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厌氧处理三相分离器

发布时间:2021-1-3 8:21:35

申请日 20200302

公开(公告)日 20201222

IPC分类号 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水厌氧处理三相分离器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连通的入口管和排水口,与所述入口管连通的脱气室,设置在所述脱气室下方的吸附过滤层,设置在所述吸附过滤层下方且与所述排水口连通的吸附室,以及设置在所述吸附室下方的沉降室;所述脱气室包括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的转动电机,插接转动电机的转动轴,套接所述转动的轴的反转齿轮组,以及插接所述反转齿轮组的脱气筒;所述反转齿轮组包括套接所述转动轴的大齿轮,以及与所述大齿轮啮合的小齿轮。本实用新型通过反转齿轮组进行带动多组脱气筒的高速旋转,且中间的脱气筒转向与其余脱气筒相反,进而在高速旋转时可以形成气压差,进而可以更加高效的进行对分离物体的脱气过程。

12.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废水厌氧处理三相分离器,其特征是,包括:

壳体、与所述壳体连通的入口管和排水口,与所述入口管连通的脱气室,设置在所述脱气室下方的吸附过滤层,设置在所述吸附过滤层下方且与所述排水口连通的吸附室,以及设置在所述吸附室下方的沉降室;

所述脱气室包括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的转动电机,插接所述转动电机的转动轴,套接所述转动的轴的反转齿轮组,以及插接所述反转齿轮组的脱气筒;

所述反转齿轮组包括套接所述转动轴的大齿轮,以及与所述大齿轮啮合的小齿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厌氧处理三相分离器,其特征是:所述脱气筒插接所述小齿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厌氧处理三相分离器,其特征是:所述壳体上还固定安装有入气口,所述入气口上固定安装有检测表,所述入气口与所述脱气室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厌氧处理三相分离器,其特征是:所述吸附过滤层为多组性炭组成,所述多组性炭呈蜂窝状放置,所述吸附过滤层顶部呈凹状放置,所述吸附过滤层的底部呈凸状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厌氧处理三相分离器,其特征是:所述吸附室内设计有多组磁铁棒。

说明书

一种废水厌氧处理三相分离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相分离器,具体是一种废水厌氧处理三相分离器。

背景技术

三相分离器是在地面使地层流体中的油、气、水三相分离,并准确计量其产量的装置。分为立式、卧式、球形三种形式。

为搬运方便起见,通常求产计量多采用卧式分离器。典型的卧式三相分离器内部结构主要包括:入口分流器、消泡器、聚结板、涡流消除器、除雾器等。

然而现有的三相分离器在进行对分离物体中气分离时,基本设计脱气室,主要依靠旋流分离及重力作用脱出大量的气体,然而在进行旋流时,基本为脱气筒的高速旋转,然而现有脱气筒基本设计为同向的转动,而同向转动无法形成气压差,因此在脱气环节不够彻底。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废水厌氧处理三相分离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废水厌氧处理三相分离器,包括:

壳体、与所述壳体连通的入口管和排水口,与所述入口管连通的脱气室,设置在所述脱气室下方的吸附过滤层,设置在所述吸附过滤层下方且与所述排水口连通的吸附室,以及设置在所述吸附室下方的沉降室;

所述脱气室包括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的转动电机,插接所述转动电机的转动轴,套接所述转动的轴的反转齿轮组,以及插接所述反转齿轮组的脱气筒;

所述反转齿轮组包括套接所述转动轴的大齿轮,以及与所述大齿轮啮合的小齿轮,设计反转齿轮组进行带动多组脱气筒的高速旋转,不仅可以使得中间的脱气筒转向与其余脱气筒相反,进而在高速旋转时可以形成气压差,进而可以更加高效的进行对分离物体的脱气过程,而且使用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进行转动,可以进行加速带动脱气筒的转速,且中间脱气筒的转速与其余脱气筒转速不同,进而形成更大的气压差,进而更加有效的进行对分离物体中厌氧的分离。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脱气筒插接所述小齿轮。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还固定安装有入气口,所述入气口上固定安装有检测表,所述入气口与所述脱气室连通,设计入气口主要为了可以使得排除脱离出的厌氧,进而完成对分离物体的脱气工作。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吸附过滤层为多组性炭组成,所述多组性炭呈蜂窝状放置,所述吸附过滤层顶部呈凹状放置,所述吸附过滤层的底部呈凸状放置,设计吸附过滤层主要为了进行吸附废水中的杂质,进而进行达到处理废水内的微生物有毒的物质,进而进行对废水的处理。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吸附室内设计有多组磁铁棒,设计多组磁铁棒主要为了进行对废水中铁元素的吸附,进而进一步的减少废水的污染程度,进而完成对废水的处理过程。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水厌氧处理三相分离器,通过反转齿轮组进行带动多组脱气筒的高速旋转,且中间的脱气筒转向与其余脱气筒相反,进而在高速旋转时可以形成气压差,进而可以更加高效的进行对分离物体的脱气过程。

发明人 (杨云军;杨伦;张晓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