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200311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IPC分类号B01D50/00; B01D29/11; B01D53/1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气液传质有机废气、废水处理系统协同处理方法及装置,所述填料塔底部一侧连接有供气管道,所述供气管道远离填料塔一端连接有废气过滤箱,所述废气过滤箱一侧边部连接有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顶部设置有进气阀,所述填料塔顶部连接有排气管道,所述填料塔边部与分布管对应位置处连接有供水管道,所述供水管道一端底部位置处与循环泵相连,所述循环水池正面边部连接有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一端与废水过滤筒相连,本发明通过对废气和废水进行预处理,然后再配合填料塔内的填料来对废气和废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该处理方式不仅降低填料塔内填料的损耗,同时使处理后的废气和废水具备更高的处理效果。
权利要求书
1.气液传质有机废气、废水处理系统协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废气预处理;
S2、废气处理;
S3、废水预处理;
S4、废水处理;
S5、气水返流;
S6、协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传质有机废气、废水处理系统协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废气预处理,通过废气过滤组件来对进入的废气进行初步的过滤处理,使得废气进入到填料塔之前其内部更加洁净;
所述步骤S2中,所述废气处理,将经过预处理的废气从填料塔的底部进行输送,使得废气经过填料塔进行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传质有机废气、废水处理系统协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废水预处理,通过废水过虑组件来对进入的废水进行初步的过滤处理,使得废水在进入到填料塔之前其内部更加洁净;
所述步骤S4中,所述废水处理,通过循环泵将经过初步过滤后的废水从填料塔的顶部进行输送,使得废水从填料塔的顶部向下分布,进行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传质有机废气、废水处理系统协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所述气水返流,当废气从下至上经过填料塔处理后,通过塔顶的废气回流管道再次回送至填料塔的底部,当废水从上之下经过填料塔处理后,通过塔底的废水回流管道再次回送至填料塔的底部;
所述步骤S6中,所述协同处理,当经过填料塔的废气和废水均二次回流至填料塔内后,通过填料塔来对返流的废气和废水同时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气液传质有机废气、废水处理系统协同处理装置,包括填料塔(1),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塔(1)边部上下两侧均连接有填料管(2),所述填料塔(1)内部与两个填料管(2)对应位置处均设置有填料层(3),所述填料塔(1)顶部安装有分布管(4),所述分布管(4)底部等距连接有分布喷头(5);
所述填料塔(1)底部一侧连接有供气管道(6),所述供气管道(6)顶部设置有供气阀(7),所述供气管道(6)远离填料塔(1)一端连接有废气过滤箱(8),所述废气过滤箱(8)一侧边部连接有进气管道(9),所述进气管道(9)顶部设置有进气阀(10),所述填料塔(1)顶部连接有排气管道(11),所述排气管道(11)一端连接有风机(12),所述风机(12)边部远离排气管道(11)一端连接有废气回流管道(13),所述废气回流管道(13)底端与进气管道(9)相连,且废气回流管道(13)底部一侧连接有释放管(14),所述释放管(14)顶部设置有释放阀(15);
所述填料塔(1)边部与分布管(4)对应位置处连接有供水管道(16),所述供水管道(16)一端底部位置处与循环泵(17)相连,所述供水管道(16)穿过循环泵(17)与循环水池(18)相连,所述填料塔(1)底部与供气管道(6)对应一侧处连接有废水回流管道(19),所述废水回流管道(19)顶部设置有止回阀(20),所述废水回流管道(19)一端与循环水池(18)相连,所述循环水池(18)正面边部连接有进水管道(21),所述进水管道(21)顶部一侧设置有进水阀(22),所述进水管道(21)一端与废水过滤筒(23)相连,所述风机(12)和循环泵(17)的输入端均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液传质有机废气、废水处理系统协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过滤箱(8)内部开设有废气过滤腔室(24),所述废气过滤腔室(24)两侧边部均对称开设有限位卡槽(25),所述废气过滤腔室(24)内部两侧与限位卡槽(25)对应位置处嵌入连接有安装框板(26),所述安装框板(26)两侧边端与限位卡槽(25)对应位置处安装有限位卡块(27),且限位卡块(27)嵌于限位卡槽(25)内,位于废气过滤腔室(24)内部一侧位置处的所述安装框板(26)内嵌入安装有第一过滤网(28),位于废气过滤腔室(24)内部另一侧位置处的所述安装框板(26)内嵌入安装有第二过滤网(29)。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液传质有机废气、废水处理系统协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过滤筒(23)内部开设有容置腔室(30),所述容置腔室(30)内侧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芯筒(31),所述过滤芯筒(31)与进水管道(21)相通,且过滤芯筒(31)边端安装有第三过滤网(3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液传质有机废气、废水处理系统协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塔(1)底部背部开设有泄气管,且泄气管顶部设置有泄气阀,所述填料管(2)端部设置有端盖。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液传质有机废气、废水处理系统协同处理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管(4)与供水管道(16)相通,且其间通过连接法兰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液传质有机废气、废水处理系统协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板(26)通过其两侧边端的限位卡块(27)与限位卡槽(25)之间契合连接,且限位卡块(27)与限位卡槽(25)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橡胶片。
说明书
气液传质有机废气、废水处理系统协同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气、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气液传质有机废气、废水处理系统协同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很多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机废气和废水,严重污染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且现在大多数工厂对生产产生的废气和废水基本属于自排放,且由于废气和废水的产生量相对较大,导致无法得到统一处理,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
目前化工企业对有机废水和废气的处理一般通过填料塔来对产生的废气和废水进行分步处理,无法将废气和废水进行协同处理,虽处理效果有所改善,但是仅依靠于填料塔内的填料来进行单方面的分步处理,不仅处理质量有限,同时使得填料的消耗过大,进而致使运行成本增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气液传质有机废气、废水处理系统协同处理方法及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目前化工企业对有机废水和废气的处理一般通过填料塔来对产生的废气和废水进行分步处理,无法将废气和废水进行协同处理,虽处理效果有所改善,但是仅依靠于填料塔内的填料来进行单方面的分步处理,不仅处理质量有限,同时使得填料的消耗过大,进而致使运行成本增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气液传质有机废气、废水处理系统协同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废气预处理;
S2、废气处理;
S3、废水预处理;
S4、废水处理;
S5、气水返流;
S6、协同处理。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中,所述废气预处理,通过废气过滤组件来对进入的废气进行初步的过滤处理,使得废气进入到填料塔之前其内部更加洁净;
所述步骤S2中,所述废气处理,将经过预处理的废气从填料塔的底部进行输送,使得废气经过填料塔进行处理。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3中,所述废水预处理,通过废水过虑组件来对进入的废水进行初步的过滤处理,使得废水在进入到填料塔之前其内部更加洁净;
所述步骤S4中,所述废水处理,通过循环泵将经过初步过滤后的废水从填料塔的顶部进行输送,使得废水从填料塔的顶部向下分布,进行处理。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5中,所述气水返流,当废气从下至上经过填料塔处理后,通过塔顶的废气回流管道再次回送至填料塔的底部,当废水从上之下经过填料塔处理后,通过塔底的废水回流管道再次回送至填料塔的底部;
所述步骤S6中,所述协同处理,当经过填料塔的废气和废水均二次回流至填料塔内后,通过填料塔来对返流的废气和废水同时处理。
气液传质有机废气、废水处理系统协同处理装置,包括填料塔,所述填料塔边部上下两侧均连接有填料管,所述填料塔内部与两个填料管对应位置处均设置有填料层,所述填料塔顶部安装有分布管,所述分布管底部等距连接有分布喷头;
所述填料塔底部一侧连接有供气管道,所述供气管道顶部设置有供气阀,所述供气管道远离填料塔一端连接有废气过滤箱,所述废气过滤箱一侧边部连接有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顶部设置有进气阀,所述填料塔顶部连接有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一端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边部远离排气管道一端连接有废气回流管道,所述废气回流管道底端与进气管道相连,且废气回流管道底部一侧连接有释放管,所述释放管顶部设置有释放阀;
所述填料塔边部与分布管对应位置处连接有供水管道,所述供水管道一端底部位置处与循环泵相连,所述供水管道穿过循环泵与循环水池相连,所述填料塔底部与供气管道对应一侧处连接有废水回流管道,所述废水回流管道顶部设置有止回阀,所述废水回流管道一端与循环水池相连,所述循环水池正面边部连接有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顶部一侧设置有进水阀,所述进水管道一端与废水过滤筒相连,所述风机和循环泵的输入端均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废气过滤箱内部开设有废气过滤腔室,所述废气过滤腔室两侧边部均对称开设有限位卡槽,所述废气过滤腔室内部两侧与限位卡槽对应位置处嵌入连接有安装框板,所述安装框板两侧边端与限位卡槽对应位置处安装有限位卡块,且限位卡块嵌于限位卡槽内,位于废气过滤腔室内部一侧位置处的所述安装框板内嵌入安装有第一过滤网,位于废气过滤腔室内部另一侧位置处的所述安装框板内嵌入安装有第二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废水过滤筒内部开设有容置腔室,所述容置腔室内侧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芯筒,所述过滤芯筒与进水管道相通,且过滤芯筒边端安装有第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填料塔底部背部开设有泄气管,且泄气管顶部设置有泄气阀,所述填料管端部设置有端盖。
优选的,所述分布管与供水管道相通,且其间通过连接法兰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板通过其两侧边端的限位卡块与限位卡槽之间契合连接,且限位卡块与限位卡槽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橡胶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废气过滤箱、废气过滤腔室、限位卡槽、安装框板、限位卡块、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能够在废气进入填料塔之前来对废气进行双重过滤处理,进而使废气在经过填料塔之前更加洁净,同时结合废水过滤筒、容置腔室、过滤芯筒和第三过滤网来对进入填料塔之前的废水进过滤处理,以此使废水在进入填料塔后更加洁净,通过以上对废气和废水进行预处理,然后再配合填料塔内的填料来对废气和废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该处理方式不仅降低填料塔内填料的损耗,同时使处理后的废气和废水具备更高的处理效果;通过废气回流管道和废水回流管道来将填料塔内经过一次处理后的废气和废水进行返送至填料塔内进行协同处理,使得废气和废水在填料塔内经过二次处理后具备更高的处理质量,该协同处理方式不仅提高了废气和废水的处理效率,同时使废气和废水的排出更加符合环境标准。(发明人李祚辉;颜其洪;廖登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