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纺生产废水净化回用生态系统

发布时间:2021-2-19 11:19:54

申请日 20191230

公开(公告)日 20201110

IPC分类号 C02F9/14; E03B1/02; E03B1/04; C02F103/3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棉纺生产废水净化回用生态系统,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它包括机电药剂房;以及依次连通的集水调节池、水解酸化池、多级高效厌氧池、高效好氧接触池、一沉池、多级混合池、反应池、二沉池和生物活性炭过滤池;机电药剂房用于向多级混合池内投/滴入药剂。本实用新型采用水解酸化+高效厌氧+高效好氧接触为主体,同时设混凝沉淀与生物活性炭过滤,可有效净化处理纺织生产废水,处理后的排水达标排放,可直接作绿化、灌溉用水。具有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水利用率,可节约水资源的综合功效。

10.JPG

权利要求书

1.棉纺生产废水净化回用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电药剂房;以及依次连通的集水调节池、水解酸化池、多级高效厌氧池、高效好氧接触池、一沉池、多级混合池、反应池、二沉池和生物活性炭过滤池;机电药剂房用于向多级混合池内投/滴入药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纺生产废水净化回用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多级高效厌氧池为三级或四级厌氧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棉纺生产废水净化回用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集水调节池内水由泵抽至水解酸化池底部的布水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棉纺生产废水净化回用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器包括多个水平布水管,水平布水管上布设有出水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纺生产废水净化回用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多级混合池为三级混合池或四级混合池。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棉纺生产废水净化回用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机电药剂房设于多级混合池顶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纺生产废水净化回用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生物活性炭过滤池由下而上设有第一层炉渣、棕垫、第二层炉渣和生物活性炭,所述第一层炉渣由设置的多孔板支撑,生物活性炭过滤池池壁底部设有出水口,多孔板高于出水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棉纺生产废水净化回用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多孔板为多孔混凝土预制板。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棉纺生产废水净化回用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多孔板厚度为60mm。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棉纺生产废水净化回用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层炉渣厚度为600mm,第二层炉渣厚度为400mm,生物活性炭厚度大于200mm。

说明书

棉纺生产废水净化回用生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棉纺生产废水净化回用生态系统。

背景技术

纺织品织造前,纤维需进行浆纱处理。常用的浆料为:天然淀粉、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CMC) 、聚乙烯醇(PVA) 、聚丙稀酸。通常织物上浆率为纤维重量的4—8%,上浆液-般不排放,如产生外排为跑、冒、滴、漏与检修,或管理不严等原因所致。

织物精(煮)炼前需退浆。退浆废水中含有各种浆料、浆料分解物、纤维屑、酸、碱、和酶类等污染物。退浆废水的BOD、COD和SS较高。用淀粉上浆的织物废水BOD、COD值均高;用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CMC) 、聚乙烯醇(PVA) 做浆料,废水的COD值很高,而BOD值并不高。这说明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CMC) 、聚乙烯醇(PVA) 抗生物分解,即难于生化处理分解,其是造成大多数使用羧甲基纤维素(CMC) 、聚乙烯醇(PVA) 作浆料的用生化法处理废水排放水COD值超标的重要原因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棉纺生产废水净化回用生态系统,可有效净化处理纺织生产废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棉纺生产废水净化回用生态系统,包括机电药剂房;以及依次连通的集水调节池、水解酸化池、多级高效厌氧池、高效好氧接触池、一沉池、多级混合池、反应池、二沉池和生物活性炭过滤池;机电药剂房用于向多级混合池内投/滴入药剂。

优选地,多级高效厌氧池为三级或四级厌氧池。

进一步的,集水调节池内废水由泵抽至水解酸化池底部的布水器。

进一步的,所述布水器包括多个水平布水管,水平布水管上布设有出水孔。

优选地,多级混合池为三级混合池或四级混合池。

进一步的,机电药剂房设于多级混合池顶面。

进一步的,活性炭过滤池由下而上设有第一层炉渣、棕垫、第二层炉渣和生物活性炭,所述第一层炉渣由横空设置的多孔板支撑,活性炭过滤池池壁底部设有出水口,多孔板高于出水口。

优选地,多孔板为多孔混凝土预制板。

优选地,多孔板厚度为60mm。

进一步优选地,第一层炉渣厚度为600mm,第二层炉渣厚度为400mm,生物活性炭厚度大于2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水解酸化+高效厌氧+高效好氧接触为主体,同时集合混凝沉淀与生物活性炭过滤,可有效净化处理纺织生产废水,处理后的废水达标排放,可直接作绿化、灌溉用水,或具有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水利用率,可节约水资源的综合功效。

发明人 (徐德镇;徐杰;周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