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含镍废水深度处理设备

发布时间:2021-1-31 8:36:51

申请日 20191126

公开(公告)日 20201103

IPC分类号 C02F1/00; C02F103/16; C02F101/2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镀含镍废水深度处理装置,包括深度处理装置固定框架,所述深度处理装置固定框架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所述深度处理装置固定框架的下端内部设置有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手轮、行走轮、调节丝杆、丝杆螺母、调节杆和固定板,所述调节丝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深度处理装置固定框架的下端内侧;通过设计在深度处理装置固定框架下端的行走机构,在需要搬运深度处理装置时,可以手动转动手轮,通过调节丝杆和丝杆螺母的配合使调节杆顶起行走轮,使行走轮接触地面把支撑脚抬起,然后即可推动深度处理装置进行移动,移动到使用的地点时反向转动手轮收回行走轮即可,在移动和放置深度处理装置时更加方便和稳定。

9.JPG

权利要求书

1.电镀含镍废水深度处理装置,包括深度处理装置固定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处理装置固定框架(1)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脚(5),所述深度处理装置固定框架(1)的下端内部设置有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手轮(4)、行走轮(6)、调节丝杆(7)、丝杆螺母(8)、调节杆(9)和固定板(10),所述调节丝杆(7)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深度处理装置固定框架(1)的下端内侧,所述手轮(4)安装在深度处理装置固定框架(1)的外侧,且手轮(4)与调节丝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螺母(8)套设在调节丝杆(7)上,且调节杆(9)的两端分别与丝杆螺母(8)和固定板(10)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行走轮(6)安装在固定板(10)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含镍废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处理装置固定框架(1)的上端设置有操作箱(2),所述操作箱(2)的一侧设置有仪表箱(3),所述操作箱(2)和仪表箱(3)均与深度处理装置固定框架(1)固定连接,所述操作箱(2)的内部设置有内固定框(11),所述内固定框(1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条(12),所述操作箱(2)的内侧底部对应滑动条(12)的位置开设有滑动槽(13),所述滑动条(12)的一侧设置有防磨滚轮(14),且防磨滚轮(14)与滑动槽(13)内壁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镀含镍废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箱(2)与仪表箱(3)的内部均设置有内固定框(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含镍废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0)一侧设置有两个调节杆(9),两个调节杆(9)的一端均通过丝杆螺母(8)与调节丝杆(7)连接,且两个调节杆(9)一端的丝杆螺母(8)套设在调节丝杆(7)上时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含镍废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处理装置固定框架(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深度处理装置。

说明书

电镀含镍废水深度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含镍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电镀含镍废水深度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电镀生产排出的废水或废液的处理。电镀工厂排出的废水和废液中含有大量金属离子如:铬、镐、镍,含氰,含酸,含碱,一般常含有有机添加剂。金属离子有的以简单的阳离子形式存在,有的则以酸根阴离于形式存在,有的以复杂的络合离子存在。电镀废水处理常用中和沉淀法、中和混凝沉淀法、氧化法、还原法、钡盐法、铁氧体法等化学方法。化学法设备简单,投资少,应用较广,但常留下污泥需要进一步处理。

现有的电镀含镍废水深度处理装置在使用时,由于装置体积过大重量过重,在移动和放置时不方便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电镀含镍废水深度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电镀含镍废水深度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电镀含镍废水深度处理装置在使用时,由于装置体积过大重量过重,在移动和放置时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电镀含镍废水深度处理装置,包括深度处理装置固定框架,所述深度处理装置固定框架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所述深度处理装置固定框架的下端内部设置有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手轮、行走轮、调节丝杆、丝杆螺母、调节杆和固定板,所述调节丝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深度处理装置固定框架的下端内侧,所述手轮安装在深度处理装置固定框架的外侧,且手轮与调节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螺母套设在调节丝杆上,且调节杆的两端分别与丝杆螺母和固定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行走轮安装在固定板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深度处理装置固定框架的上端设置有操作箱,所述操作箱的一侧设置有仪表箱,所述操作箱和仪表箱均与深度处理装置固定框架固定连接,所述操作箱的内部设置有内固定框,所述内固定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条,所述操作箱的内侧底部对应滑动条的位置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条的一侧设置有防磨滚轮,且防磨滚轮与滑动槽内壁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操作箱与仪表箱的内部均设置有内固定框。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一侧设置有两个调节杆,两个调节杆的一端均通过丝杆螺母与调节丝杆连接,且两个调节杆一端的丝杆螺母套设在调节丝杆上时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深度处理装置固定框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深度处理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计在深度处理装置固定框架下端的行走机构,在需要搬运深度处理装置时,可以手动转动手轮,通过调节丝杆和丝杆螺母的配合使调节杆顶起行走轮,使行走轮接触地面把支撑脚抬起,然后即可推动深度处理装置进行移动,移动到使用的地点时反向转动手轮收回行走轮即可,在移动和放置深度处理装置时更加方便和稳定;

(2)通过设计在操作箱内部的内固定框,可以把操作箱内的元件均安装在内固定框上,在对操作箱进行检修时,可以通过内固定框下侧的滑动条和滑动槽直接抽出,方便对内侧不方便进行检修的元件进行检修,在对操作箱进行检修时更加方便。

发明人 (陈兴汉;李红燕;梁启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