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铜废水与含氰废水混合的除铁除氰方法

发布时间:2021-1-27 11:48:08

申请日 20200810

公开(公告)日 20201103

IPC分类号 C02F1/58; C02F1/62; C02F1/64; C02F9/04; C01G9/06; C01C3/12; C02F101/10; C02F101/18; C02F101/20; C02F103/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铜废水与含氰废水混合的除铁除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含铜酸性废水与含氰废水混合,并加入适量硫酸亚铁;S2、向反应后液加入聚丙烯酰胺,进行絮凝沉降,上清液用树脂吸附,底流过滤,滤渣洗涤;S3、向滤渣加入稀硫酸并充气,向溶解后液加入亚铁氰化钾以及表面活性剂萘酸锌,生成华蓝染料;S4、对于滤液,使用树脂吸附铜并采用树脂吸附锌,采用硫酸溶液分别循环解吸铜和锌;S5、对于吸附后液,调节其pH至6‑7,通入二氧化氯使剩余的总氰化物含量降低到0.5mg/L后进行外排。本发明方法成本低,且能产生具有销售价值的产品,而且可以有效回收含铜酸性废水中的金属离子和除去含氰废水中的氰化物。

6.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含铜废水与含氰废水混合的除铁除氰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密闭的反应槽中,将含有硫酸、Cu2+离子、Fe3+离子和Zn2+离子的含铜酸性废水与含有氢氧化钠和CN-离子的含氰废水混合进行中和,CN-与Fe3+质量比不大于2.1,并加入硫酸亚铁,CN-与Fe2+质量比不大于2.8,控制pH在3.0-5.5之间;

具体地,可以通过在线pH检测器监控pH;

另外,可以通过在线氰化氢监测仪在线监控氰化氢。

S2、向步骤S1得到的反应后液加入聚丙烯酰胺,进行絮凝沉降,结束后,上清液用树脂吸附,底流过滤,滤渣洗涤;

S3、向步骤S1得到的滤渣加入稀硫酸,通入空气并控制pH在2.0-3.0,得到的溶解后液加入亚铁氰化钾以及表面活性剂萘酸锌,在生成华蓝染料的同时增加华蓝染料的分散性;过滤,滤渣洗涤后烘干破碎;

S4、对于步骤S3中得到的滤液,使用树脂吸附铜,并采用树脂吸附锌,然后用硫酸溶液分别循环解吸树脂吸附的铜和树脂吸附的锌,解吸得到的硫酸铜溶液进入电贫液进行铜回收,解吸得到的硫酸锌溶液经过结晶生成硫酸锌;

S5、对于步骤S4中对滤液进行铜和锌吸附后余下的吸附后液,调节其pH至6-7,通入二氧化氯使剩余的总氰化物含量降低到0.5mg/L后进行外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反应进行1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向步骤S1得到的反应后液按2g/m3的比例加入质量浓度为1‰的聚丙烯酰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使用CuWRAM树脂吸附铜,并采用201×7树脂吸附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用20g/L的硫酸溶液分别循环解吸树脂吸附的铜和树脂吸附的锌。

说明书

一种含铜废水与含氰废水混合的除铁除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铜废水与含氰废水混合的除铁除氰方法。

背景技术

矿山含铜酸性废水常见的处理方法为石灰中和,但不能很好的回收金属离子。中和渣一般作为废料进行堆存。当前,为回收含铜酸性废水中的金属离子,开始采用铁粉置换法、膜处理技术、离子交换法、化学沉淀法等方法进行处理。但由于矿山矿石含硫量高,含铜酸性废水中酸高(约为10g/L),铁高(8-12g/L),铜含量低(80-100mg/L),同时铜铁性质相似,加大了铜回收的难度。因此以上回收方式不能经济的回收铜、铁、锌。

回收含铜酸性废水中的铜,常见的工艺思路为,先除铁后回收铜,除铁方式有,石灰或氢氧化钠调节pH除铁,黄钾铁矾法、针铁矿法、赤铁矿法等方法,再通过树脂等方式回收铜。以上方式都需加入大量的药剂,对铁进行去除,调碱除铁还具有渣量大的特点。

亚铁氰化钾除铁法,是使用亚铁氰化钾,使得溶液中的Fe3+与[Fe(CN)6]4-反应生成普鲁士蓝沉淀,铁渣可作产品外售。但亚铁氰化钾对铜铁的选择沉淀性较差,铜、锌等金属也会被沉淀,沉淀率大于95%,金属离子不能经济回收。

铁蓝法是使用硫酸亚铁,对含氰废水中的氰根进行去除的一种方法,是以氰根与亚铁反应,生成滕氏蓝沉淀,进行除氰根的方式,与亚铁氰化钾的方式相比,铁蓝法中结合的铁多于直接加入亚铁氰化钾的除铁方式。

铁蓝法处理含氰废水可以使得含氰废水中的氰化物含量可降至10mg/L以下,但是未达到0.5mg/L的排放标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含铜废水与含氰废水混合的除铁除氰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铜废水与含氰废水混合的除铁除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密闭的反应槽中,将含有硫酸、Cu2+离子、Fe3+离子和Zn2+离子的含铜酸性废水与含有氢氧化钠和CN-离子的含氰废水混合进行中和,CN-与Fe3+质量比不大于2.1,并加入硫酸亚铁,CN-与Fe2+质量比不大于2.8,控制pH在3.0-5.5之间;

具体地,可以通过在线pH检测器监控pH;

另外,可以通过在线氰化氢监测仪在线监控氰化氢。

S2、向步骤S1得到的反应后液加入聚丙烯酰胺,进行絮凝沉降,结束后,上清液用树脂吸附,底流过滤,滤渣洗涤;

S3、向步骤S1得到的滤渣加入稀硫酸,通入空气并控制pH在2.0-3.0,得到的溶解后液加入亚铁氰化钾以及表面活性剂萘酸锌,在生成华蓝染料的同时增加华蓝染料的分散性;过滤,滤渣洗涤后烘干破碎,作为染料进行销售;

S4、对于步骤S3中得到的滤液,使用树脂吸附铜,并采用树脂吸附锌,然后用硫酸溶液分别循环解吸树脂吸附的铜和树脂吸附的锌,解吸得到的硫酸铜溶液进入电贫液进行铜回收,解吸得到的硫酸锌溶液经过结晶生成硫酸锌;

S5、对于步骤S4中对滤液进行铜和锌吸附后余下的吸附后液,调节其pH至6-7,通入二氧化氯使剩余的总氰化物含量降低到0.5mg/L后进行外排。

进一步地,步骤S1中,反应进行1h。

进一步地,步骤S2中,向步骤S1得到的反应后液按2g/m3的比例加入质量浓度为1‰的聚丙烯酰胺。

进一步地,步骤S4中,使用CuWRAM树脂吸附铜,并采用201×7树脂吸附锌。

进一步地,步骤S4中,用20g/L的硫酸溶液分别循环解吸树脂吸附的铜和树脂吸附的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方法成本低,且能产生具有销售价值的产品,是一种更为经济有效的处理工艺;

2、利用本发明方法可以有效回收含铜酸性废水中的金属离子和除去含氰废水中的氰化物,氰化物含量可以达到0.5mg/L的排放标准。

发明人 (王梅君;谢洪珍;王乾坤;郑佳翔;李黎婷;林海彬;伍赠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