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循环式污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9-10-15 10:11:24

  申请日2019.06.25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IPC分类号C02F9/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的循环式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包括支撑壳体、循环回转过滤带、气吹除杂装置、集渣装置、滤液装置、回水管和水泵,所所述循环回转过滤带为包含过滤微孔的封闭环状的带状结构,所述滤液腔内相邻设置有集渣装置和滤液装置,所述滤液装置对应设置在进水口的下方,从所述进水口流下的水溶液经循环回转过滤带过滤后流入至滤液装置内,所述滤液装置的内腔通过回水管连通于进水腔,所述循环回转过滤带的内环区域中设置有气吹除杂装置,所述气吹除杂装置朝向循环回转过滤带的下带面高速吹气设置,所述集渣装置对应于气吹装置设置在滤渣区的下方,能够循环式的、高效的对污水进行处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效的循环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壳体(1)、循环回转过滤带(6)、气吹除杂装置(7)、集渣装置(5)、滤液装置(8)、回水管(10)和水泵(9),所述支撑壳体(1)为底部开口设置的壳体结构,所述支撑壳体(1)的内腔为过滤腔(12),所述循环回转过滤带(6)为封闭环状的带状结构,且所述循环回转过滤带(6)上包含有若干过滤微孔(13),所述循环回转过滤带(6)自转转动设置在过滤腔(12)内,所述过滤腔(12)通过循环回转过滤带(6)分隔成上部的进水腔(14)和下部的滤液腔(15),所述进水腔(14)对应于进水口(16),所述滤液腔(15)内相邻设置有集渣装置(5)和滤液装置(8),所述滤液装置(8)对应设置在进水口(16)的下方,从所述进水口(16)流下的水溶液经循环回转过滤带(6)过滤后流入至滤液装置(8)内,所述滤液装置(8)的内腔通过回水管(10)连通于进水腔(14),且所述回水管(10)的出水端相邻于进水口(16),所述回水管(10)的水路上设置有水泵(9);所述循环回转过滤带(6)上包含滤水区(21)和滤渣区(22),所述滤水区(21)对应设置于滤液装置(8)和进水口(16)之间,所述循环回转过滤带(6)的内环区域中设置有气吹除杂装置(7),所述气吹除杂装置(7)朝向循环回转过滤带(6)的下带面(6a)高速吹气设置,所述集渣装置(5)对应于气吹装置(7)设置在滤渣区(22)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循环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液装置(8)包括固定设置的滤液容器(26)和设置在所述滤液容器(26)内腔中的第一滤板(23)、搅拌机构(11)、隔板(24)、挡板(27),所述隔板(24)设置在第一滤板(23)的下方,所述隔板(24)一端相邻回水管(10)的进水端设置在滤液容器(26)上,且另一端为自由端并且向滤液容器(26)的对立侧壁间距设置,所述挡板(27)间距于滤液容器(26)的侧壁且对应于隔板(24)的自由端设置在滤液容器底壁上,所述挡板(27)的顶端与隔板(24)的自由端间距设置形成滤液通道(28),所述滤液容器(26)的内腔通过挡板(27)分隔成沉淀腔(29)和搅拌腔(30),所述搅拌机构(11)设置在所述搅拌腔(30)内,所述回水管(10)的进水端连通于搅拌腔(30),所述滤液容器(26)的外侧设置有药剂添加组件(25),所述搅拌腔(30)内通过药剂添加组件添加絮凝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循环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回水管(10)的出水端设置有震荡组件,所述震荡组件包括震荡壳体(32)、推移机构(34)、活塞(33),所述震荡壳体(32)为顶端开口的壳体结构,所述震荡壳体(32)固定设置在支撑壳体(1)的顶端,且相邻于进水口(16)设置,所述回水管(10)的出水端连通设置在震荡壳体(32)的侧壁上,且所述回水管内设置有单向阀,所述震荡壳体(32)的底部上贯通开设有若干线性的出水通槽(31),所述活塞(33)通过推移机构(34)往复推拉设置震荡壳体(32)的内腔中;所述震荡壳体(32)内腔中的水溶液通过活塞(33)的往复位移震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循环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2)、固定座(3)和激震器(4),所述底板(2)设置在支撑壳体(1)的底端开口侧,且位于集渣装置(5)的下方,所述底板(2)间距于滤液装置(8)设置,所述底板(2)铰接与固定座(3)铰接设置,所述激震器(4)间距于固定座(3)且激震支撑壳体(1);所述循环回转过滤带(6)通过激震器(4)快速震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循环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回转过滤带(6)在传送方向上呈倒V型设置,且一折臂形成滤水区(21),另一折臂形成滤渣区(22);所述气吹除杂装置(7)在传送方向上的前侧设置有毛刷组件,所述毛刷组件包括两个分别接触设置在过滤带带面两侧的毛刷转棍(36),所述毛刷转棍(36)刷洗过滤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循环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回转过滤带(6)上的过滤微孔(13)包含沿长度方向依次间距交替设置的第一微孔组(41)和第二微孔组(42),且所述第一微孔组(41)、第二微孔组(42)均包含若干沿带面宽度方向设置的微孔,所述第一微孔组(41)中的微孔尺寸小于第二微孔组(42)中的微孔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循环式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驱动循环回转过滤带(6)自转转动,然后将待处理的污水溶液通过进水口(16)排入至支撑壳体(1)内,流入的水溶液冲击在转动的循环回转过滤带(6)的滤液区(21)的带面上,并通过过滤微孔(13)进行初步过滤,过滤后,水溶液通过过滤微孔(13)向下流向第一滤板(23),经第一滤板(23)再次过滤后流向沉淀腔(29);经循环回转过滤带(6)过滤后截留在过滤带上的悬浮物及固体颗粒杂质则随着循环回转过滤带(6)的转动方向位移至滤渣区(22)内,且当含滤渣的带面经过气吹除杂装置(7)时,通过高速气流将滤渣从带面上吹离并落入在集渣装置(5)内,则通过气吹除杂装置(7)后的带面保持初始的干净状态,并循环回转至滤液区(21)再次过滤水溶液,以此循环往复;

  S2:且在循环回转过滤带(6)过滤水溶液的同时,激震器(4)工作并使得支撑壳体(1)以及安装在支撑壳体(1)上的循环回转过滤带(6)高速震荡,从出水口落在循环回转过滤带上的水溶液经高速震荡而产生弹跳现象,并使得水溶液呈扩散状,增加水溶液与过滤带的接触面积,以及增加水溶液与过滤微孔(13)的作用时长;

  S3:从滤渣装置(5)中渗出的水溶液通过过渡管(40)流向第一滤板(23)上,经过滤后流向沉淀腔(29),沉淀腔(29)内的水溶液发生静沉淀现象,沉淀后的残渣留存在沉淀腔(29)的底部,且上层溶液通过滤液通道(28)流向搅拌腔(30)中,并同时通过药剂添加组件(25)向搅拌腔(30)内添加絮凝剂,絮凝剂通过搅拌机构(11)于水溶液中的悬浮物等颗粒絮凝形成大颗粒杂质,并形成混合均匀的液固混合溶液,液固混合溶液通过回水管(10)流向震荡壳体(32)的内腔中;

  S4:流向震荡壳体(32)内腔中的水溶液逐渐从出水通槽(31)向下流动至循环回转过滤带(6)上进行再次过滤,且同时,活塞(33)在推移机构(34)的作用下进行上、下往复位移,使得震荡壳体的内腔在高低压之间进行交替转换,从而使得震荡壳体(32)内腔中的水溶液产生震荡现象,防止出水通槽(31)堵塞,并同时使得水溶液间歇式的通过出水通槽(31)。

  说明书

  一种高效的循环式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的循环式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水资源污染越来越严重,因此污水处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对于污水处理有较多的处理方法,且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其大多结构复杂,成本高,而且耗时周期长,亟需进行改进优化。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的循环式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污水处理方法,能够循环式的、高效的对污水进行处理。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的循环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支撑壳体、循环回转过滤带、气吹除杂装置、集渣装置、滤液装置、回水管和水泵,所述支撑壳体为底部开口设置的壳体结构,所述支撑壳体的内腔为过滤腔,所述循环回转过滤带为封闭环状的带状结构,且所述循环回转过滤带上包含有若干过滤微孔,所述循环回转过滤带自转转动设置在过滤腔内,所述过滤腔通过循环回转过滤带分隔成上部的进水腔和下部的滤液腔,所述进水腔对应于进水口,所述滤液腔内相邻设置有集渣装置和滤液装置,所述滤液装置对应设置在进水口的下方,从所述进水口流下的水溶液经循环回转过滤带过滤后流入至滤液装置内,所述滤液装置的内腔通过回水管连通于进水腔,且所述回水管的出水端相邻于进水口,所述回水管的水路上设置有水泵;所述循环回转过滤带上包含滤水区和滤渣区,所述滤水区对应设置于滤液装置和进水口之间,所述循环回转过滤带的内环区域中设置有气吹除杂装置,所述气吹除杂装置朝向循环回转过滤带的下带面高速吹气设置,所述集渣装置对应于气吹装置设置在滤渣区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滤液装置包括固定设置的滤液容器和设置在所述滤液容器内腔中的第一滤板、搅拌机构、隔板、挡板,所述隔板设置在第一滤板的下方,所述隔板一端相邻回水管的进水端设置在滤液容器上,且另一端为自由端并且向滤液容器的对立侧壁间距设置,所述挡板间距于滤液容器的侧壁且对应于隔板的自由端设置在滤液容器底壁上,所述挡板的顶端与隔板的自由端间距设置形成滤液通道,所述滤液容器的内腔通过挡板分隔成沉淀腔和搅拌腔,所述搅拌机构设置在所述搅拌腔内,所述回水管的进水端连通于搅拌腔,所述滤液容器的外侧设置有药剂添加组件,所述搅拌腔内通过药剂添加组件添加絮凝剂。

  进一步的,所述水回水管的出水端设置有震荡组件,所述震荡组件包括震荡壳体、推移机构、活塞,所述震荡壳体为顶端开口的壳体结构,所述震荡壳体固定设置在支撑壳体的顶端,且相邻于进水口设置,所述回水管的出水端连通设置在震荡壳体的侧壁上,且所述回水管内设置有单向阀,所述震荡壳体的底部上贯通开设有若干线性的出水通槽,所述活塞通过推移机构往复推拉设置震荡壳体的内腔中;所述震荡壳体内腔中的水溶液通过活塞的往复位移震荡。

  进一步的,还包括底板、固定座和激震器,所述底板设置在支撑壳体的底端开口侧,且位于集渣装置的下方,所述底板间距于滤液装置设置,所述底板铰接与固定座铰接设置,所述激震器间距于固定座且激震支撑壳体;所述循环回转过滤带通过激震器快速震动。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回转过滤带在传送方向上呈倒V型设置,且一折臂形成滤水区,另一折臂形成滤渣区;所述气吹除杂装置在传送方向上的前侧设置有毛刷组件,所述毛刷组件包括两个分别接触设置在过滤带带面两侧的毛刷转棍,所述毛刷转棍刷洗过滤带。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回转过滤带上的过滤微孔包含沿长度方向依次间距交替设置的第一微孔组和第二微孔组,且所述第一微孔组、第二微孔组均包含若干沿带面宽度方向设置的微孔,所述第一微孔组中的微孔尺寸小于第二微孔组中的微孔尺寸。

  一种高效的循环式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驱动循环回转过滤带自转转动,然后将待处理的污水溶液通过进水口排入至支撑壳体内,流入的水溶液冲击在转动的循环回转过滤带的滤液区的带面上,并通过过滤微孔进行初步过滤,过滤后,水溶液通过过滤微孔向下流向第一滤板,经第一滤板再次过滤后流向沉淀腔;经循环回转过滤带过滤后截留在过滤带上的悬浮物及固体颗粒杂质则随着循环回转过滤带的转动方向位移至滤渣区内,且当含滤渣的带面经过气吹除杂装置时,通过高速气流将滤渣从带面上吹离并落入在集渣装置内,则通过气吹除杂装置后的带面保持初始的干净状态,并循环回转至滤液区再次过滤水溶液,以此循环往复;

  S2:且在循环回转过滤带过滤水溶液的同时,激震器工作并使得支撑壳体以及安装在支撑壳体上的循环回转过滤带高速震荡,从出水口落在循环回转过滤带上的水溶液经高速震荡而产生弹跳现象,并使得水溶液呈扩散状,增加水溶液与过滤带的接触面积,以及增加水溶液与过滤微孔的作用时长;

  S3:从滤渣装置中渗出的水溶液通过过渡管流向第一滤板上,经过滤后流向沉淀腔,沉淀腔内的水溶液发生静沉淀现象,沉淀后的残渣留存在沉淀腔的底部,且上层溶液通过滤液通道流向搅拌腔中,并同时通过药剂添加组件向搅拌腔内添加絮凝剂,絮凝剂通过搅拌机构于水溶液中的悬浮物等颗粒絮凝形成大颗粒杂质,并形成混合均匀的液固混合溶液,液固混合溶液通过回水管流向震荡壳体的内腔中;

  S4:流向震荡壳体内腔中的水溶液逐渐从出水通槽向下流动至循环回转过滤带上进行再次过滤,且同时,活塞在推移机构的作用下进行上、下往复位移,使得震荡壳体的内腔在高低压之间进行交替转换,从而使得震荡壳体内腔中的水溶液产生震荡现象,防止出水通槽堵塞,并同时使得水溶液间歇式的通过出水通槽。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循环回转过滤带自转转动,然后将待处理的污水溶液通过进水口排入至支撑壳体内,流入的水溶液冲击在转动的循环回转过滤带的滤液区的带面上,并通过过滤微孔进行初步过滤,过滤后,水溶液通过过滤微孔向下流向第一滤板,经第一滤板再次过滤后流向沉淀腔;经循环回转过滤带过滤后截留在过滤带上的悬浮物及固体颗粒杂质则随着循环回转过滤带的转动方向位移至滤渣区内,且当含滤渣的带面经过气吹除杂装置时,通过高速气流将滤渣从带面上吹离并落入在集渣装置内,则通过气吹除杂装置后的带面保持初始的干净状态,并循环回转至滤液区再次过滤水溶液,以此循环往复;且同时,滤液装置收集过滤后的水溶液再通过回水管进行循环过滤,提升过滤净化程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