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施工雨水和废水循环利用设备

发布时间:2021-2-13 7:25:12

申请日 20200413

公开(公告)日 20201110

IPC分类号 B01D36/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房屋建筑施工雨水和废水循环利用装置,包括下箱体、上箱体和进水斗,所述下箱体的内侧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顶端内侧连接有斜沟板,所述斜沟板的内侧连接有下限流筒,所述上箱体连接在下箱体的顶端,所述进水管的底端连接有上限流筒,所述上限流筒的底部外侧连接有隔板,所述下限流筒的底部设置有藏泥室,且藏泥室的底部设置有出泥口,所述进水斗连接在上箱体的顶端,且进水斗的中部安装杆有连接管,所述支撑架的固定在下箱体的底部,且支撑架的内侧安装有水泵。该房屋建筑施工雨水和废水循环利用装置,能够保证水的进入,避免水在装置内外涌,有利于保证水的充分过滤,便于进行污泥的排出。

7.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房屋建筑施工雨水和废水循环利用装置,包括下箱体(1)、上箱体(5)和进水斗(1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体(1)的内侧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2),且支撑板(2)的顶端内侧连接有斜沟板(3),所述斜沟板(3)的内侧连接有下限流筒(4),所述上箱体(5)连接在下箱体(1)的顶端,且上箱体(5)的内侧安装有进水管(6),所述进水管(6)的底端连接有上限流筒(7),且上限流筒(7)的底端设置有密封垫(10),所述上限流筒(7)的底部外侧连接有隔板(8),且隔板(8)的顶部设置有海绵垫(9),所述下限流筒(4)的底部设置有藏泥室(11),且藏泥室(11)的底部设置有出泥口(12),所述进水斗(13)连接在上箱体(5)的顶端,且进水斗(13)的中部安装杆有连接管(14),支撑架(15)的固定在下箱体(1)的底部,且支撑架(15)的内侧安装有水泵(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施工雨水和废水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沟板(3)对应倾斜固定在支撑板(2)的顶端,且斜沟板(3)单体之间构成“V”字形结构,并且斜沟板(3)呈镂空网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施工雨水和废水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5)与下箱体(1)之间呈拆卸结构,且上箱体(5)与进水管(6)和上限流筒(7)之间呈固定一体化设计,并且上限流筒(7)与下限流筒(4)之间呈上下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施工雨水和废水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8)与海绵垫(9)之间呈一一对应设置,且隔板(8)与支撑板(2)之间呈上下对应卡合设置,并且隔板(8)的投影面积与支撑板(2)单体之间的面积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施工雨水和废水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藏泥室(11)由支撑板(2)、斜沟板(3)和下限流筒(4)围合构成,且藏泥室(11)的底面呈倾斜结构,并且藏泥室(11)的底面与出泥口(12)的底部之间相切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施工雨水和废水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斗(13)通过连接管(14)与下箱体(1)之间对应构成拆卸结构,且连接管(14)与进水管(6)之间呈贴合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施工雨水和废水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17)通过出水管(16)与下箱体(1)的底部之间构成连通结构,且出水管(16)呈“Y”字形结构。

说明书

一种房屋建筑施工雨水和废水循环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房屋建筑施工雨水和废水循环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建筑施工作业时,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进行混凝土等的搅拌使用,为了保证对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减少水的浪费,因此对于建筑施工废水和雨水的加以循环利用是必需的;

现有技术背景下的建筑施工用的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在进行使用时,不便于水的进入,不能够避免水的外涌,同时不利于保证对水的充分过滤,不便于进行污泥的排出。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房屋建筑施工雨水和废水循环利用装置,能够保证水的进入,避免水在装置内外涌,有利于保证水的充分过滤,便于进行污泥的排出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房屋建筑施工雨水和废水循环利用装置,包括下箱体、上箱体和进水斗,所述下箱体的内侧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顶端内侧连接有斜沟板,所述斜沟板的内侧连接有下限流筒,所述上箱体连接在下箱体的顶端,且上箱体的内侧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底端连接有上限流筒,且上限流筒的底端设置有密封垫,所述上限流筒的底部外侧连接有隔板,且隔板的顶部设置有海绵垫,所述下限流筒的底部设置有藏泥室,且藏泥室的底部设置有出泥口,所述进水斗连接在上箱体的顶端,且进水斗的中部安装杆有连接管,所述支撑架的固定在下箱体的底部,且支撑架的内侧安装有水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保证水的进入,避免水在装置内外涌,有利于保证水的充分过滤,便于进行污泥的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斜沟板对应倾斜固定在支撑板的顶端,且斜沟板单体之间构成“V”字形结构,并且斜沟板呈镂空网状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水进行沉淀,且通过斜沟板的镂空结构使得上排的水得到过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箱体与下箱体之间呈拆卸结构,且上箱体与进水管和上限流筒之间呈固定一体化设计,并且上限流筒与下限流筒之间呈上下对应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上箱体和上限流筒进行拆装连接,便于保证水的下漏,以便于进行过滤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板与海绵垫之间呈一一对应设置,且隔板与支撑板之间呈上下对应卡合设置,并且隔板的投影面积与支撑板单体之间的面积相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斜沟板的顶部进行封盖,便于对水进行二次过滤,且通过海绵垫便于对泥沙进行过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藏泥室由支撑板、斜沟板和下限流筒围合构成,且藏泥室的底面呈倾斜结构,并且藏泥室的底面与出泥口的底部之间相切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通过出泥口进行泥沙的外排,便于进行分类收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水斗通过连接管与下箱体之间对应构成拆卸结构,且连接管与进水管之间呈贴合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保证对废水或雨水进行收集利用,便于避免水的外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泵通过出水管与下箱体的底部之间构成连通结构,且出水管呈“Y”字形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充分对过滤后的水进行传送,便于水的循环利用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斜沟板、隔板和海绵垫,能够保证对水进行充分的过滤使用,便于保证水的循环利用,同时通过斜沟板的倾斜设置,有利于避免堵塞,有利于长期使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密封垫,能够使得上限流筒的底端通过密封垫与下限流筒的顶端之间贴合,避免外涌,同时通过连接管与进水管之间的贴合,便于保证水的稳定下流;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藏泥室和水泵,便于通过倾斜设置的藏泥室进行污泥的收集排出,且通过出水管使得下箱体与水泵之间连通,便于进行水的排出利用。

发明人 (严桂凤;武永;吴旭;严国才;卢锦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