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9.06.26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IPC分类号B63B13/00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船舶专用易安装污水井,包括污水井主体和井盖组件;井盖组件包括外盖板和内盖板,外盖板和内盖板之间通过紧固件加以拼接固定;外盖板的外壁上呈圆周状的均布一圈支撑杆,相邻的两个支撑杆之间形成第一通道;污水井主体包括顶部开口的内井体和顶部开口的外井体;内井体的井壁上设有多个与外井体相连通的第二通道;内盖板压设在内井体的顶部开口上,内盖板上设有多个与内井体相连通的第三通道;污水自第一通道进入外盖板和内盖板之间后,通过第三通道进入内井体中,再通过第二通道转移至外井体中,最后自设置在外井体底部的出水通道排出;本发明安装方便,提高了排污能力,能够有效防止污水井内污泥沉积。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船舶专用易安装污水井,其特征为,包括污水井主体和井盖组件;
井盖组件包括圆柱体结构的外盖板和圆柱体结构的内盖板,外盖板和内盖板之间通过紧固件加以拼接固定;外盖板的外径大于或等于内盖板的外径,外盖板的外壁上呈圆周状的均布一圈支撑杆,相邻的两个支撑杆之间形成第一通道;
污水井主体包括顶部开口的内井体和顶部开口的外井体,外井体套设在内井体的外部、并通过紧固件加以锁紧固定;内井体的井壁上设有多个与外井体相连通的第二通道;
内盖板压设在内井体的顶部开口上,内盖板上设有多个与内井体相连通的第三通道;污水自第一通道进入外盖板和内盖板之间后,通过第三通道进入内井体中,再通过第二通道转移至外井体中,最后自设置在外井体底部的出水通道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专用易安装污水井,其特征为,外盖板的底部垂直的设有第一支撑柱,第一支撑柱通过紧固件锁紧固定在内盖板的中心处;内盖板的顶部倾斜向内的设有多个第二支撑柱,第二支撑柱通过紧固件锁紧固定在外盖板上,第二支撑柱设置在第一支撑柱的外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舶专用易安装污水井,其特征为,内盖板的顶部向内凹陷的设有导流槽,导流槽为上大下小的圆锥体结构。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船舶专用易安装污水井,其特征为,内井体的顶部向外翻折的形成第一支撑平台,第一支撑平台的外侧向上翻折的形成外挡边,内盖板过盈配合的压接固定在外挡边中;外井体的顶部向外翻折的形成第二支撑平台;外井体的高度大于内井体的高度,内井体插入设置在外井体中、使第一支撑平台压设在第二支撑平台上、并通过紧固件将第一支撑平台和第二支撑平台加以锁紧固定;内井体和外井体之间设有过滤间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船舶专用易安装污水井,其特征为,内井体和外井体之间还设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过滤底板和固定在过滤底板上的过滤侧板,过滤侧板的高度大于内井体的高度、过滤侧板的高度小于外井体的高度;过滤侧板夹持固定在过滤间隙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船舶专用易安装污水井,其特征为,过滤组件包括两层过滤网和夹持在两层过滤网之间的过滤棉。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船舶专用易安装污水井,其特征为,内井体的底部设有一个清淤腔,内井体的底部通过多个清淤通道与清淤腔相连通,清淤腔中设有清淤组件,清淤组件用于清除沉积在内井体中的污泥,清淤腔的底部设有转移管道,转移管道竖直的穿过过滤底板后、转至水平方向并延伸至外井体的外部,转移管道用于转移出清淤组件清除的污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船舶专用易安装污水井,其特征为,清淤组件包括多个水平设有转辊,每个转辊上套设一个外套辊,外套辊上向内凹陷的均布多个容纳槽,每个外套辊对应一个球缺结构的清淤通道设置;当外套辊旋转至与清淤通道相配合时、清淤通道处于封堵状态,当容纳槽旋转至与清淤通道相对应时、清淤通道处于打开状态,污泥转移至容纳槽后,可经过旋转再次转移与清淤腔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船舶专用易安装污水井,其特征为,内井体的底部还设有多个限位组件,限位组件用于辅助固定过滤组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船舶专用易安装污水井,其特征为,限位组件包括竖直固定在内井体的底部的限位支承杆,限位支承杆的外侧壁上设有两个支架,滑杆固定在两个支架之间,滑杆的中部设有一个定位环,滑杆上套设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设置在定位环的上下两端,且滑杆上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上下两侧均套设一个弹簧;
第一滑块上可转动的设有第一顶杆,第二滑块上可转动的设有第二顶杆,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的另一端分别可转动的固定在推板的两侧,推板上可转动的设有压板,压板上设有压齿,压板压设在过滤侧板的内壁上。
说明书
一种船舶专用易安装污水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专用易安装污水井,涉及船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船用污水井一般采用现场作业,将材料在现场进行拼接和焊接,这样的方案在船舶下水后,需要在舷侧水线以下靠外板设置时,对作业精度要求非常高。
另外,现有的船用污水井通常为方盒形,这样设置体积较大,制作工序较复杂,例如,焊接作业的工作量会非常大且需要宽阔的作业和设置空间。现有的方盒形污水井与主体多面连接,主体面的板厚都需要额外加厚,且在进行改造时,由于全部采用焊接连接,难以将污水井拆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船舶专用易安装污水井,安装方便,提高了排污能力,能够有效防止污水井内污泥沉积。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船舶专用易安装污水井,包括污水井主体和井盖组件;
井盖组件包括圆柱体结构的外盖板和圆柱体结构的内盖板,外盖板和内盖板之间通过紧固件加以拼接固定;外盖板的外径大于或等于内盖板的外径,外盖板的外壁上呈圆周状的均布一圈支撑杆,相邻的两个支撑杆之间形成第一通道;
污水井主体包括顶部开口的内井体和顶部开口的外井体,外井体套设在内井体的外部、并通过紧固件加以锁紧固定;内井体的井壁上设有多个与外井体相连通的第二通道;
内盖板压设在内井体的顶部开口上,内盖板上设有多个与内井体相连通的第三通道;污水自第一通道进入外盖板和内盖板之间后,通过第三通道进入内井体中,再通过第二通道转移至外井体中,最后自设置在外井体底部的出水通道排出。
进一步的,外盖板的底部垂直的设有第一支撑柱,第一支撑柱通过紧固件锁紧固定在内盖板的中心处;内盖板的顶部倾斜向内的设有多个第二支撑柱,第二支撑柱通过紧固件锁紧固定在外盖板上,第二支撑柱设置在第一支撑柱的外部。
进一步的,内盖板的顶部向内凹陷的设有导流槽,导流槽为上大下小的圆锥体结构。
进一步的,内井体的顶部向外翻折的形成第一支撑平台,第一支撑平台的外侧向上翻折的形成外挡边,内盖板过盈配合的压接固定在外挡边中;外井体的顶部向外翻折的形成第二支撑平台;外井体的高度大于内井体的高度,内井体插入设置在外井体中、使第一支撑平台压设在第二支撑平台上、并通过紧固件将第一支撑平台和第二支撑平台加以锁紧固定;内井体和外井体之间设有过滤间隙。
进一步的,内井体和外井体之间还设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过滤底板和固定在过滤底板上的过滤侧板,过滤侧板的高度大于内井体的高度、过滤侧板的高度小于外井体的高度;过滤侧板夹持固定在过滤间隙中。
进一步的,过滤组件包括两层过滤网和夹持在两层过滤网之间的过滤棉。
进一步的,外井体上的出水通道设置在过滤底板的下方。
进一步的,内井体的底部设有一个清淤腔,内井体的底部通过多个清淤通道与清淤腔相连通,清淤腔中设有清淤组件,清淤组件用于清除沉积在内井体中的污泥,清淤腔的底部设有转移管道,转移管道竖直的穿过过滤底板后、转至水平方向并延伸至外井体的外部,转移管道用于转移出清淤组件清除的污泥。
进一步的,清淤组件包括多个水平设有转辊,每个转辊上套设一个外套辊,外套辊上向内凹陷的均布多个容纳槽,每个外套辊对应一个球缺结构的清淤通道设置;当外套辊旋转至与清淤通道相配合时、清淤通道处于封堵状态,当容纳槽旋转至与清淤通道相对应时、清淤通道处于打开状态,污泥转移至容纳槽后,可经过旋转再次转移与清淤腔中。
进一步的,每个转辊通过一个步进电机控制转动,或者多个转辊通过齿轮和皮带实现联动后、再通过同一个步进电机控制转动。
进一步的,污水井的安装方法为:
1)将内井体和外井体拼接组装成型;
2)将外井体安装在船体的预定位置;
3)将内盖板和外盖板拼接组装成型;
4)将,内盖板过盈配合的压接固定在外挡边中,使外挡板的顶部与船舶表面相齐平、且外盖板的支撑杆的端部与安装井的内壁贴合设置。
进一步的,污水井的工作原理为:
1)污水自外盖板的污水自第一通道进入外盖板和内盖板之间后,通过第三通道进入内井体中;
2)污水在内井体中沉积后,由第二通道经过过滤侧板过滤后进入外井体中,最后自设置在外井体底部的出水通道排出;
3)清淤组件用于清除沉积在内井体中的污泥,由步进电机控制转辊转动,当容纳槽旋转至与清淤通道相对应时、清淤通道处于打开状态,污泥转移至容纳槽;再旋转转辊,使外套辊旋转至与清淤通道相配合时、清淤通道处于封堵状态,污泥转移至清淤腔中,由转移管道移出。
进一步的,内井体的底部还设有多个限位组件,限位组件用于辅助固定过滤组件。
进一步的,限位组件包括竖直固定在内井体的底部的限位支承杆,限位支承杆的外侧壁上设有两个支架,滑杆固定在两个支架之间,滑杆的中部设有一个定位环,滑杆上套设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设置在定位环的上下两端,且滑杆上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上下两侧均套设一个弹簧;
第一滑块上可转动的设有第一顶杆,第二滑块上可转动的设有第二顶杆,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的另一端分别可转动的固定在推板的两侧,推板上可转动的设有压板,压板上设有压齿,压板压设在过滤侧板的内壁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安装方便,提高了排污能力,能够有效防止污水井内污泥沉积;
(2)本发明限位组件的设置,能够辅助固定过滤组件,进一步增加了各组件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