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 20200604
公开(公告)日 20210129
IPC分类号 C02F9/08; C02F1/32; C02F1/5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透镜加工废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净化组件、第二净化组件和第三净化组件,所述第一净化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固定板、气缸、套筒、固定杆、第一滤网、风机、第一管体、喷头、挡板和支撑板、箱体组件、固定组件和防护组件;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一壳体,将废水注入第一壳体,启动风机,通过第一管体和喷头将气体输送至废水中,使其产生气泡并上升,上升的同时对废水中较小的杂物进行吸附,从而使得杂物被带动漂浮在水面,然后通过气缸带动第一滤网进行运动,从而对废水表面的杂物进行打捞,对废水中的杂物进行处理,使得废水可以再次利用,对环境进行保护,且防止水资源的浪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透镜加工废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净化组件(10)、第二净化组件(20)和第三净化组件(3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净化组件(10)包括第一壳体(11)、固定板(12)、气缸(13)、套筒(14)、固定杆(141)、第一滤网(15)、风机(16)、第一管体(161)、喷头(162)、挡板(17)和支撑板(19)、箱体组件(40)、固定组件(50)和防护组件(60);所述支撑板(19)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一壳体(11),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风机(16),所述风机(16)的出风端连通有第一管体(161),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侧壁焊接有挡板(17),所述挡板(17)的内部开设有内槽(171),所述第一管体(161)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内槽(171)的内底壁,所述内槽(171)的内顶壁连通有等距排列的喷头(16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加工废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侧壁焊接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气缸(13),所述气缸(13)的输出端贯穿于所述固定板(12)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滤网(15),所述固定板(12)的下表面对称焊接有两个套筒(14),所述套筒(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固定杆(141),所述固定杆(141)的底端焊接于所述第一滤网(15)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一侧连通有第五管体(18),所述第五管体(18)的外侧安装有第一截止阀(18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加工废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净化组件(20)包括电机(21)、转轴(211)、搅拌叶(212)、进料斗(22)、第二滤网(23)、水泵(24)、第二管体(241)、第三管体(242)、进液管(25)和第二壳体(26);所述支撑板(19)的上表面一侧焊接有第二壳体(26),所述第二壳体(26)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左侧,所述第二壳体(2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21),所述电机(21)的输出轴贯穿于所述第二壳体(26)的上表面并固定连接有转轴(211),所述转轴(211)的外侧壁焊接有等距排列的搅拌叶(212),所述支撑板(1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水泵(24),所述第二壳体(26)的一侧连通有第二管体(241),所述水泵(24)的进水端连通于所述第二管体(241)的一端,所述水泵(24)的出水端连通有第三管体(242),所述第三管体(242)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一侧,所述第二壳体(26)的外侧壁连通有进液管(25),所述第二壳体(26)的上表面一侧连通有进料斗(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加工废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26)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一凹槽(232),所述第一凹槽(23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滤网(23),所述第二壳体(26)远离所述第一凹槽(232)的内侧壁开设有通孔(2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加工废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净化组件(30)包括第三壳体(31)、UV灯(32)、透明罩(321)、第四管体(33)和第二截止阀(331);所述支撑板(19)的上表面一侧焊接有第三壳体(31),所述第三壳体(31)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右侧,所述第五管体(18)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三壳体(31)的一侧,所述第三壳体(3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UV灯(32),所述UV灯(32)的外侧壁粘接有透明罩(321),所述第三壳体(31)的一侧连通有第四管体(33),所述第四管体(33)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截止阀(33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加工废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组件(40)包括开关箱(41)、第一门体(42)和开关组(43);所述第一壳体(11)的外侧壁焊接有开关箱(41),所述开关箱(41)的内侧壁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开关组(43),所述开关组(43)的电性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水泵(24)、电机(21)、气缸(13)和风机(16)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开关箱(41)的外侧壁通过合页铰接有第一门体(4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加工废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50)包括滑轨(51)、限位块(52)和连杆(53);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侧壁焊接有滑轨(51),所述滑轨(5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块(52),所述限位块(52)的外侧壁焊接有连杆(53),所述连杆(53)的一端焊接于所述第一滤网(15)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加工废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60)包括第二门体(61)、密封垫(62)和把手(63);所述第一壳体(11)的前表面通过合页铰接有第二门体(61),所述第二门体(61)的前表面焊接有把手(63),所述第二门体(61)的内侧壁粘接有密封垫(62)。
说明书
一种透镜加工废水净化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透镜加工废水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透镜加工废水净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透镜是用透明物质制成的表面为球面一部分的光学元件,镜头是由几片透镜组成的,有塑胶透镜(plastic)和玻璃透镜(glass)两种,玻璃透镜比塑胶贵。通常摄像头用的镜头构造有:1P、2P、1G1P、1G2P、2G2P、4G等,透镜越多,成本越高。因此一个品质好的摄像头应该是采用玻璃镜头的,其成像效果要比塑胶镜头好,在天文、军事、交通、医学、艺术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透镜还可以应用于安防、车载、数码相机、激光、光学仪器等各个领域,但是透镜加工后会产生废水,若不对其进行处理,会导致污染环境,且会对水资源造成浪费,为此,提出一种透镜加工废水净化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透镜加工废水净化处理装置,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透镜加工废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净化组件、第二净化组件和第三净化组件,所述第一净化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固定板、气缸、套筒、固定杆、第一滤网、风机、第一管体、喷头、挡板和支撑板、箱体组件、固定组件和防护组件;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端连通有第一管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焊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内部开设有内槽,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内槽的内底壁,所述内槽的内顶壁连通有等距排列的喷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贯穿于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滤网,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对称焊接有两个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端焊接于所述第一滤网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连通有第五管体,所述第五管体的外侧安装有第一截止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净化组件包括电机、转轴、搅拌叶、进料斗、第二滤网、水泵、第二管体、第三管体、进液管和第二壳体;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一侧焊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左侧,所述第二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上表面并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壁焊接有等距排列的搅拌叶,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连通有第二管体,所述水泵的进水端连通于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通有第三管体,所述第三管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壁连通有进液管,所述第二壳体的上表面一侧连通有进料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滤网,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壁开设有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净化组件包括第三壳体、UV灯、透明罩、第四管体和第二截止阀;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一侧焊接有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右侧,所述第五管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三壳体的一侧,所述第三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UV灯,所述UV灯的外侧壁粘接有透明罩,所述第三壳体的一侧连通有第四管体,所述第四管体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截止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组件包括开关箱、第一门体和开关组;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壁焊接有开关箱,所述开关箱的内侧壁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开关组,所述开关组的电性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水泵、电机、气缸和风机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开关箱的外侧壁通过合页铰接有第一门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滑轨、限位块和连杆;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焊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外侧壁焊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焊接于所述第一滤网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组件包括第二门体、密封垫和把手;所述第一壳体的前表面通过合页铰接有第二门体,所述第二门体的前表面焊接有把手,所述第二门体的内侧壁粘接有密封垫。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将废水注入第一壳体,启动风机,通过第一管体和喷头将气体输送至废水中,使其产生气泡并上升,上升的同时对废水中较小的杂物进行吸附,从而使得杂物被带动漂浮在水面,然后通过气缸带动第一滤网进行运动,从而对废水表面的杂物进行打捞,对废水中的杂物进行处理,使得废水可以再次利用,对环境进行保护,且防止水资源的浪费。
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发明人 (王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