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高氨氮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发布时间:2022-12-18 8:47:21

申请日2021.04.08

公开日期2021.12.03

IPC分类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氨氮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涉及生活污水处理领域,包括储蓄池、一级处理装置和二级处理装置,储蓄池包括污水储蓄池与污泥储蓄池,污水储蓄池上部与外部污水连通,一级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有机物去除池、一级反硝化池、一级硝化池和一级沉淀池;二级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二级反硝化池、二级硝化池和二级沉淀池;有机物去除池内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上部设置有若干个扰流孔,污水储蓄池下部设置有提升泵,提升泵与进水管连通,一级硝化池与二级硝化池内均设置有若干个曝气盘,曝气盘与曝气风机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氨氮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能够提高对高氨氮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

5.jpg

权利要求

1.一种高氨氮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储蓄池、污泥储蓄池、一级处理装置和二级处理装置,所述污水储蓄池上部用于与外部污水连通,所述污泥储蓄池上部与所述污水储蓄池连通,所述一级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有机物去除池、一级反硝化池、一级硝化池和一级沉淀池;所述二级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二级反硝化池、二级硝化池和二级沉淀池;所述有机物去除池内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污水储蓄池下部设置有提升泵,所述提升泵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一级反硝化池内设置有反硝化池污泥回流泵,所述反硝化池污泥回流泵连通所述一级反硝化池下部与所述有机物去除池下部;所述一级硝化池内设置有一级硝化池污泥回流泵,所述一级硝化池污泥回流泵连通所述一级硝化池下部与所述一级反硝化池上部;所述二级硝化池内设置有二级硝化池污泥回流泵,所述二级硝化池污泥回流泵连通所述二级硝化池下部与所述二级反硝化池上部,所述一级沉淀池上部与所述二级处理装置连通;所述一级硝化池与所述二级硝化池内均设置有若干个曝气盘,所述曝气盘与曝气风机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氨氮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反硝化池容积小于所述一级反硝化池容积,所述二级硝化池容积小于所述一级硝化池容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氨氮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磷池,所述除磷池包括絮凝池与除磷沉淀池,所述絮凝池包括进水池与出水池,所述进水池下部与所述出水池下部连通,所述进水池上部与所述二级沉淀池上部连通,所述出水池上部与所述除磷沉淀池上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氨氮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物去除池上部与所述一级反硝化池上部连通,所述一级反硝化池下部与所述一级硝化池下部连通,所述一级硝化池上部与所述一级沉淀池上部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氨氮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反硝化池上部与所述一级沉淀池上部连通,所述二级反硝化池下部与所述二级硝化池下部连通,所述二级硝化池上部与所述二级沉淀池上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氨氮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沉淀池内侧上部相对设置有两个一级沉淀池溢流槽,所述一级沉淀池通过两个所述一级沉淀池溢流槽分别与所述一级硝化池、二级反硝化池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氨氮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沉淀池内侧上部相对设置有两个二级沉淀池溢流槽,所述二级沉淀池通过两个所述二级沉淀池溢流槽分别与所述二级硝化池、所述进水池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氨氮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储蓄池内侧上部设置有污泥储蓄池溢流槽,所述污泥储蓄池通过所述污泥储蓄池溢流槽与所述污水储蓄池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氨氮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沉淀池底部设置有第一污泥回流泵,所述二级沉淀池底部设置有第二污泥回流泵,所述第一污泥回流泵将所述一级沉淀池底部与所述一级硝化池、污泥储蓄池连通;所述第二污泥回流泵将所述二级沉淀池底部与二级硝化池、污泥储蓄池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氨氮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磷沉淀池底部设置有第三污泥回流泵,所述第三污泥回流泵将所述除磷沉淀池底部与所述污泥储蓄池、所述二级硝化池连通。

说明书

一种高氨氮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氨氮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部分排放生活污水氨氮高,采用AO、AAO工艺对氨氮处理效率低,只有 70%左右,若进水COD含量低,将直接导致城镇污水处理厂站运行不正常、产水水质不达标。高氨氮生活污水常因C/N严重失衡、C源不足引起生活污水反硝化受阻,出水NO3-N高及pH低。而生活污水进水水量及浓度波动大,给污水厂的正常运行和达标排放带来极大阻碍。在运行过程中,存在活性污泥培养难、氨氮去除率低、出水pH偏低以及总氮去除率不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氨氮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高污泥培养状态,提高脱氮效率,提高泥水分离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氨氮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污水储蓄池、污泥储蓄池、一级处理装置和二级处理装置,所述污水储蓄池上部用于与外部污水连通,所述污泥储蓄池上部与所述污水储蓄池连通,所述一级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有机物去除池、一级反硝化池、一级硝化池和一级沉淀池;所述二级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二级反硝化池、二级硝化池和二级沉淀池;所述有机物去除池内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污水储蓄池下部设置有提升泵,所述提升泵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一级反硝化池内设置有反硝化池污泥回流泵,所述反硝化池污泥回流泵连通所述一级反硝化池下部与所述有机物去除池下部;所述一级硝化池内设置有一级硝化池污泥回流泵,所述一级硝化池污泥回流泵连通所述一级硝化池下部与所述一级反硝化池上部;所述二级硝化池内设置有二级硝化池污泥回流泵,所述二级硝化池污泥回流泵连通所述二级硝化池下部与所述二级反硝化池上部,所述一级沉淀池上部与所述二级处理装置连通;所述一级硝化池与所述二级硝化池内均设置有若干个曝气盘,所述曝气盘与曝气风机连通。

优选的,所述二级反硝化池容积小于所述一级反硝化池容积,所述二级硝化池容积小于所述一级硝化池容积。

优选的,还包括除磷池,所述除磷池包括絮凝池与除磷沉淀池,所述絮凝池包括进水池与出水池,所述进水池下部与所述出水池下部连通,所述进水池上部与所述二级沉淀池上部连通,所述出水池上部与所述除磷沉淀池上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有机物去除池上部与所述一级反硝化池上部连通,所述一级反硝化池下部与所述一级硝化池下部连通,所述一级硝化池上部与所述一级沉淀池上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二级反硝化池上部与所述一级沉淀池上部连通,所述二级反硝化池下部与所述二级硝化池下部连通,所述二级硝化池上部与所述二级沉淀池上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一级沉淀池内侧上部相对设置有两个一级沉淀池溢流槽,所述一级沉淀池通过两个所述一级沉淀池溢流槽分别与所述一级硝化池、二级反硝化池连通。

优选的,所述二级沉淀池内侧上部相对设置有两个二级沉淀池溢流槽,所述二级沉淀池通过两个所述二级沉淀池溢流槽分别与所述二级硝化池、所述进水池连通。

优选的,所述污泥储蓄池内侧上部设置有污泥储蓄池溢流槽,所述污泥储蓄池通过所述污泥储蓄池溢流槽与所述污水储蓄池连通。

优选的,所述一级沉淀池底部设置有第一污泥回流泵,所述二级沉淀池底部设置有第二污泥回流泵,所述第一污泥回流泵将所述一级沉淀池底部与所述一级硝化池、污泥储蓄池连通;所述第二污泥回流泵将所述二级沉淀池底部与二级硝化池、污泥储蓄池连通。

优选的,所述除磷沉淀池底部设置有第三污泥回流泵,所述第三污泥回流泵将所述除磷沉淀池底部与所述污泥储蓄池、所述二级硝化池连通。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氨氮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污水储蓄池、污泥储蓄池、一级处理装置和二级处理装置依次串联,污泥储蓄池中上部清液流入污水储蓄池中,污水储蓄池能够储存外部污水,平均水质量,有利于下一步的污水处理。污水经过污水储蓄池的水质平均之后流入一级处理装置中,有机物去除池能够将有机物分解去除,后经过一级反硝化池吸附活性污泥,进一步降解有机物,一级反硝化池内设置的反硝化池污泥回流泵将一级反硝化池底部的污泥送回有机物去除池,并且污水在一级硝化池内将氮元素转化为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再通过一级硝化池污泥回流泵将含有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污泥送回到一级反硝化池混合,并且能够使水中的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生成氮气释放,实现脱氮将一级硝化池中的活性污泥送回到一级反硝化池中时,能够保证反硝化池中有充足的活性污泥,有利于污泥活性培养,提高污泥培养状态,有利于反硝化池中的反硝化反应,能够提高反硝化池的脱氮率,解决出水pH偏低的问题。污水继续流入一级沉淀池中实现泥水分离。泥水分离后一级沉淀池上部与二级处理装置连通,污水进入到二级处理装置中,再由二级反硝化池将从二级硝化池中回流的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生成氮气释放,实现二级脱氮,提高脱氮效率。二次脱氮后的污水再经过二级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得到处理后的污水,二级沉淀池的二次泥水分离,提高了污水的泥水分离效果。一级处理装置与二级处理装置两级串联,脱氮效率累积,因此提高了高氨氮生活污水氨氮处理效果。保证出水水质满足排放标准,并且设置有污泥回流泵,将硝化池和反硝化池内的活性污泥上回到上个反应池内循环反应,保证每个污水池中的生物种类,提高污泥活性,确保每个反应区都有充足的活性污泥,充分的对污水进行处理,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效果,一级反应装置和二级反应装置中均设有沉淀池,泥水经过两次分离,提高泥水分离效果。

进一步的,二级处理装置与除磷池连接,通过在除磷池中加入絮凝剂,能够对二级处理装置处理后的污水起到絮凝除磷的作用,并且在除磷池的除磷沉淀池中实现泥水分离,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发明人:苏战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