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 2020.04.27
公开(公告)日 2021.01.12
IPC分类号 C02F1/30; C02F1/72; C02F103/3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降解制药废水光催化反应装置,包括催化箱、搅拌部和光源,所述搅拌部由电机、搅拌轴和旋叶组成,所述搅拌轴顶端连接所述电机后竖直穿入所述催化箱内,所述旋叶安装于所述搅拌轴底部;所述催化箱顶部设置有向其内分散送料的催化剂投料部。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催化箱内部设置由搅拌轴和旋叶组成的搅拌结构,可在光催化反应过程中形成旋流,从而提高光催化剂与反应物的接触效率,进而提高光催化反应的效率,同时提高光催化反应的均匀度;通过设置均匀投料的催化剂投料部,可在想催化箱内部投入光催化剂时,通过分流,使光催化剂在催化箱内部均匀分散,提高光催化剂投料的均匀度,进一步提高光催化反应的效率和均匀度。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降解制药废水光催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催化箱(1)、搅拌部和光源(3),所述搅拌部由电机(5)、搅拌轴(7)和旋叶(8)组成,所述电机(5)安装于所述催化箱(1)顶部中间,所述搅拌轴(7)顶端连接所述电机(5)后竖直穿入所述催化箱(1)内,所述旋叶(8)安装于所述搅拌轴(7)底部,所述催化箱(1)顶部安装有多个光源(3),所述催化箱(1)顶部设置有进料管(2)与取样口(6);
所述催化箱(1)顶部设置有向其内分散送料的催化剂投料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降解制药废水光催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投料部(4)包括漏斗(41)、多根过渡管(42)和对应所述过渡管(42)设置的投料嘴(43);所述投料嘴(43)设置于所述催化箱(1)顶部且穿入该催化箱(1)内,所述过渡管(42)上端连接所述漏斗(41),下端连接所述投料嘴(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降解制药废水光催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嘴(43)设置有四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催化箱(1)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降解制药废水光催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41)设置于所述电机(5)正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降解制药废水光催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叶(8)为绞龙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降解制药废水光催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3)设置有两个,且对称分布在所述电机(5)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降解制药废水光催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箱(1)底部为外凸的弧形结构,且该催化箱(1)内部底面为下凹的弧面。
说明书
一种降解制药废水光催化反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催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解制药废水光催化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光催化氧化法是利用光催化剂吸收一定波长的光,激发后产生氧化活性物质对抗生素进行降解,从而可以在温和的环境下将有机污染物降解成CO2、H2O、卤素离子等无机小分子物质,具有能耗低,操作简便,减少二次污染等突出优点,是废水处理过程中首选的深度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时,一般情况下是直接将光催化剂TiO2加入到反应中,使其自动产生催化效果,由于光催化剂在液体内为固定状态,与液体接触面积小,光催化反应不仅速度慢,而且反应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降解制药废水光催化反应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通过在催化箱内部设置搅拌装置,在催化反应过程中形成旋流,从而提高光催化反应的效率和均匀度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降解制药废水光催化反应装置,包括催化箱、搅拌部和光源,所述搅拌部由电机、搅拌轴和旋叶组成,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催化箱顶部中间,所述搅拌轴顶端连接所述电机后竖直穿入所述催化箱内,所述旋叶安装于所述搅拌轴底部,所述催化箱顶部安装有多个光源,所述催化箱顶部设置有进料管与取样口;
所述催化箱顶部设置有向其内分散送料的催化剂投料部。
作为优选,所述催化剂投料部包括漏斗、多根过渡管和对应所述过渡管设置的投料嘴;所述投料嘴设置于所述催化箱顶部且穿入该催化箱内,所述过渡管上端连接所述漏斗,下端连接所述投料嘴。
作为优选,所述投料嘴设置有四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催化箱顶部。
作为优选,所述漏斗设置于所述电机正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旋叶为绞龙状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光源设置有两个,且对称分布在所述电机的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催化箱底部为外凸的弧形结构,且该催化箱内部底面为下凹的弧面。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催化箱内部设置由搅拌轴和旋叶组成的搅拌结构,可在光催化反应过程中形成旋流,从而提高光催化剂与反应物的接触效率,进而提高光催化反应的效率,同时提高光催化反应的均匀度;
2、通过设置均匀投料的催化剂投料部,可在想催化箱内部投入光催化剂时,通过分流,使光催化剂在催化箱内部均匀分散,提高光催化剂投料的均匀度,进一步提高光催化反应的效率和均匀度。
发明人 (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