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 20200404
公开(公告)日 20201110
IPC分类号 C02F9/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收集处理一体化系统。包括收集沉降装置和过滤装置;收集沉降装置包括沉降罐,在锥形底的底部设有排泄口,在盖板的中心安装有轴座,在轴座上安装有搅拌轴以及减速机,在搅拌轴上安装有搅拌叶轮;在沉降罐内腔的中上部设有加药管、中部设有加热盘管、中下部设有曝气管,还包括废水进入管;过滤装置包括管壳,在管壳中部的顶壁上安装有冲洗管、后部的顶壁上安装有加药连接管、中部的底壁上安装有排污管、前部的底壁上安装有泄流管、后部的侧壁上安装有入水管、前部的侧壁上安装有出水管,在管壳的内部安装有滤过组件;还包括连通管道。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实现对废水中颗粒物的沉降和过滤处理、便于对废水施加多种措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废水收集处理一体化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收集沉降装置(1)和过滤装置(3);
收集沉降装置(1)包括顶部带有盖板(1-3)、底部带有锥形底(1-20)的沉降罐(1-8),在锥形底(1-20)的底部设有排泄口(1-22),在盖板(1-3)的中心安装有轴座(1-7),在轴座(1-7)上安装有搅拌轴(1-15)以及驱动搅拌轴(1-15)的减速机,在搅拌轴(1-15)的中下部安装有搅拌叶轮(1-14);在沉降罐(1-8)内腔的中上部设有加药管(1-9)、内腔的中部设有加热盘管(1-10)、内腔的中下部设有曝气管(1-17),还包括连通至沉降罐(1-8)的内腔底部的废水进入管(1-11);过滤装置(3)包括前端封口、后端带有法兰盘的管壳(3-5),在法兰盘上安装有盲板(3-1),在管壳(3-5)中部的顶壁上安装有冲洗管(3-3)、后部的顶壁上安装有加药连接管(3-2)、中部的底壁上安装有排污管(3-8)、前部的底壁上安装有泄流管(3-6)、后部的侧壁上安装有入水管(3-9)、前部的侧壁上安装有出水管(3-4),在管壳(3-5)的内部安装有滤过组件;
还包括连通管道(2),连通管道(2)一端连接至沉降罐(1-8)的侧壁中下部、另一端连接至入水管(3-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收集处理一体化系统,其特征是:滤过组件包括位于管壳(3-5)内腔前部的、带有水孔的固定支撑板(3-11),固定支撑板(3-11)的边缘与管壳(3-5)的内壁密封固定;还包括位于管壳(3-5)内腔后部的、带有水孔的活动支撑板(3-14),在固定支撑板(3-11)与活动支撑板(3-14)两者的中部之间设有中心杆(3-13),还包括前部带有塑胶套(3-12)的滤芯(3-15),滤芯(3-15)带有空腔,中心杆(3-13)位于该空腔内,塑胶套(3-12)的前端抵靠在固定支撑板(3-11)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收集处理一体化系统,其特征是:在固定支撑板(3-11)的中心设有螺纹孔,在活动支撑板(3-14)的中心设有连接孔,在中心杆(3-13)的前端设有螺纹部且螺纹部位于固定支撑板(3-11)的螺纹孔内,在中心杆(3-13)的后端设有螺纹部且螺纹部位于活动支撑板(3-14)的螺纹孔内并采用螺母锁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水收集处理一体化系统,其特征是:加药管(1-9)为直管结构,其外端由沉降罐(1-8)的侧壁穿出,在盖板(1-3)上设有第一加药组件(1-4)和第二加药组件(1-5),两者结构相同,均包括与盖板(1-3)固定连接的漏斗,漏斗的底部出口与加药管(1-9)通过竖直的连接管连通;还包括用于堵塞漏斗的堵口组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水收集处理一体化系统,其特征是:加热盘管(1-10)包括盘管本体,盘管本体的一端由盖板(1-3)穿出、另一端从沉降罐(1-8)的侧壁穿出;在沉降罐(1-8)的内壁上还设有盘管支撑架(1-16),盘管本体安装固定在盘管支撑架(1-16)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水收集处理一体化系统,其特征是:曝气管(1-17)包括环形部分和竖直部分,在环形部分的侧壁上设有气孔,竖直部分的上端由盖板(1-3)穿出;在锥形底(1-20)上还安装有对环形部分进行支撑的多个曝气管支撑架(1-18)。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废水收集处理一体化系统,其特征是:在沉降罐(1-8)的侧壁顶部设有废水斗(1-2),废水进入管(1-11)的上端与废水斗(1-2)的底部出口对接连接,在废水斗(1-2)的侧壁上设有进水管(1-1);还包括用于堵塞废水斗(1-2)的堵口组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废水收集处理一体化系统,其特征是:在沉降罐(1-8)的底部设有带有过孔(1-13)的支撑底托(1-12),锥形底(1-20)位于支撑底托(1-12)的内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废水收集处理一体化系统,其特征是:在盖板(1-3)上设有检修门(1-6),在锥形底(1-20)上设有排污口(1-21)。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废水收集处理一体化系统,其特征是:过滤装置(3)的管壳(3-5)采用前后两组支架(3-7)支撑。
说明书
一种废水收集处理一体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废水收集处理一体化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生活以及工业生产环节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水主要来源于家庭的厨房炊事及洗涤用水、工业排放废水(进行过前置处理)等,其中有机物含量高、颗粒物杂质含量高,如果不加以进一步处理而直接进行排放,常常会引起河流富营养化,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在现代社会中,废水的收集和处理设施对于环境的保护、治理和改善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由于废水来源比较复杂,有机物和颗粒物的含量较高,因此难以进行直接处理。另外,在废水中漂浮、悬浮着大量的颗粒物和杂质,如果不进行前置的脱除处理,会为后续的处理设施带来巨大的负担,导致整套处理设备或者系统频繁出现堵塞、停机等事故,令废水的处理效率降低,因此需要对废水收集处理设备进行结构上的优化,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实现对废水中颗粒物的沉降和过滤处理、便于对废水施加多种处理措施的废水收集处理一体化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废水收集处理一体化系统包括收集沉降装置和过滤装置;收集沉降装置包括顶部带有盖板、底部带有锥形底的沉降罐,在锥形底的底部设有排泄口,在盖板的中心安装有轴座,在轴座上安装有搅拌轴以及驱动搅拌轴的减速机,在搅拌轴的中下部安装有搅拌叶轮;在沉降罐内腔的中上部设有加药管、内腔的中部设有加热盘管、内腔的中下部设有曝气管,还包括连通至沉降罐的内腔底部的废水进入管;过滤装置包括前端封口、后端带有法兰盘的管壳,在法兰盘上安装有盲板,在管壳中部的顶壁上安装有冲洗管、后部的顶壁上安装有加药连接管、中部的底壁上安装有排污管、前部的底壁上安装有泄流管、后部的侧壁上安装有入水管、前部的侧壁上安装有出水管,在管壳的内部安装有滤过组件;还包括连通管道,连通管道一端连接至沉降罐的侧壁中下部、另一端连接至入水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紧凑的废水收集处理一体化系统,与现有的废水处理设施相比,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收集沉降装置与过滤装置相结合,实现了先后对废水的沉降处理和过滤处理,去除了废水中的颗粒物,令废水变得澄清,便于后续进行进一步处理。通过在收集沉降装置的沉降罐内设置搅拌叶轮、加药管、加热盘管和曝气管,令沉降罐同时具备了对废水的加药反应、搅拌混合、加热升温以及曝气反应等多种功能,因而易于对废水施加多种处理措施,令废水中的颗粒物杂质以及有机物成分快速分解和沉淀,提升了处理速度。通过设置过滤装置,实现了对废水的进一步过滤处理,去除了废水中含有的小颗粒杂质,便于后续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整个系统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实现了对废水的快速处理。
优选地:滤过组件包括位于管壳内腔前部的、带有水孔的固定支撑板,固定支撑板的边缘与管壳的内壁密封固定;还包括位于管壳内腔后部的、带有水孔的活动支撑板,在固定支撑板与活动支撑板两者的中部之间设有中心杆,还包括前部带有塑胶套的滤芯,滤芯带有空腔,中心杆位于该空腔内,塑胶套的前端抵靠在固定支撑板上。
优选地:在固定支撑板的中心设有螺纹孔,在活动支撑板的中心设有连接孔,在中心杆的前端设有螺纹部且螺纹部位于固定支撑板的螺纹孔内,在中心杆的后端设有螺纹部且螺纹部位于活动支撑板的螺纹孔内并采用螺母锁定。
优选地:加药管为直管结构,其外端由沉降罐的侧壁穿出,在盖板上设有第一加药组件和第二加药组件,两者结构相同,均包括与盖板固定连接的漏斗,漏斗的底部出口与加药管通过竖直的连接管连通;还包括用于堵塞漏斗的堵口组件。
优选地:加热盘管包括盘管本体,盘管本体的一端由盖板穿出、另一端从沉降罐的侧壁穿出;在沉降罐的内壁上还设有盘管支撑架,盘管本体安装固定在盘管支撑架上。
优选地:曝气管包括环形部分和竖直部分,在环形部分的侧壁上设有气孔,竖直部分的上端由盖板穿出;在锥形底上还安装有对环形部分进行支撑的多个曝气管支撑架。
优选地:在沉降罐的侧壁顶部设有废水斗,废水进入管的上端与废水斗的底部出口对接连接,在废水斗的侧壁上设有进水管;还包括用于堵塞废水斗的堵口组件。
优选地:在沉降罐的底部设有带有过孔的支撑底托,锥形底位于支撑底托的内腔。
优选地:在盖板上设有检修门,在锥形底上设有排污口。
优选地:过滤装置的管壳采用前后两组支架支撑。
发明人 (苏振兴;江义;周昊;崔雪;季晓玥;刘月明;谢娟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