮工艺过程中阴极产生氢气的问题,大大降低了该设备的安全风险,该设备能够协同处理含铜蚀刻废液并实现蚀刻液再生,大大减少了线路板相关企业的废水产生量和处理成本,同时,本发明能够将蚀刻液再生处理工艺与氨氮废水处理工艺合并处理,大大减少了环保设备数量、操作成本以及能耗和物耗,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废水综合利用技术,便于企业推广使用。

(发明人:雷仁华;周爱成;张和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