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21-2-25 9:38:52

申请日 20200812

公开(公告)日 20201127

IPC分类号 C02F9/14; C02F101/30; C02F103/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垃圾中转站渗滤液依次引入中和池、混凝池、絮凝池进行预处理;(2)引入反硝化池进行脱氮处理;(3)引入好氧生化池进行生化处理,曝气分解有机污染物;(4)引入膜生物反应器,生化降解有机污染物;(5)引入活性炭池,吸附过滤后直接排放。本发明处理方法不仅可以使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后得到的废水的排放指标达到要求,同时也能够保证各类有机物、重金属以及盐分不产生二次污染,环保实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将垃圾中转站渗滤液依次引入中和池进行中和处理,引入混凝池进行混凝处理,引入絮凝池进行絮凝处理,得到渗滤液Ⅰ;

(2)脱氮处理:将渗滤液Ⅰ引入反硝化池进行脱氮处理,得到渗滤液Ⅱ;

(3)生化处理:将渗滤液Ⅱ引入好氧生化池进行生化处理,曝气分解有机污染物,得到渗滤液Ⅲ;

(4)膜处理:将渗滤液Ⅲ引入膜生物反应器,生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得到渗滤液Ⅳ;

(5)吸附处理:将渗滤液Ⅳ引入活性炭池,吸附过滤后直接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中和处理的具体操作为:向中和池中投加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调节pH值至7.0-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混凝处理的具体操作为:向混凝池中投加聚合氯化铝或聚合硫酸铝,停留时间为10-15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絮凝处理的具体操作为:向混凝池中投加聚丙烯酰胺或聚氧化乙烯,停留时间为15-2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脱氮处理的具体操作为:控制反硝化池的溶解氧含量为0.3-0.5mg/L,pH值为7.2-7.8,温度为20-30℃,硝化菌的菌落数≥107CFU/m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生化处理的具体操作为:控制好氧生化池的溶解氧含量为1-3mg/L,pH值为6.0-8.0,温度为20-30℃,总菌落数≥108CFU/m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膜生物反应器采用中空纤维膜,操作压力为3-5kPa。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纤维膜的孔径为10-50μm,厚度为120-150μ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活性炭池采用椰壳活性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椰壳活性炭的粒径为6-10mm,填充率为40%-60%。

说明书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推进,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的垃圾的日常量也不断增加,大量的垃圾中转站也开始建设使用,与此同时,垃圾在中转站转运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的垃圾渗滤液。垃圾中转站渗滤液为高浓度有机废水,需要转运至有条件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但废水转运过程运输费用高,且极易形成二次污染。

目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一般采用生化+膜处理,该工艺虽然处理效果尚可,但存在诸多弊端:对废水进行预先的厌氧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能耗,并可以综合回收沼气能源,但厌氧处理后产生的沼气,存在易燃易爆危险;较大的占地面积、较高的运行费用、较高的工艺运行要求,特别是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特点决定其不适合采用空间占用大、处理时间长的工艺路线。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新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处理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将垃圾中转站渗滤液依次引入中和池进行中和处理,引入混凝池进行混凝处理,引入絮凝池进行絮凝处理,得到渗滤液Ⅰ;

(2)脱氮处理:将渗滤液Ⅰ引入反硝化池进行脱氮处理,得到渗滤液Ⅱ;

(3)生化处理:将渗滤液Ⅱ引入好氧生化池进行生化处理,曝气分解有机污染物,得到渗滤液Ⅲ;

(4)膜处理:将渗滤液Ⅲ引入膜生物反应器,生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得到渗滤液Ⅳ;

(5)吸附处理:将渗滤液Ⅳ引入活性炭池,吸附过滤后直接排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首先采用中和、混凝和絮凝的方法将垃圾中转站渗滤液中的颗粒物以及部分重金属离子去除,以降低后续处置压力,减少处置成本;然后通过脱氮工艺将渗滤液中的高浓度氨氮脱除,利用微生物和膜生物反应器去除渗滤液中的有机物污染;最后通过活性炭对渗滤液进行吸附处理,保证废水排放达标。

进一步,上述步骤(1)中,中和处理的具体操作为:向中和池中投加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调节pH值至7.0-8.0。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调节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pH值,以保证进行混凝处理和絮凝处理时的水质要求。

进一步,上述步骤(1)中,混凝处理的具体操作为:向混凝池中投加聚合氯化铝或聚合硫酸铝,停留时间为10-15min。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在于,聚合氯化铝和聚合硫酸铝属于多羟基、多核络合体的阳离子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特点是净水效果明显,絮凝沉淀速度快,沉降快、活性好、不需加碱性助剂,适应pH范围宽;对管道设备腐蚀性低,并能有效去除水中色质SS、COD、BOD及砷、汞等重金属离子。

进一步,上述步骤(1)中,絮凝处理的具体操作为:向混凝池中投加聚丙烯酰胺或聚氧化乙烯,停留时间为15-20min。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在于,聚丙烯酰胺和聚氧化乙烯属于非离子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通过分子链中特有-CONH2官能团与悬浮物中胶粒发生去水化作用和吸附架桥作用而除去。

进一步,上述步骤(2)中,脱氮处理的具体操作为:控制反硝化池的溶解氧含量为0.3-0.5mg/L,pH值为7.2-7.8,温度为20-30℃,硝化菌的菌落数≥107CFU/mL。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反硝化池的反硝化作用,将渗滤液中的亚硝酸根和硝酸根还原成氮气、一氧化氮或氧化二氮,从而达到脱氮效果。

进一步,步骤(3)中,生化处理的具体操作为:控制好氧生化池的溶解氧含量为1-3mg/L,pH值为6.0-8.0,温度为20-30℃,总菌落数≥108CFU/mL。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控制含氧量及微生物的其他各需条件,使得微生物最大效益的进行有氧呼吸,从而将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进一步,上述步骤(4)中,膜生物反应器采用中空纤维膜,操作压力为3-5kPa;更进一步,中空纤维膜的孔径为10-50μm,厚度为120-150μm。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中空纤维膜的高效截留作用,使微生物完全截留在膜生物反应器内,从而高效地进行固液分离,出水水质良好,出水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

进一步,上述步骤(5)中,活性炭池采用椰壳活性炭;更进一步,椰壳活性炭的粒径为6-10mm,填充率为40%-60%。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椰壳活性炭进行吸附过滤,可以进一步降低出水的色度、COD和氨氮,且具有孔隙发达、吸附性能好、强度高、易再生、经济耐用等优点。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未使用厌氧处理工艺,降低了臭味气体的产生量,有利于处理区的环境,同时避免了沼气燃烧情况的发生,提高整个装置的安全性,更加实用;

2、本发明不仅可以使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后得到的废水的排放指标达到要求,同时也能够保证各类有机物、重金属以及盐分不产生二次污染,环保实用;

3、本发明采用自动化操作,人工干预时间短,便于系统的维护,同时,设备运行流程短、运行费用低。

发明人 (严希海;原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