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 2020.02.28
公开(公告)日 2020.12.01
IPC分类号 B01D29/01; B01D29/56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设备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基箱,基箱的顶部镂空至基箱底部壁面上方,基箱的顶部前后两侧壁面固定安装有护板,本实用新型中,该混凝土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当混凝土进行出料时,通过第一过滤板的倾斜面将混凝土引导至第二过滤板上,由于第二过滤板为水平平面,混凝土会在第二过滤板上进行堆积使第二过滤板上的混凝土的废液通过第二滤网进行充分下泄,当第二过滤板顶部混凝土堆积过量时,混凝土会受到来自第一过滤板引导的混凝土冲击从而向第三过滤板移动,通过第三过滤板排至指定区域,通过第三滤网将部分未能有效清理的混凝土废液在此下泄,从而达到有效处理混凝土废液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混凝土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箱(1)为矩形箱状,基箱(1)的顶部镂空至基箱(1)底部壁面上方,所述基箱(1)的顶部前后两侧壁面固定安装有护板(2),所述基箱(1)的右侧壁面内侧壁顶端设置有第一过滤板(3),第一过滤板(3)为倾斜矩形板状,所述第一过滤板(3)的底部水平设置有第二过滤板(4),所述第二过滤板(4)远离第一过滤板(3)的一端倾斜设置有第三过滤板(5),所述护板(2)的远离第二过滤板(4)的一侧开设有移动槽(6),所述移动槽(6)的底部设置有限制辊(7),所述限制辊(7)远离移动槽(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移动杆(8),所述第一过滤板(3)的内侧顶部套接有第一活动轴(9),所述第一过滤板(3)的壁面镶装有第一滤网(10),所述第一过滤板(3)与第二过滤板(4)相交处套接有第二活动轴(11),所述第二过滤板(4)上镶装有第二滤网(12),所述第二过滤板(4)与第三过滤板(5)相交处套接有第三活动轴(13),所述第三过滤板(5)上镶装有第三滤网(14),所述第三过滤板(5)的底部套接有第四活动轴(15),所述基箱(1)的内侧右侧壁面倾斜固定安装有第一导液板(16),所述基箱(1)的内侧左侧壁面倾斜固定安装有第二导液板(17),所述基箱(1)的内侧底部壁面固定安装有弹簧(18),所述弹簧(1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废液箱(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2)为矩形板状,且基箱(1)的右侧壁面延伸至基箱(1)的上方与两组护板(2)相互固定连接,第三过滤板(5)远离第二过滤板(4)的一侧端与基箱(1)的左侧壁面上方相互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槽(6)为上下两端为半圆形的矩形状槽孔,且移动槽(6)的底部与第一过滤板(3)和第二过滤板(4)相交处对应,限制辊(7)为圆柱形块状,限制辊(7)的内直径大小与移动槽(6)底部半圆形内直径大小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轴(9)的两端活动安装在对应位置护板(2)的壁面上,第二活动轴(11)的两端固定安装在对应位置限制辊(7)的壁面上,第三活动轴(13)的两端活动安装在对应位置护板(2)的壁面上,第四活动轴(15)的两端活动安装在对应位置护板(2)的壁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网(10)、第二滤网(12)和第三滤网(14)分别贯穿第一过滤板(3)、第二过滤板(4)和第三过滤板(5)的底部壁面与第一过滤板(3)、第二过滤板(4)和第三过滤板(5)的底部区域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液板(16)为矩形板状,且第一导液板(16)位于第一过滤板(3)的下方,第二导液板(17)为矩形板状,且第二导液板(17)位于第三过滤板(5)的下方,第一导液板(16)和第二导液板(17)的底部处于同一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箱(19)为顶部镂空的矩形盒状,废液箱(19)的宽度与基箱(1)内侧宽度大小相同,且第二导液板(17)和第一导液板(16)的底部端位于废液箱(19)的内侧顶部。
说明书
一种混凝土废水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废水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而在混凝土再生产后会产生较多的混凝土废液,混凝土废液由水泥和水组成,其具备一定的粘黏性,如若随意排放会对外界造成一定的污染,且同时混凝土废液具备一定的回收利用性,而在混凝土搅拌车进行混凝土输料时,混凝土会直接通过专用的输料槽进行输料,由于输料槽是倾斜布置,因此在进行输料作业时会导致大量的混凝土废液通过输料槽流至地面上,从而对地面造成污染,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混凝土废水回收利用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混凝土废水回收利用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基箱,所述基箱为矩形箱状,基箱的顶部镂空至基箱底部壁面上方,所述基箱的顶部前后两侧壁面固定安装有护板,护板为矩形板状,且基箱的右侧壁面延伸至基箱的上方与两组护板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基箱的右侧壁面内侧壁顶端设置有第一过滤板,第一过滤板为倾斜矩形板状,所述第一过滤板的底部水平设置有第二过滤板,第二过滤板为矩形板状,所述第二过滤板远离第一过滤板的一端倾斜设置有第三过滤板,第三过滤板为矩形板状,且第三过滤板远离第二过滤板的一侧端与基箱的左侧壁面上方相互对应,所述护板的远离第二过滤板的一侧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为上下两端为半圆形的矩形状槽孔,且移动槽的底部与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相交处对应,所述移动槽的底部设置有限制辊,限制辊为圆柱形块状,限制辊的内直径大小与移动槽底部半圆形内直径大小相同,所述限制辊远离移动槽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移动杆,移动杆为圆柱形杆状,所述第一过滤板的内侧顶部套接有第一活动轴,第一活动轴的两端活动安装在对应位置护板的壁面上,所述第一过滤板的壁面镶装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一过滤板与第二过滤板相交处套接有第二活动轴,第二活动轴的两端固定安装在对应位置限制辊的壁面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过滤板上镶装有第二滤网,所述第二过滤板与第三过滤板相交处套接有第三活动轴,第三活动轴的两端活动安装在对应位置护板的壁面上,所述第三过滤板上镶装有第三滤网。
优选的,所述第三过滤板的底部套接有第四活动轴,第四活动轴的两端活动安装在对应位置护板的壁面上,且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分别贯穿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的底部壁面与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的底部区域连通。
优选的,所述基箱的内侧右侧壁面倾斜固定安装有第一导液板,第一导液板为矩形板状,且第一导液板位于第一过滤板的下方,所述基箱的内侧左侧壁面倾斜固定安装有第二导液板,第二导液板为矩形板状,且第二导液板位于第三过滤板的下方,第一导液板和第二导液板的底部处于同一平面。
优选的,所述基箱的内侧底部壁面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废液箱,废液箱为顶部镂空的矩形盒装,废液箱的宽度与基箱内侧宽度大小相同,且第二导液板和第一导液板的底部端位于废液箱的内侧顶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混凝土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当混凝土进行出料时,混凝土会顺着第一过滤板的倾斜面将混凝土引导至第二过滤板上,同时部分混凝土废液会通过第一过滤板上的第一滤网进行下泄,由于第二过滤板为水平平面,混凝土会在第二过滤板上进行堆积,从而使第二过滤板上的混凝土的废液通过第二过滤板底部的第二滤网进行充分下泄,当第二过滤板顶部混凝土堆积过量时,第二过滤板顶部的混凝土会受到来自第一过滤板引导的混凝土冲击从而向第三过滤板移动,通过第三过滤板排至指定区域,且同时通过第三过滤板上的第三滤网将部分未能有效清理的混凝土废液在此下泄,从而达到有效处理混凝土废液的效果,避免了混凝土废液在输送过程中造成大量外排的情况发生。
(2)、该混凝土废水回收利用装置,通过第一滤网和第三滤网下泄的混凝土废液会通过第一导液板和第二导液板引导进入废液箱内部,同时受混凝土废液冲击使得废液箱通过弹簧进行左右晃动,从而使得废液箱内的混凝土废液进行不停的晃动,从而避免废液箱内的混凝土废液里的部分水泥在废液箱内沉积凝固情况发生。
(3)、该混凝土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当混凝土搅拌车内的混凝土排出殆尽时,部分混凝土会在第二过滤板的顶部进行堆积,同时不再有来自第一过滤板的混凝土冲击,此时通过抬起移动杆使第二过滤板形成倾斜壁面,从而使第二过滤板上的混凝土通过第二过滤板的倾斜壁面进行排出,从而达到避免混凝土无法完全输送利用的效果。
发明人 (朱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