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9.12.04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IPC分类号B01D21/02; B01D21/2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沉池排泥系统及其操作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一种二沉池排泥系统,主要由污泥回流井、排泥总管、套筒阀、污泥回流管、放空管、泵筒、闸阀、放空井、排水管构成。操作方法主要包括打开闸阀,使泵筒内液位降低至顶端法兰盲板以下,打开泵筒顶部,投放轴流泵或潜水泵至泵筒底部,启动轴流泵或潜水泵,抽出剩余污泥。本发明避免了传统二沉池排泥放空井不能完全放空的缺陷,建立较为良好的运行、操作和维护工作环境,同时节省了传统阀门井的占地空间,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基坑下挖深度,降低了施工难度与风险,缩短了施工周期。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二沉池排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回流井、排泥总管、套筒阀、污泥回流管、放空管、泵筒、闸阀、放空井、排水管,所述污泥回流井下部侧壁上安装所述污泥回流管,所述污泥回流管一端伸出所述污泥回流井外部,所述套筒阀竖直安装于所述污泥回流井内,所述套筒阀下端穿过所述污泥回流井底部,所述套筒阀下端连接一个竖向的三通,所述三通一端连接所述排泥总管,所述三通另一端连接水平方向的所述放空管,所述放空管另一端位于所述放空井底部下方并与竖直方向的所述泵筒连通,所述泵筒穿过所述放空井底部,所述泵筒侧向开口设置所述闸阀,所述闸阀位于所述放空井内,所述放空井侧壁上安装有所述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位于所述放空井内的端部低于所述闸阀,所述排水管另一端伸出所述放空井与外部厂区排水管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沉池排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回流井和所述放空井紧邻且并行竖直排列,所述污泥回流井的底部和所述放空井的底部位于同一平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沉池排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回流管连接外部污泥回流泵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沉池排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筒顶端安装法兰盲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沉池排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筒底部设置一轴流泵座环,所述座环上放置一台轴流泵,所述轴流泵的泵筒侧向开口,并与所述闸阀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沉池排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筒底部放置一台潜水泵,所述潜水泵的出水管伸出所述泵筒并与厂区污水管连通。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二沉池排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阀上安装一根加长杆。
8.一种权利要求5所述二沉池排泥系统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打开所述闸阀,使所述泵筒内液位降低至所述闸阀以下,
打开所述泵筒顶部法兰盲板,在所述轴流泵座环上放置一台轴流泵,所述轴流泵的泵筒开口与侧向所述闸阀连接,关闭所述泵筒顶端法兰盲板,
开启所述轴流泵,将所述泵筒内污泥沿所述闸阀开口抽出,流入所述放空井,通过所述排水管口汇入至厂区污水管。
9.一种权利要求5所述二沉池排泥系统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打开所述闸阀,使泵筒内液位降低至所述泵筒顶端法兰盲板以下,
打开所述泵筒顶部法兰盲板,在所述轴流泵座环上放置一台轴流泵,所述轴流泵的泵筒开口与侧向所述闸阀连接,关闭所述泵筒顶端法兰盲板,
开启所述轴流泵,将所述泵筒内污泥沿所述闸阀开口抽出,流入所述放空井,通过所述排水管口汇入至厂区污水管。
10.一种权利要求6所述二沉池排泥系统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打开所述闸阀,使泵筒内液位降低至所述泵筒顶端法兰盲板以下,
打开所述泵筒顶部法兰盲板,在所述泵筒底部放置一台潜水泵,将所述潜水泵的出水管口连接至厂区污水管,
开启所述潜水泵,将所述泵筒内污泥沿所述潜水泵出水管抽出,汇入厂区污水管。
说明书
一种二沉池排泥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二沉池排泥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二沉池是活性污泥水处理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实现泥水分离的重要单元,使混合液澄清,污泥浓缩并且为生物池提供活性污泥。其工作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污水厂后续处理单元及工艺整体的出水水质,也影响生物池的污泥浓度、污泥沉降比和溶解氧等指标。
污水厂生产运营过程中,二沉池需要定期或者在设备突发故障时进行排泥、放空、检修。通常情况下,二沉池放空井包括以下三个部分(见附图1):
一、污泥回流井:二沉池底部污泥通过排泥总管进入污泥回流井,通过调节污泥回流井内套筒阀的手动螺杆启闭机开度,结合生物池污泥回流泵的调整,实现污泥回流比的调整,污泥通过污泥回流管流至污泥回流泵站;
二、阀门井:阀门井内设置闸阀,正常情况下,该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当二沉池需要放空检修时,停止二沉池进水,检修人员通过阀门井内爬梯下至井内,打开闸阀,污泥通过污泥回流井内的三通流入放空管,依次流经阀门井及后续的放空井。此外,阀门井内设置集水坑,实现井内雨水或其他污水的收集与排放,避免对阀门的浸泡。
三、放空井:污泥通过放空管流入放空井,最终通过放空井中部的排水管汇入厂区的污水管,实现二沉池的放空。
但是常规二沉池排泥放空井存在以下缺点:
一、无法完全放空二沉池,需要结合其他泵对二沉池进行放空,增加能耗且不利于污水厂运行、操作及维护;
二、排泥放空井含有三部分,占地面积大,施工挖方及混凝土使用量较大;
三、污泥回流井深度大,施工过程中需要开挖深基坑,增加了施工周期与施工难度;
四、放空井排水管口距井底距离较大,剩余较多污泥无法完全排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二沉池排泥系统及其操作方法,简化排泥系统结构,可完全放空二沉池,同时减少建造占地面积和基坑下挖深度,降低施工难度与风险,缩短施工周期,减少排泥时的剩余污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二沉池排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回流井、排泥总管、套筒阀、污泥回流管、放空管、泵筒、闸阀、放空井、排水管,所述污泥回流井下部侧壁上安装所述污泥回流管,所述污泥回流管一端伸出所述污泥回流井外部,所述套筒阀竖直安装于所述污泥回流井内,所述套筒阀下端穿过所述污泥回流井底部,所述套筒阀下端连接一个竖向的三通,所述三通一端连接所述排泥总管,所述三通另一端连接水平方向的所述放空管,所述放空管另一端位于所述放空井底部下方并与竖直方向的所述泵筒连通,所述泵筒穿过所述放空井底部,所述泵筒侧向开口设置所述闸阀,所述闸阀位于所述放空井内,所述放空井侧壁上安装有所述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位于所述放空井内的端部低于所述闸阀,所述排水管另一端伸出所述放空井与外部厂区排水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污泥回流井和所述放空井紧邻且并行竖直排列,所述污泥回流井的底部和所述放空井的底部位于同一平面上。
优选的,所述污泥回流管连接外部污泥回流泵站。
优选的,所述泵筒顶端安装法兰盲板。
优选的,所述泵筒底部设置一轴流泵座环,所述座环上放置一台轴流泵,所述轴流泵的泵筒侧向开口,并与所述闸阀连接。
优选的,所述泵筒底部放置一台潜水泵,所述潜水泵的出水管伸出所述泵筒并与厂区污水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闸阀上安装一根加长杆。
本发明采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一种二沉池排泥系统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方法一包括以下步骤:
打开所述闸阀,使所述泵筒内液位降低至所述闸阀以下,
打开所述泵筒顶部法兰盲板,在所述泵筒底部放置一台轴流泵,所述轴流泵的泵筒开口与侧向所述闸阀连接,关闭所述泵筒顶端法兰盲板,
开启所述轴流泵,将所述泵筒内污泥沿所述闸阀开口抽出,流入所述放空井,通过所述排水管口汇入至厂区污水管。
方法二包括以下步骤:
打开所述闸阀,使泵筒内液位降低至所述泵筒顶端法兰盲板以下,
打开所述泵筒顶部法兰盲板,在所述泵筒底部放置一台轴流泵,所述轴流泵的泵筒开口与侧向所述闸阀连接,关闭所述泵筒顶端法兰盲板,
开启所述轴流泵,将所述泵筒内污泥沿所述闸阀开口抽出,流入所述放空井,通过所述排水管口汇入至厂区污水管。
方法三包括以下步骤:
打开所述闸阀,使泵筒内液位降低至所述泵筒顶端法兰盲板以下,
打开所述泵筒顶部法兰盲板,在所述泵筒底部放置一台潜水泵,将所述潜水泵的出水管口连接至厂区污水管,
开启所述潜水泵,将所述泵筒内污泥沿所述潜水泵出水管抽出,汇入厂区污水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一种二沉池排泥系统及其操作方法,可以实现二沉池完全放空,减少阀门井的建设从而节省二沉池排泥系统建设占地面积,减少基坑下挖深度,降低了施工难度与风险,缩短了施工周期,减少剩余污泥。(发明人卢东昱;李伟;麻倩;刘丽君;马效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