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20.03.18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01/30
摘要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尾水深度处理装置和处理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尾水深度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污水处理装置、氨回收装置、磷回收装置、脱硝装置、反冲洗过滤装置和消毒装置;还包括剩余污泥液化装置,所述污水处理装置的排污口与所述剩余污泥液化装置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剩余污泥液化装置的排液口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的进水口相连通。本发明通过剩余污泥液化装置将污水处理装置排出的剩余污泥进行水解酸化,作为碳源回收,弥补了乡镇污水碳源不足的缺点。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尾水深度处理装置能够对尾水进行自动高效脱硝、脱氮和除磷,回收氮磷资源,得到符合地表准Ⅳ类水标准的待排放水。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尾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污水处理装置(2);
进水口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2)的出水口相连通的氨回收装置(3);
进水口与所述氨回收装置(3)的出水口相连通的磷回收装置(4);
进水口与所述磷回收装置(4)的出水口相连通的脱硝装置(5);
进水口与所述脱硝装置(5)的出水口相连通的反冲洗过滤装置(6);
进水口与所述反冲洗过滤装置(6)相连通的消毒装置(7);
还包括剩余污泥液化装置(1),所述污水处理装置(2)的排污口与所述剩余污泥液化装置(1)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剩余污泥液化装置(1)的排液口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2)的进水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2)包括依次连通的格栅(2-1)、反硝化调节池(2-2)、生化反应池(2-3)和过滤池(2-4);所述反硝化调节池(2-2)设置有第一污泥出口,所述生化反应池(2-3)设置有第二污泥出口,所述过滤池(2-4)设置有第三污泥出口,所述第一污泥出口、第二污泥出口和第三污泥出口独立地与污泥浓缩池(2-5)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污泥浓缩池(2-5)的排污口与所述剩余污泥液化装置(1)的进料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合肥回收装置(9),所述氨回收装置(3)设置有第一再生废液出口,所述磷回收装置(4)设置有第二再生废液出口,所述第一再生废液出口和第二再生废液出口独立地与所述复合肥回收装置(9)的进料口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尾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回收装置(3)设置有第一反冲洗废液出水口,所述磷回收装置(4)设置有第二反冲洗废液出水口,所述第一反冲洗废液出水口和第二反冲洗废液出水口独立地与所述剩余污泥液化装置(1)的进料口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硝装置(5)设置有第三反冲洗废液出水口,所述第三反冲洗废液出水口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2)的进水口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洗过滤装置(6)设置有第四反冲洗废液出水口,所述第四反冲洗废液出水口与所述剩余污泥液化装置(1)的进料口相连通。
7.基于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尾水深度处理装置的尾水深度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污水处理装置的剩余污泥输送至剩余污泥液化装置,进行水解酸化,得到水解液;
将污水和所述水解液输送至污水处理装置中,进行生化处理,得到尾水;
将所述尾水输送至氨回收装置,进行深度脱氮,得到第一处理尾水;
将所述第一处理尾水输送至磷回收装置,进行深度除磷,得到第二处理尾水;
将所述第二处理尾水输送至脱硝装置,进行脱硝处理,得到第三处理尾水;
将所述第三处理尾水输送至反冲洗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得到第四处理尾水;
将所述第四处理尾水输送至消毒装置,进行消毒,得到出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尾水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的重铬酸盐指数为50~400mg/L;生化需氧量为30~300mg/L;氨氮含量为10~100mg/L;总氮量为20~200mg/L;总磷量为0.5~10mg/L。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尾水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水的重铬酸盐指数为10~30mg/L;生化需氧量为5~10mg/L;氨氮含量为5~100mg/L;总氮含量为10~200mg/L;总磷含量为0.5~10mg/L。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尾水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在微氧条件下进行,溶解氧含量<0.15mg/L;水解酸化的时间>20h。
说明书
一种尾水深度处理装置和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尾水深度处理装置和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分散型乡镇污水处理工艺主要以氧化沟、SBR、A/O、A2/O或“A/O、A2/O+MBR”工艺为主,普遍存在进水C/N低的问题。进水碳源不足,导致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脱氮除磷效果不佳,往往需要连续投加碳源和PAC等药剂,以改善脱氮除磷效果,成本较高;且PAC等除磷剂的使用,会造成产泥产量大等问题。
针对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进水C/N低,脱氮除磷效率不高的问题,中国专利CN209259896U和CN108101222A主张使用人工湿地对乡镇污水处理后的尾水进行深度处理,但人工湿地深度处理方法占地面积大,容易堵塞,维护管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尾水深度处理装置和处理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尾水深度处理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便,可直接接入现有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无需投加碳源和除磷剂等药剂,运营成本较低。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尾水深度处理装置,包括
污水处理装置2;
进水口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2的出水口相连通的氨回收装置3;
进水口与所述氨回收装置3的出水口相连通的磷回收装置4;
进水口与所述磷回收装置4的出水口相连通的脱硝装置5;
进水口与所述脱硝装置5的出水口相连通的反冲洗过滤装置6;
进水口与所述反冲洗过滤装置6相连通的消毒装置7;
还包括剩余污泥液化装置1,所述污水处理装置2的排污口与所述剩余污泥液化装置1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剩余污泥液化装置1的排液口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2的进水口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污水处理装置2包括依次连通的格栅2-1、反硝化调节池2-2、生化反应池2-3和过滤池2-4;所述反硝化调节池2-2设置有第一污泥出口,所述生化反应池2-3设置有第二污泥出口,所述过滤池2-4设置有第三污泥出口,所述第一污泥出口、第二污泥出口和第三污泥出口独立地与污泥浓缩池2-5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污泥浓缩池2-5的排污口与所述剩余污泥液化装置1的进料口相连通。
优选地,还包括复合肥回收装置9,所述氨回收装置3设置有第一再生废液出口,所述磷回收装置4设置有第二再生废液出口,所述第一再生废液出口和第二再生废液出口独立地与所述复合肥回收装置9的进料口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氨回收装置3设置有第一反冲洗废液出水口,所述磷回收装置4设置有第二反冲洗废液出水口,所述第一反冲洗废液出水口和第二反冲洗废液出水口独立地与所述剩余污泥液化装置1的进料口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脱硝装置5设置有第三反冲洗废液出水口,所述第三反冲洗废液出水口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2的进水口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反冲洗过滤装置6设置有第四反冲洗废液出水口,所述第四反冲洗废液出水口与所述剩余污泥液化装置1的进料口相连通。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尾水深度处理装置的尾水深度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污水处理装置的剩余污泥输送至剩余污泥液化装置,进行水解酸化,得到水解液;
将污水和所述水解液输送至污水处理装置中,进行生化处理,得到尾水;
将所述尾水输送至氨回收装置,进行深度脱氮,得到第一处理尾水;
将所述第一处理尾水输送至磷回收装置,进行深度除磷,得到第二处理尾水;
将所述第二处理尾水输送至脱硝装置,进行脱硝处理,得到第三处理尾水;
将所述第三处理尾水输送至反冲洗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得到第四处理尾水;
将所述第四处理尾水输送至消毒装置,进行消毒,得到出水。
优选地,所述污水的重铬酸盐指数为50~400mg/L;生化需氧量为30~300mg/L;氨氮含量为10~100mg/L;总氮量为20~200mg/L;总磷量为0.5~10mg/L。
优选地,所述尾水的重铬酸盐指数为10~30mg/L;生化需氧量(BOD5)为5~10mg/L;氨氮(NH3-N)含量为5~100mg/L;总氮(TN)含量为10~200mg/L;总磷(TP)含量为0.5~10mg/L。
优选地,所述水解酸化在微氧条件下进行,溶解氧含量<0.15mg/L;水解酸化的时间>20h。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尾水深度处理装置,污水处理装置2;进水口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2的出水口相连通的氨回收装置3;进水口与所述氨回收装置3的出水口相连通的磷回收装置4;进水口与所述磷回收装置4的出水口相连通的脱硝装置5;进水口与所述脱硝装置5的出水口相连通的反冲洗过滤装置6;进水口与所述反冲洗过滤装置6相连通的消毒装置7;还包括剩余污泥液化装置1,所述污水处理装置2的排污口与所述剩余污泥液化装置1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剩余污泥液化装置1的排液口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2的进水口相连通。本发明通过剩余污泥液化装置1将污水处理装置2排出的剩余污泥进行水解酸化,作为碳源回收,弥补了乡镇污水碳源不足的缺点;将水解酸化后所得水解液通入污水处理装置2中,增强了原污水处理装置的脱氮除磷能力,同时减少了污泥的产量,实现污泥的近零排放;本发明提供的装置无需额外投加碳源、PAC等药剂,减少污泥产量的同时,能够简化操作和降低运营成本,实现远程控制和无人值守;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尾水深度处理装置能够对尾水进行高效脱硝、脱氮和除磷和回收氮磷资源,得到符合地表准Ⅳ类水标准的待排放水。(发明人张小平;梁剑成;余意;杨兴;欧奕霏;奚益翔;黄春湘;黄春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