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3.06.06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IPC分类号B01D25/21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框式污泥挤压机,包括止推板、压紧板、压滤装置、液压柱、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加压装置,所述辅助加压装置包括电机、传动带、钢链、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牵引块,所述牵引块设置在所述液压柱上;所述钢链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牵引块的两侧,形成封闭环结构;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分别设置在机身两端,位于钢链形成的封闭环内,与钢链咬合连接;所述电机、第二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分别通过传动带连接。该污泥挤压机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后,可使污泥的含水率低于55%,泥饼的厚度能够达到30mm。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板框式污泥挤压机,包括止推板、压紧板、压滤装置、液压柱、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加压装置,所述辅助加压装置包括电机、传动带、钢链、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牵引块,所述牵引块设置在所述液压柱上;所述钢链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牵引块的两侧,形成封闭环结构;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分别设置在机身两端,位于钢链形成的封闭环内,与钢链咬合连接;所述电机、第二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分别通过传动带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板框式污泥挤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块与液压柱位置可调。
说明书
一种板框式污泥挤压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挤压设备,尤其是板框式污泥挤压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对污泥机械脱水后的含水率大都在75-85%之间,泥饼厚度在20MM以内。由于经过一级机械脱水后的污泥含水量大都达不到后续处理的工艺要求,因此对污泥的后续处理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和难题。大部分都只能采取干燥脱水的二次脱水工艺方式对污泥进行二级脱水处理,而二级干燥脱水工艺的高运行成本又与节能经济的环保新要求相背离,也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运行经济成本。因此,开发一种能高效完成污泥脱水的设备成了我们面临的一个课题。现有的板框式污泥挤压机均采用液压增压方式实现挤压效果,液压增压虽然提供很强的压力,但其对污泥挤压效果并不太好,尤其使初始阶段。由于压力过大反而阻碍了水分在污泥里面的析出,且挤压工艺不易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污泥挤压机,使其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后,污泥的含水率低于55%,泥饼的厚度能够达到30mm。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板框式污泥挤压机包括止推板、压紧板、压滤装置、液压柱、排水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辅助加压装置,该加压装置包括电机、传动带、钢链、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牵引块,所述牵引块设置在液压柱上;所述钢链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牵引块的两侧,形成封闭环结构;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分别设置在机身两端,位于钢链形成的封闭环内,与钢链咬合连接;所述电机、第二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分别通过传动带连接。电机带动第三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运动,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使钢链形成的封闭回转运动,从而带动牵引块发生位移,进而带动液压柱进行移动。
一种板框式污泥挤压机,包括止推板、压紧板、压滤装置、液压柱、排水装置,还包括辅助加压装置,所述辅助加压装置包括电机、传动带、钢链、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牵引块,所述牵引块设置在所述液压柱上;所述钢链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牵引块的两侧,形成封闭环结构;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分别设置在机身两端,位于钢链形成的封闭环内,与钢链咬合连接;所述电机、第二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分别通过传动带连接。
这一结构的污泥挤压机,在污泥挤压的初始阶段可根据污泥的特点只利用辅助加压机构进行挤压,既可控制压力又可控制挤压速度,大大便于水分的析出;同时在挤压的最后阶段又可辅助液压增压加大了挤压力,使水分进一步析出,大大降低了挤压后污泥的含水率,也使污泥能形成更后的泥饼,为后续处理提供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