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9.11.29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IPC分类号B01D21/06; B01D21/18; B01D21/20; B01D21/24; C02F1/5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型竖流沉淀池,包括池体,池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池体底部设置有上大下小的锥形的泥斗,池体内设置有刮泥装置,刮泥装置包括驱动装置、中心传动轴和刮板,中心传动轴与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相连,刮板固定在中心传动轴上,刮板位于泥斗的内侧,泥斗的底部开设有排泥口。本发明公开的改进型竖流沉淀池,其池体内设置有刮泥装置,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驱动装置可带动中心传动轴缓慢旋转,刮板可对作为污泥浓缩区的泥斗内的污泥起刮研和搅动作用,增加污泥的流动性,使污泥能够自排泥口持续顺利排出,避免污泥堵塞情况,对污泥的沉淀效果好,保证排泥的连续性和排泥效率,确保水质净化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改进型竖流沉淀池,包括池体,所述的池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的池体底部设置有上大下小的锥形的泥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池体内设置有刮泥装置,所述的刮泥装置包括驱动装置、中心传动轴和刮板,所述的中心传动轴与所述的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的刮板固定在所述的中心传动轴上,所述的刮板位于所述的泥斗的内侧,所述的泥斗的底部开设有排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竖流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刮板包括若干斜板,所述的若干斜板分别经若干连杆与所述的中心传动轴固定连接,每块所述的斜板平行于所述的泥斗的内侧面设置,每块所述的斜板与所述的泥斗的内侧面之间具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竖流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池体内固定有直立设置的中心筒、套筒和翻泥箱,所述的套筒套设在所述的中心筒的外侧,所述的套筒与所述的中心筒围成一封闭的环腔,所述的进水口和所述的出水口分别位于所述的池体的上部,所述的进水口处横穿有进水管,所述的进水管与所述的环腔相通,所述的中心筒的下部开口,所述的中心筒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的中心筒的内腔经所述的多个通孔与所述的环腔相通,所述的中心筒套设在所述的中心传动轴的外侧,所述的翻泥箱架设在所述的泥斗的上方,所述的翻泥箱的外侧面与所述的池体的内侧面围成一环形通道,所述的翻泥箱的上部开口,所述的中心传动轴的下部穿过所述的翻泥箱伸入所述的泥斗内,所述的套筒和所述的中心筒的下部分别伸入所述的翻泥箱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竖流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泥箱的外侧固定有若干第一支撑横杆,所述的翻泥箱通过所述的若干第一支撑横杆固定在所述的池体的底部,所述的翻泥箱的内侧固定有若干第二支撑横杆,每根所述的第二支撑横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的套筒和所述的翻泥箱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竖流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筒的下部与一布水装置相连通,所述的布水装置悬设在所述的翻泥箱内,使用时,中心筒内的污水流经布水装置进入翻泥箱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竖流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水装置包括以所述的中心传动轴为中心的水平设置的偶数根布水管,每根所述的布水管上开设有多个布水孔,所述的多个布水孔沿每根所述的布水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竖流沉淀池,其特征在于,随着离所述的中心传动轴的距离逐渐增大,每根所述的布水管上的布水孔的孔径逐渐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竖流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布水孔开设在每根所述的布水管的下部,所述的多个布水孔以过每根所述的布水管中心线的纵剖面为中心对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竖流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池体内设置有筒状的溢水堰,所述的溢水堰设置在所述的池体内侧的上部,所述的溢水堰的外径小于所述的池体的内径,所述的溢水堰的外侧面与所述的池体的内侧面围成一上部开口的环形的集水槽,所述的出水口与所述的集水槽相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竖流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溢水堰的上边缘设置有一圈锯齿。
说明书
一种改进型竖流沉淀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具体是一种改进型竖流沉淀池。
背景技术
沉淀池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装置或系统,具有去除水中悬浮物、净化水质的功能。现有沉淀池的结构一般包括带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池体,池体内部设置有沉淀装置,池体底部设置有集泥斗。水流经进水口进入池体后,污泥在沉淀装置中沉淀并由集泥斗收集,净化后的水从出水口排出。如CN202822888U公开的一种快速水平流高效沉淀分离装置,包括上部的矩形池体和下部的锥形集泥斗,矩形池体内垂直方向布设若干排上下平行的异形斜板,异形斜板由垂直档板和上倾的斜板构成一体,异形斜板的斜板端固定在垂直隔板上,垂直挡板端固定在垂直隔条上,上下相邻的两块平行的异形斜板与垂直隔板构成一个水平的过流通道,过流通道的横截面形状是平行四边形,上下两块异形斜板的垂直挡板间留有排泥口,两排异形斜板以垂直隔板轴对称布设形成一异形斜板组,相邻两异形斜板组的垂直隔条间区域设置为排泥通道,上下两块异形斜板的垂直挡板间的排泥口连通排泥通道,本装置结构紧凑,体积小,占地空间小,水与悬浮物的分离快速、彻底、高效。现有沉淀池只是通过集泥斗简单收集污泥,由于污泥的粘度较大,易粘附和堆积在沉淀装置和集泥斗内,致使污泥不能及时、有效排出,影响排泥的连续性和排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污泥的沉淀效果好、排泥的连续性和排泥效率高的改进型竖流沉淀池。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改进型竖流沉淀池,包括池体,所述的池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的池体底部设置有上大下小的锥形的泥斗,所述的池体内设置有刮泥装置,所述的刮泥装置包括驱动装置、中心传动轴和刮板,所述的中心传动轴与所述的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的刮板固定在所述的中心传动轴上,所述的刮板位于所述的泥斗的内侧,所述的泥斗的底部开设有排泥口。
本发明竖流沉淀池,其池体内设置有刮泥装置,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驱动装置可带动中心传动轴缓慢旋转,刮板可对作为污泥浓缩区的泥斗内的污泥起刮研和搅动作用,增加污泥的流动性,使污泥能够自排泥口持续顺利排出,避免污泥堵塞情况,对污泥的沉淀效果好,保证排泥的连续性和排泥效率,确保水质净化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刮泥装置包括若干斜板,所述的若干斜板分别经若干连杆与所述的中心传动轴固定连接,每块所述的斜板平行于所述的泥斗的内侧面设置,每块所述的斜板与所述的泥斗的内侧面之间具有间隙。上述若干斜板的设置,在保证刮泥效果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导流作用,可促进污泥流向排泥口。
作为优选,所述的池体内固定有直立设置的中心筒、套筒和翻泥箱,所述的套筒套设在所述的中心筒的外侧,所述的套筒与所述的中心筒围成一封闭的环腔,所述的进水口和所述的出水口分别位于所述的池体的上部,所述的进水口处横穿有进水管,所述的进水管与所述的环腔相通,所述的中心筒的下部开口,所述的中心筒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的中心筒的内腔经所述的多个通孔与所述的环腔相通,所述的中心筒套设在所述的中心传动轴的外侧,所述的翻泥箱架设在所述的泥斗的上方,所述的翻泥箱的外侧面与所述的池体的内侧面围成一环形通道,所述的翻泥箱的上部开口,所述的中心传动轴的下部穿过所述的翻泥箱伸入所述的泥斗内,所述的套筒和所述的中心筒的下部分别伸入所述的翻泥箱的底部,使用时,自进水管引入环腔的污水经由多个通孔进入中心筒的内腔并从中心筒的下部不断流入翻泥箱。利用重力原理,污水中的泥、絮状物、胶体等缓慢沉积在翻泥箱的中下部,上清液自翻泥箱上部溢出并在池体内积聚,随池体内水位不断升高,水最终从出水口流出池体。随着泥、絮状物、胶体等在翻泥箱中的堆积,在翻泥箱内形成了一层“天然的过滤层”,对后续不断进入翻泥箱内的污水起到过滤作用,将泥和污染物过滤拦截,起到了一定的水质净化作用,提高了污水竖流沉淀的效率。而最终随着污泥在翻泥箱内沉积得越来越多,污泥自翻泥箱上部溢出,并在其自重作用下经由环形通道不断流入泥斗内。中心筒、套筒和翻泥箱配合使用,可使污水的流动更集中,污水能够集中引入翻泥箱,在翻泥箱中经过自然沉降后,上清液先排出。在污水处理初期,翻泥箱内以泥水混合物为主,随翻泥箱内沉积的污泥量增多,上清液先从翻泥箱上部溢出,而翻泥箱内的污泥累积到一定量时也会从翻泥箱上部溢出。
进一步地,所述的翻泥箱的外侧固定有若干第一支撑横杆,所述的翻泥箱通过所述的若干第一支撑横杆固定在所述的池体的底部,所述的翻泥箱的内侧固定有若干第二支撑横杆,每根所述的第二支撑横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的套筒和所述的翻泥箱上。第一支撑横杆和第二支撑横杆可提高翻泥箱的强度并方便翻泥箱的安装。
作为优选,所述的中心筒的下部与一布水装置相连通,所述的布水装置悬设在所述的翻泥箱内,使用时,中心筒内的污水流经布水装置进入翻泥箱内。布水装置起布水作用外,还对翻泥箱内的污泥起到一定的涌动作用,促使多余的污泥从翻泥箱的上部溢出并落入环形通道和泥斗内被浓缩,从而提高排泥的连续性。
进一步地,所述的布水装置包括以所述的中心传动轴为中心的水平设置的偶数根布水管,每根所述的布水管上开设有多个布水孔,所述的多个布水孔沿每根所述的布水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以保证均匀布水效果。
作为优选,随着离所述的中心传动轴的距离逐渐增大,每根所述的布水管上的布水孔的孔径逐渐增大。因水处理过程中,污水自翻泥箱中部流入,采用上述孔径逐渐增大的布水孔的设计,有利于进一步保证布水均匀。
作为优选,所述的多个布水孔开设在每根所述的布水管的下部,所述的多个布水孔以过每根所述的布水管中心线的纵剖面为中心对称设置,也可以提高布水的均匀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池体内设置有筒状的溢水堰,所述的溢水堰设置在所述的池体内侧的上部,所述的溢水堰的外径小于所述的池体的内径,所述的溢水堰的外侧面与所述的池体的内侧面围成一上部开口的环形的集水槽,所述的出水口与所述的集水槽相通。溢水堰起缓冲作用,可防止水流大量涌向出水口,保证水处理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溢水堰的上边缘设置有一圈锯齿,起到进一步的缓冲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公开的改进型竖流沉淀池,其池体内设置有刮泥装置,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驱动装置可带动中心传动轴缓慢旋转,刮板可对作为污泥浓缩区的泥斗内的污泥起刮研和搅动作用,增加污泥的流动性,使污泥能够自排泥口持续顺利排出,避免污泥堵塞情况,对污泥的沉淀效果好,保证排泥的连续性和排泥效率,确保水质净化效果。(发明人俞建德;曹霞;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