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推流曝气装置

发布时间:2023-2-2 10:36:03

公布日:2022.01.14

申请日:2021.11.29

分类号:C02F7/00(2006.01)I

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推流曝气装置及推流曝气系统,包括机架、第一筒体、第二筒体、电机、转轴、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第一筒体上设有第一气室,第一气室设有第一出气孔,第一出气孔朝向第一筒体的轴线,第一气室连通有第一进气管,第二筒体同轴设置于第一筒体内部,第二筒体上设有第二气室,第二气室设有第二出气孔,第二出气孔朝向第二筒体的轴线,第二气室连通有第二进气管,电机位于第二筒体的一端,且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筒体同轴,转轴传动连接于电机的输出轴上,当转轴转动时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能够推动液体沿转轴的轴线向远离电机的方向流动。本申请可同时实现多层曝气、搅拌和推流的功能,提高了氧气与污水的接触程度,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果。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推流曝气装置,设置于曝气池中,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相对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筒体上设有第一气室,所述第一气室设有第一出气孔,所述第一出气孔朝向所述第一筒体的轴线,所述第一气室连通有第一进气管;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相对固定于所述机架上且同轴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的内部,所述第二筒体上设有第二气室,所述第二气室设有第二出气孔,所述第二出气孔朝向所述第二筒体的轴线,所述第二气室连通有第二进气管;电机,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第二筒体的一端,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筒体同轴;转轴,所述转轴传动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一叶片,所述第一叶片设置于所述转轴上且所述第一叶片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出气孔处,所述第一叶片用于:当所述转轴转动时推动液体沿所述转轴的轴线向远离所述电机的方向流动;第二叶片,所述第二叶片设置于所述转轴上且所述第二叶片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出气孔处,所述第二叶片用于:当所述转轴转动时推动液体沿所述转轴的轴线向远离所述电机的方向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流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的内径是所述第二筒体的内径的25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流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的筒壁部分中空形成所述第一气室,所述第一气室绕所述第一筒体的轴线环绕一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推流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气孔为圆孔,所述第一出气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出气孔绕所述第一筒体的轴线均匀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推流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出气孔远离所述电机的一侧,且二者之间的距离为5mm-10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流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筒体的筒壁部分中空形成所述第二气室,所述第二气室绕所述第二筒体的轴线环绕一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推流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气孔为绕所述第二筒体的轴线的环形孔,所述第二出气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出气孔沿所述第二筒体的轴向间隔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推流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叶片与所述第二出气孔的数量相等,且二者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第二叶片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位于所对应的所述第二出气孔远离所述电机的一侧,且二者之间的距离为5mm-10mm。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推流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气管的进气量是所述第一进气管的进气量的13倍。

10.一种推流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提升装置、第一风机、第二风机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推流曝气装置,所述竖直提升装置包括竖直导轨和滑动连接于所述竖直导轨顶端的拉绳,所述机架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竖直导轨上,所述机架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拉绳,当所述拉绳相对于所述竖直导轨滑动时,所述机架能沿所述竖直导轨滑动;所述第一风机与所述第一进气管连通;所述第二风机与所述第二进气管连通。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推流曝气装置及推流曝气系统,可同时实现多层曝气、搅拌和推流的功能,提高了氧气与污水的接触程度,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推流曝气装置,设置于曝气池中,包括机架、第一筒体、第二筒体、电机、转轴、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所述第一筒体相对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筒体上设有第一气室,所述第一气室设有第一出气孔,所述第一出气孔朝向所述第一筒体的轴线,所述第一气室连通有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二筒体相对固定于所述机架上且同轴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的内部,所述第二筒体上设有第二气室,所述第二气室设有第二出气孔,所述第二出气孔朝向所述第二筒体的轴线,所述第二气室连通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第二筒体的一端,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筒体同轴,所述转轴传动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叶片设置于所述转轴上且所述第一叶片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出气孔处,所述第一叶片用于当所述转轴转动时推动液体沿所述转轴的轴线向远离所述电机的方向流动,所述第二叶片设置于所述转轴上且所述第二叶片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出气孔处,所述第二叶片用于当所述转轴转动时推动液体沿所述转轴的轴线向远离所述电机的方向流动。

相比于现有技术,该推流曝气装置通过设置同轴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向曝气池中充入氧气。第二筒体位于第一筒体的内部,从而实现了出气位置的分层设置,增加出气位置,使得氧气分布更均匀,氧气与污水接触更充分。同时,电机带动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转动,可将从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喷出的气泡进行切割,使气泡的体积变小,增大了氧气与污水接触的相对面积,提升接触效果。另外,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转动时能够带动污水转动并推动污水流动,从而起到搅拌和推流的作用,提高了污水的流动性,进一步提高氧气与污水的接触程度,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通过以上结构可同时实现多层曝气、搅拌和推流的功能,提高了氧气与污水的接触程度,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筒体的内径是所述第二筒体的内径的25倍。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筒体的筒壁部分中空形成所述第一气室,所述第一气室绕所述第一筒体的轴线环绕一周。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气孔为圆孔,所述第一出气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出气孔绕所述第一筒体的轴线均匀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叶片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出气孔远离所述电机的一侧,且二者之间的距离为5mm-10mm。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筒体的筒壁部分中空形成所述第二气室,所述第二气室绕所述第二筒体的轴线环绕一周。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气孔为绕所述第二筒体的轴线的环形孔,所述第二出气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出气孔沿所述第二筒体的轴向间隔排列。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叶片与所述第二出气孔的数量相等,且二者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第二叶片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位于所对应的所述第二出气孔远离所述电机的一侧,且二者之间的距离为5mm-10mm。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进气管的进气量是所述第一进气管的进气量的13倍。

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推流曝气系统,包括竖直提升装置、第一风机、第二风机以及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推流曝气装置,所述竖直提升装置包括竖直导轨和滑动连接于所述竖直导轨顶端的拉绳,所述机架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竖直导轨上,所述机架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拉绳,当所述拉绳相对于所述竖直导轨滑动时,所述机架能沿所述竖直导轨滑动,所述第一风机与所述第一进气管连通,所述第二风机与所述第二进气管连通。

相比于现有技术,由于该推流曝气系统包括第一方面的推流曝气装置,从而同时实现多层曝气、搅拌和推流的功能,提高了氧气与污水的接触程度,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果。另外,该推流曝气系统通过竖直提升装置可实现推流曝气装置的升降,从而在推流曝气装置需要维修时,可将推流曝气装置拉升至水面上,便于维修,也解决了传统曝气机在曝气池排水之后才能进行维修的问题。

(发明人:胡团虎;张先琳;杨彬;景立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