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印染废水的节能处理工艺

发布时间:2021-1-27 11:45:44

申请日 20200729

公开(公告)日 20201103

IPC分类号 C02F9/04; C02F103/30

摘要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纺织印染废水的节能处理工艺,该工艺中使用的沉淀池包括池体;池体一侧设有进水管,进水管通过连接管与池体连通;连接管靠近池体的一端成扁平状逐渐过渡,增加废水通入池体后的分布均匀性;进水管上连通有支管,支管通过阀门与絮凝剂连通;池体设有一组连续布置的波浪形的凹槽,通过波浪形的凹槽对不同颗粒的沉淀物进行分类,进一步增加沉淀物的处理效率;本发明通过进水管上连通的支管向废水中通入絮凝剂,使得絮凝剂配合连接管靠近池体的一端成扁平状逐渐过渡,使得进水管中的废水连同絮凝剂均匀的形成平流层,增加废水在池体内的分散均匀度,进而进一步增加絮凝剂的沉淀效率。

5.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纺织印染废水的节能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初步沉淀,对废水进行粗滤,以过滤废水中颗粒较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然后通入沉砂池充,进行初步的过滤沉淀;

S2、废水调质,按预定比例调制好废水调质液,之后将废水调质液充入初步沉淀后的废水中,通过电磁流量阀控制废水调质液的添加速度,同时检测废水中的实时PH值,进而根据实时的酸碱度数据通过控制器控制废水调质液的添加速度,保证废水处于预定的调质环境;

S3、二次沉淀,将S2中调质后的废水通过水泵抽出,之后通过管道泵入沉淀池中,向沉降池中加入絮凝剂,并与废水充分混合后静置,使得废水中的杂质析出后沉淀到沉淀池底部,上层清水经溢流槽溢出;

S4、曝气溢流,将S3中溢出的废水通入曝气池中,并向废水中通入空气,和消毒剂,即可完成废水的处理工作;

S3中使用的沉淀池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1)一侧设有进水管(11),进水管(11)通过连接管(12)与池体(1)连通;所述连接管(12)靠近池体(1)的一端成扁平状逐渐过渡,增加废水通入池体(1)后的分布均匀性;所述进水管(11)上连通有支管(13),支管(13)通过阀门与絮凝剂连通;所述池体(1)设有一组连续布置的波浪形的凹槽(14),通过波浪形的凹槽(14)对不同颗粒的沉淀物进行分类,进一步增加沉淀物的处理效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印染废水的节能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4)底部设有弧形的滑槽(2),滑槽(2)内转动连接有清淤柱(21);所述清淤柱(21)一端固连的轴套(22)贯穿池体(1)并延伸至池体(1)外部;所述轴套(22)上固连有一号带轮(23),池体(1)上通过支架转动连接有驱动轴(24),驱动轴(24)上与一号带轮(23)对应的位置固连有二号带轮(25),一号带轮(23)与二号带轮(25)之间通过皮带(26)传动;所述驱动轴(24)通过池体(1)一侧固连的减速电机驱动;所述轴套(22)的转速低于10r/h;所述清淤柱(21)外周沿轴向方向均布一组弧形槽(27);所述滑槽(2)底部开设有排料槽(28),排料槽(28)通过排料孔(29)与池体(1)外部的淤泥收集装置连通;通过清淤柱(21)配合排料槽(28),增加沉淀物的清理效率,增加沉淀池的连续工作效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纺织印染废水的节能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27)底部设有滤布(3);所述清淤柱(21)中部开设的滑孔中转动连接有转轴(31),转轴(31)一端与池体(1)固连;所述转轴(31)中部沿轴向方向开设有抽气孔(32),抽气孔(32)一侧的转轴(31)上开设有一组与抽气孔(32)连通的水平布置的一号孔(33);所述弧形槽(27)底部开设有一组与一号孔(33)配合的二号孔(34);当二号孔(34)转动到水平位置时与一号孔(33)连通;所述抽气孔(32)通过管道和阀门与水汽分离装置和抽气机连通,水汽分离装置的排水管与池体(1)连通;通过二号孔(34)对弧形槽(27)进行抽气,减少沉淀物中的水分,增加沉淀物的处理效率,减少废水污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纺织印染废水的节能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1)内与抽气孔(32)平行方向开设有吹气孔(35),吹气孔(35)通过管道与空气压缩机连通;所述吹气孔(35)底部均匀开设有一组竖直方向布置的三号孔(36),二号孔(34)转动后与三号孔(36)和排料槽(28)连通;通过吹气孔(35)吹入压缩空气加速滤布(3)上沉淀物的清除效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纺织印染废水的节能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4)内滑动连接有刮板(4),凹槽(14)内靠近上部位置固连有一组支板(41),支板(41)与刮板(4)之间连接有气缸(42),气缸(42)通过管道和四号孔(43)与排料槽(28)上部连通;通过四号孔(43)向气缸(42)充气带动刮板(4)滑动,进一步增加沉淀物的清理效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纺织印染废水的节能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4)靠近凹槽(14)的一侧开设有U形槽(44),刮板(4)与凹槽(14)滑动密封连接;所述U形槽(44)一端通过管道与高压水源连通,另一端通过管道与进水管(11)连通;通过向U形槽(44)中充水增加凹槽(14)侧壁的清洗效率,进一步增加沉淀物的下落效率。

说明书

一种纺织印染废水的节能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纺织印染废水的节能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边坡印染废水是指棉、毛、麻、丝化纤或混纺产品在预处理、染色、印花和整理等过程中所排出的废水,具有有机污染物浓度高、可生化性较差、色度高、含有毒有害成分、水质变化大、成分复杂等特点。现有的印染废水处理办法中,一般都会用到污水处理剂,现有的污水处理剂主要包括化学类和生物类这两种,但是在处理印染废水时,现有的工艺方法则又存在两种污水处理剂选择、搭配和添加方式不合理的问题,最终造成处理效果较差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废水处理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19111111886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纺织印染废水的节能处理工艺,通过化学絮凝剂和生物沉降剂协调使用的方式,达到印染废水高效处理的效果。本发明具有化学絮凝剂和生物沉降剂先后组合使用的方式废水处理效果好,配合使用后废水中污染物分解沉降效果明显,生物沉降剂中霉菌菌剂分解有机物效率高,生物沉降剂制备方法合理有效,以及废水处理整体效果好,适合大范围推广的优点。但现有技术在废水通入池体之后向池体内喷洒絮凝剂,使得絮凝剂与废水中的杂质反应之后产生絮状的悬浮物,之后经过静置后沉淀到池体底部,进而完成废水的二次沉淀,但絮凝剂与废水的混合效率较低,池体内的沉淀物较多时需要停止池体的使用并抽干池体中的废水进行沉淀物的清理,清理效率底下,沉淀物需要进行分离设备分离后再次利用,分离效率较低,严重影响废水的连续沉淀工作效率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纺织印染废水的节能处理工艺,通过进水管上连通的支管配合连接管和波浪形的凹槽,使得沉淀物分类收集,增加沉淀物的分类处理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在废水通入池体之后向池体内喷洒絮凝剂,使得絮凝剂与废水中的杂质反应之后产生絮状的悬浮物,之后经过静置后沉淀到池体底部,进而完成废水的二次沉淀,但絮凝剂与废水的混合效率较低,池体内的沉淀物较多时需要停止池体的使用并抽干池体中的废水进行沉淀物的清理,清理效率底下,沉淀物需要进行分离设备分离后再次利用,分离效率较低,严重影响废水的连续沉淀工作效率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纺织印染废水的节能处理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纺织印染废水的节能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初步沉淀,对废水进行粗滤,以过滤废水中颗粒较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然后通入沉砂池充,进行初步的过滤沉淀;

S2、废水调质,按预定比例调制好废水调质液,之后将废水调质液充入初步沉淀后的废水中,通过电磁流量阀控制废水调质液的添加速度,同时检测废水中的实时PH值,进而根据实时的酸碱度数据通过控制器控制废水调质液的添加速度,保证废水处于预定的调质环境;

S3、二次沉淀,将S2中调质后的废水通过水泵抽出,之后通过管道泵入沉淀池中,向沉降池中加入絮凝剂,并与废水充分混合后静置,使得废水中的杂质析出后沉淀到沉淀池底部,上层清水经溢流槽溢出;

S4、曝气溢流,将S3中溢出的废水通入曝气池中,并向废水中通入空气,和消毒剂,即可完成废水的处理工作;

S3中使用的沉淀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一侧设有进水管,进水管通过连接管与池体连通;所述连接管靠近池体的一端成扁平状逐渐过渡,增加废水通入池体后的分布均匀性;所述进水管上连通有支管,支管通过阀门与絮凝剂连通;所述池体设有一组连续布置的波浪形的凹槽,通过波浪形的凹槽对不同颗粒的沉淀物进行分类,进一步增加沉淀物的处理效率;使用时,现有技术在废水通入池体之后向池体内喷洒絮凝剂,使得絮凝剂与废水中的杂质反应之后产生絮状的悬浮物,之后经过静置后沉淀到池体底部,进而完成废水的二次沉淀,但絮凝剂与废水的混合效率较低,池体内的沉淀物较多时需要停止池体的使用并抽干池体中的废水进行沉淀物的清理,清理效率底下,沉淀物需要进行分离设备分离后再次利用,分离效率较低,严重影响废水的连续沉淀工作效率,此时,通过进水管上连通的支管向废水中通入絮凝剂,使得絮凝剂随废水在进水管中的流动充分溶入废水中,配合连接管靠近池体的一端成扁平状逐渐过渡,使得进水管中的废水连同絮凝剂均匀的形成平流层,增加废水在池体内的分散均匀度,进而进一步增加絮凝剂的沉淀效率,同时通过波浪形的凹槽,使得连接管中流出水流中携带的颗粒较大,重量较重的杂质快速向下沉淀到靠近连接管位置的凹槽中,水流中重量较轻的杂质随水流输送到远离连接管的凹槽中,进而使得沉淀物分类收集,增加沉淀物的分类处理效率,进一步提高废水的沉淀处理效率。

优选的,所述凹槽底部设有弧形的滑槽,滑槽内转动连接有清淤柱;所述清淤柱一端固连的轴套贯穿池体并延伸至池体外部;所述轴套上固连有一号带轮,池体上通过支架转动连接有驱动轴,驱动轴上与一号带轮对应的位置固连有二号带轮,一号带轮与二号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所述驱动轴通过池体一侧固连的减速电机驱动;所述轴套的转速低于10r/h;所述清淤柱外周沿轴向方向均布一组弧形槽;所述滑槽底部开设有排料槽,排料槽通过排料孔与池体外部的淤泥收集装置连通;通过清淤柱配合排料槽,增加沉淀物的清理效率,增加沉淀池的连续工作效率;通过凹槽收集沉淀物之后,沉淀物不断汇聚到凹槽底部,此时通过减速电机带动驱动轴,进而通过二号带轮、皮带、一号带轮和轴套的传动,使得清淤柱在滑槽中缓慢转动,使得凹槽中汇集在弧形槽中的沉淀物随弧形槽的转动被清理,当弧形槽中的沉淀物随弧形槽转动到清淤柱下部时,沉淀物掉落到排料槽中,最后经排料孔排出后进行后续处理,进而不间断的清理池体内的沉淀物,同时减少沉淀物的扰动对池体内废水的污染,保证废水的连续不断沉淀作业,进一步提高废水的沉淀处理效率。

优选的,所述弧形槽底部设有滤布;所述清淤柱中部开设的滑孔中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一端与池体固连;所述转轴中部沿轴向方向开设有抽气孔,抽气孔一侧的转轴上开设有一组与抽气孔连通的水平布置的一号孔;所述弧形槽底部开设有一组与一号孔配合的二号孔;当二号孔转动到水平位置时与一号孔连通;所述抽气孔通过管道和阀门与水汽分离装置和抽气机连通,水汽分离装置的排水管与池体连通;通过二号孔对弧形槽进行抽气,减少沉淀物中的水分,增加沉淀物的处理效率,减少废水污染;当弧形槽携带沉淀物转动之后,二号孔与一号孔连通,进而使得抽气孔对弧形槽底部进行抽气,使得沉淀物中的水分经滤布的过滤后被抽走,之后水分经水汽分离装置分离后重新回流入池体中,进行下一步的处理,进而减少沉淀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染,进一步减少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保护环境。

优选的,所述转轴内与抽气孔平行方向开设有吹气孔,吹气孔通过管道与空气压缩机连通;所述吹气孔底部均匀开设有一组竖直方向布置的三号孔,二号孔转动后与三号孔和排料槽连通;通过吹气孔吹入压缩空气加速滤布上沉淀物的清除效率;通过二号孔随弧形槽转动到排料槽对应位置时,二号孔与三号孔连通,进而使得吹气孔中的压缩空气经三号孔喷出,增加沉淀物与滤布的分离效率,进一步加快沉淀物的处理效率,保证池体内的废水沉淀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凹槽内滑动连接有刮板,凹槽内靠近上部位置固连有一组支板,支板与刮板之间连接有气缸,气缸通过管道和四号孔与排料槽上部连通;通过四号孔向气缸充气带动刮板滑动,进一步增加沉淀物的清理效率;当二号孔与三号孔连通时,吹气孔中的压缩空气进入排料槽中,进而使得排料槽中的气压升高,增加排料孔的排料效率,同时一部分压缩空气经四号孔和管道充入气缸中,使得气缸带动刮板沿凹槽侧壁滑动,进而对凹槽侧壁进行刮铲清理,减少沉淀物附着在凹槽内,增加沉淀物在凹槽中向下滑落的效率,进一步增加沉淀物的清理效率。

优选的,所述刮板靠近凹槽的一侧开设有U形槽,刮板与凹槽滑动密封连接;所述U形槽一端通过管道与高压水源连通,另一端通过管道与进水管连通;通过向U形槽中充水增加凹槽侧壁的清洗效率,进一步增加沉淀物的下落效率;通过向U形槽中充入高压水流,使得水流快速流过U形槽,同时对U形槽滑动经过的凹槽侧壁进行冲刷清理,增加凹槽的表面光洁度,进一步增加沉淀物向凹槽底部汇集的效率,同时配合刮板与凹槽滑动密封连接,减少U形槽中高速水流溢出后对池体底部沉淀物的扰动,进一步保证池体内废水的静置沉降效率,保证池体内的废水沉淀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纺织印染废水的节能处理工艺,通过进水管上连通的支管向废水中通入絮凝剂,使得絮凝剂随废水在进水管中的流动充分溶入废水中,配合连接管靠近池体的一端成扁平状逐渐过渡,增加废水在池体内的分散均匀度,进而进一步增加絮凝剂的沉淀效率,同时通过波浪形的凹槽,使得连接管中流出水流中重量较重的杂质快速向下沉淀到靠近连接管位置的凹槽中,使得沉淀物分类收集,增加沉淀物的分类处理效率。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纺织印染废水的节能处理工艺,通过向U形槽中充入高压水流,使得水流快速流过U形槽,同时对U形槽滑动经过的凹槽侧壁进行冲刷清理,增加凹槽的表面光洁度,进一步增加沉淀物向凹槽底部汇集的效率,同时配合刮板与凹槽滑动密封连接,减少U形槽中高速水流溢出后对池体底部沉淀物的扰动,进一步保证池体内废水的静置沉降效率,保证池体内的废水沉淀工作效率。

发明人 (李子生;李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