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絮凝沉淀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21-5-22 8:46:48

申请日20200619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IPC分类号C02F1/52; B01F7/18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絮凝沉淀处理系统,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与污水供给系统相连,所述污水供给系统包括与沉淀池相连的污水供给管以及设置在污水供给管上的污水供给电控单向阀,所述沉淀池还与试剂供给系统相连,所述试剂供给系统包括与沉淀池相连的试剂供给管以及设置在试剂供给管上的试剂供给电控单向阀;其特点在于,在污水供给管上还连接有电接点压力表,在沉淀池侧壁上端设有液位检测器;还包括控制器,且电接点压力表的压力信号输出端和液位检测器的信号输出端均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能够更好地避免试剂浪费,能够更好地将污水与试剂混匀,能够提高污水处理质量的特点。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絮凝沉淀处理系统,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与污水供给系统相连,所述污水供给系统包括与沉淀池相连的污水供给管以及设置在污水供给管上的污水供给电控单向阀,所述沉淀池还与试剂供给系统相连,所述试剂供给系统包括与沉淀池相连的试剂供给管以及设置在试剂供给管上的试剂供给电控单向阀;其特征在于,在污水供给管上还连接有电接点压力表,在沉淀池侧壁上端设有液位检测器;还包括控制器,且电接点压力表的压力信号输出端和液位检测器的信号输出端均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并且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试剂供给电控单向阀的电控端和污水供给电控单向阀的电控端信号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絮凝沉淀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供给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污水供水管上的污水泵;所述试剂供给系统还包括设置在试剂供给管上的试剂泵;并且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还与污水泵的电控端以及试剂泵的电控端信号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絮凝沉淀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混匀箱,混匀箱上端具有污水输入口并与污水供给管远端相连,混匀箱一侧具有试剂添加口并与试剂供给管远端相连;在混匀箱的下端设有排出管,且排出管与沉淀池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絮凝沉淀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排出管上设置有排放侧电控单向阀,且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排放侧电控单向阀的电控端信号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絮凝沉淀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供给管远端从混匀箱一侧具有的试剂添加口穿入且延伸至混匀箱上端具有的污水输入口下方,在试剂供给管上连接有圆筒形结构的混匀筒,混匀筒成竖向设置且两端各自设有盖板;且混匀筒周向表面上设有若干贯穿其厚度方向设置的试剂流出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水絮凝沉淀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流出孔外端呈倾斜向上设置。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絮凝沉淀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混匀箱上端具有的污水输入口内端连接有上端直径小下端直径大的且整体呈锥形筒结构的衔接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絮凝沉淀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供给系统还包括配药罐,配药罐上设有试剂添加口和液体添加口,配药罐下端设有试剂输出口并与所述试剂供给管相连;并且在配药罐内设搅拌杆,搅拌杆上端与位于配药罐外部上端的驱动电机传动连接。

说明书

一种污水絮凝沉淀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絮凝沉淀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工艺中包括絮凝沉淀的工艺步骤;絮凝沉淀是颗粒物在水中作絮凝沉淀的过程。通常是在水中投加絮凝剂后,其中悬浮物的胶体及分散颗粒在分子力的相互作用下生成絮状体且在沉降过程中它们互相碰撞凝聚,其尺寸和质量不断变大,沉速不断增加。

污水处理厂在对污水进行处理时,通常会在污水处理提标段进行絮凝沉淀处理以更好地提高污水处理质量。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中,通常是将絮凝剂添加到沉淀池(或污水罐)内,通常是检测到沉淀池为低液位时添加絮凝剂,依靠污水进水管供水时,污水排入沉淀池产生的动力以使得絮凝剂在沉淀池内与污水自动混匀,但是在沉淀池低液位时,污水进水管没有排放污水时,絮凝剂也在持续的添加,这就使得絮凝剂进入沉淀池无法稀释,造成堆积后需要人工清理,不仅增加人力成本,还浪费试剂(絮凝剂)。同时,现在的添加絮凝剂的方式还存在絮凝剂无法充分的与污水混匀,不能够很好的进行絮凝沉淀处理。并且,污水进水管排放污水时,沉淀池内的液面逐渐上升的过程中,絮凝剂与水的混匀效果整体是呈逐渐递减的,这也使得不能够充分的将絮凝剂混匀,不能够很好的对污水进行絮凝沉淀,还浪费试剂。

因此,怎样才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更好地避免试剂浪费,能够更好地将污水与试剂混匀,能够提高污水处理质量的污水絮凝沉淀处理系统,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更好地避免试剂浪费,能够更好地将污水与试剂混匀,能够提高污水处理质量的污水絮凝沉淀处理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污水絮凝沉淀处理系统,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与污水供给系统相连,所述污水供给系统包括与沉淀池相连的污水供给管以及设置在污水供给管上的污水供给电控单向阀,所述沉淀池还与试剂供给系统相连,所述试剂供给系统包括与沉淀池相连的试剂供给管以及设置在试剂供给管上的试剂供给电控单向阀;其特点在于,在污水供给管上还连接有电接点压力表,在沉淀池侧壁上端设有液位检测器;还包括控制器,且电接点压力表的压力信号输出端和液位检测器的信号输出端均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并且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试剂供给电控单向阀的电控端和污水供给电控单向阀的电控端信号连接。

这样,上述的污水絮凝沉淀处理系统中,设置在污水供给管上的电接点压力表能够检测到污水供给管的压力信息,并将检测到的压力信息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可以根据电接点压力表检测的压力信息判断污水供给管是否在供给污水;假如是在供给污水,控制器可以向试剂供给电控单向阀发送信号并控制器其开启,以供给试剂。从而避免试剂的浪费。并且液位检测器能够检测沉淀池的液位,当沉淀池内液面位于低液位时(液面位于液位检测器下方),再控制电控单向阀和污水供给电控单向阀开启,向沉淀池排入污水和试剂;以避免液位过高时絮凝剂不能完全发挥沉淀作用,造成絮凝沉淀质量降低,更好地保证污水处理质量。即上述的系统具有结构简单,能够更好地避免试剂浪费,能够提高污水处理质量的优点。

作为优化,所述污水供给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污水供水管上的污水泵;所述试剂供给系统还包括设置在试剂供给管上的试剂泵;并且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还与污水泵的电控端以及试剂泵的电控端信号连接。

这样,通过设置污水泵配合污水供给电控单向阀以完成对污水供给的控制,通过设置试剂泵和试剂供给电控单向阀以完成试剂供给的控制,能够更好地控制污水供给和试剂供给,设计更加合理。

作为优化,还包括混匀箱,混匀箱上端具有污水输入口并与污水供给管远端相连,混匀箱一侧具有试剂添加口并与试剂供给管远端相连;在混匀箱的下端设有排出管,且排出管与沉淀池相连。

这样,通过设置混匀箱,先将污水和试剂导入,进行混匀,混匀后再导入沉淀池进行絮凝沉淀,污水和试剂均是按一定的流速进入混匀箱混匀的,使得污水与试剂混匀效果更好,能够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作为优化,在排出管上设置有排放侧电控单向阀,且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排放侧电控单向阀的电控端信号连接。

这样,能够更加方便控制排水管的通断,更加方便控制。

作为优化,所述试剂供给管远端从混匀箱一侧具有的试剂添加口穿入且延伸至混匀箱上端具有的污水输入口下方,在试剂供给管上连接有圆筒形结构的混匀筒,混匀筒成竖向设置且两端各自设有盖板;且混匀筒周向表面上设有若干贯穿其厚度方向设置的试剂流出孔。

这样,通过设置混匀筒,使得试剂发散开来,并与污水形成一定范围的对流,能够进一步的使得污水与试剂的混匀效果更好,进一步的提高污水处理质量。

作为优化,所述试剂流出孔外端呈倾斜向上设置。

这样,使得污水与试剂之间的对流更加明显,混匀效果更好。

作为优化,在混匀箱上端具有的污水输入口内端连接有上端直径小下端直径大的且整体呈锥形筒结构的衔接管。

这样,使得污水进入混匀箱之后能够发散开来,设计更加合理,能够提高污水与试剂之间的混匀效果。

作为优化,所述试剂供给系统还包括配药罐,配药罐上设有试剂添加口和液体添加口,配药罐下端设有试剂输出口并与所述试剂供给管相连;并且在配药罐内设搅拌杆,搅拌杆上端与位于配药罐外部上端的驱动电机传动连接。

这样,更加方便将絮凝剂溶于溶液并搅拌均匀配置出试剂。

(发明人:宋传彬;徐晓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