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鲟鱼养殖一体化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9-4-8 8:49:03

      申请日2017.12.15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鲟鱼养殖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其包括:下部水处理机构,包括下筒体和进水单元,所述下筒体的底部与所述进水单元相连通,所述下筒体的内部填充有填料单元,所述填料单元的内部穿设有布气单元,所述布气单元位于所述下筒体的下部;上部水处理机构,包括上筒体、增氧单元、排污单元、杀菌单元和供氧单元,所述上筒体设置在所述下筒体的上方,且与所述下筒体的顶部相连通,所述上筒体的内部设有增氧腔和杀菌腔,还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本发明水处理时间短、操作简单、效果明显、自动化程度高,是鲟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理想的水处理设备,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及应用推广价值。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鲟鱼养殖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部水处理机构,包括下筒体和进水单元,所述下筒体的底部与所述进水单元相连通,所述下筒体的内部填充有填料单元,所述填料单元的内部穿设有布气单元,所述布气单元位于所述下筒体的下部;

  上部水处理机构,包括上筒体、增氧单元、排污单元、杀菌单元和供氧单元,所述上筒体设置在所述下筒体的上方,且与所述下筒体的顶部相连通,所述上筒体的内部设有增氧腔和杀菌腔,所述增氧腔和杀菌腔的底部相互连通,且所述杀菌腔设置在所述增氧腔的外侧,所述增氧单元设置在所述增氧腔中,所述增氧单元还与所述供氧单元相连接,所述杀菌单元设置在所述杀菌腔中;

  进水管,一端经水泵与鲟鱼养殖鱼池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进水单元相连接;

  出水管,一端设在鲟鱼养殖鱼池中,其另一端与所述杀菌腔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鲟鱼养殖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单元包括布水腔、圆锥布水板和多个进水口,所述布水腔设置在所述下筒体的底部,且所述布水腔的底部与所述下筒体的底部之间设有一进水隙缝,多个所述进水口均布在所述布水腔的外表面,且所述进水口的进水方向与所述布水腔的切线方向相同,所述圆锥布水板设置在所述布 腔的底面位置处,且向上延伸到所述下筒体的内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鲟鱼养殖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气单元包括相互连通的若干根环形布气管,每个所述布气管的上部均匀布设有多个第一气孔,每个所述第一气孔的孔径为0.2-0.3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鲟鱼养殖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单元由石英砂堆叠而成,所述石英砂的直径为0.5-0.6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鲟鱼养殖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单元包括平面布水板和多个环形布气板,所述平面布水板设置在所述上筒体的内部上方,所述平面布水板上均匀地设置有多个水孔,多个所述环形布气板依次间隔地套设在所述下筒体的上部外侧,且与所述平面布水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环形布气板上设有第二气孔,相邻两个所述环形布气板上的两个所述第二气孔呈180°,且相邻两个所述环形布气板上的两个所述第二气孔上下交错排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鲟鱼养殖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单元包括环形排污凹槽和排污口,所述环形排污凹槽设置在所述上筒体的底部,所述排污口对称设置在所述排污凹槽的底部两侧,其中,所述上筒体底部还设有向所述排污凹槽倾斜的坡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鲟鱼养殖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单元由多个环形紫外灯管组成,所述紫外灯管悬挂于所述平面布水板上,所述环形紫外灯管的下部浸于水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鲟鱼养殖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竖直地伸入到所述杀菌腔中,且其端部与所述平面布水板的下表面之间设有间距,所述间距为20-30cm,其中,位于所述杀菌腔中的所述出水管的上部还开有多个圆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鲟鱼养殖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单元包括液氧罐、溶解氧探头、电磁阀、控制模块和供氧管,所述液氧罐经所述电磁阀与所述供氧管相连接,所述供氧管伸入到所述增氧腔中,所述溶解氧探头放置在所述鲟鱼养殖鱼池中,且所述溶解氧探头还经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电磁阀相连接,其中,所述供氧管的出气端还设有一盖板,所述盖板的上部与所述供氧管的上部相铰接,且所述盖板的形状与所述供氧管的形状相适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鲟鱼养殖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填料膨胀高度控制单元,所述填料膨胀高度控制单元包括电机、转轴、超声波水位计、螺旋桨和中间继电器,所述超声波水位计用于检测填料单元的膨胀高度,且所述超声波水位计经所述中间继电器与所述电机相连接,电机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螺旋桨相连接,所述螺旋桨设置在所述填料单元的上方。

  说明书

  一种用于鲟鱼养殖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鲟鱼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鲟鱼养殖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鲟鱼养殖模式主要有流水养殖,网箱养殖,池塘养殖及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及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高效可控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符合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需求,正逐步取代传统粗放型养殖模式。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是指在全人工控制条件下的水产养殖生产,它集成了众多的设施和设备,采用水温调控、水质生物净化和杀菌消毒等多种技术手段,使养殖对象处于一个相对可控的生态环境中,可实现养殖对象的建康生长、饵料的高效利用、亲本和鱼种的培育、低废水排放、高水产品质量等需求。

  鲟鱼在完成生活史过程中受到诸多因子的影响,主要包括外源性因子和内源性因子。外源性因子主要是指环境因子,包括水质条件和环境条件。水质条件具体指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亚硝氮、溶解氧和ORP(氧化还原电位)等指标;环境条件主要包括温度、流速、流态和光照等。它们主要是通过改变环境理化性质对鲟鱼内在生理生化状况产生影响,从而影响鲟鱼的生长。

  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过程中,环境条件及水质指标的变化与鲟鱼的生长繁殖密切相关。水温主要影响鱼类新陈代谢反应速率,从而调控其能量收支、基础代谢及生长发育等生理活动。在鲟鱼高密度养殖系统中,20um以下的微小颗粒物占到了水体中总颗粒物的绝大部分,该微小颗粒物在淡水养殖系统中很难去除,过量的微小颗粒物影响鲟鱼的鳃呼吸,进而对鲟鱼的生长造成不利的影响。氨氮主要由鱼类摄食饲料后产生的排泄物而形成,养殖系统中氨氮的积累对养殖对象的生理指标和组织器官造成不利影响,进而诱发鱼类疾病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处理时间短、操作简单、鲟鱼成活率高的用于鲟鱼养殖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鲟鱼养殖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其包括:

  下部水处理机构,包括下筒体和进水单元,所述下筒体的底部与所述进水单元相连通,所述下筒体的内部填充有填料单元,所述填料单元的内部穿设有布气单元,所述布气单元位于所述下筒体的下部;

  上部水处理机构,包括上筒体、增氧单元、排污单元、杀菌单元和供氧单元,所述上筒体设置在所述下筒体的上方,且与所述下筒体的顶部相连通,所述上筒体的内部设有增氧腔和杀菌腔,所述增氧腔和杀菌腔的底部相互连通,且所述杀菌腔设置在所述增氧腔的外侧,所述增氧单元设置在所述增氧腔中,所述增氧单元还与所述供氧单元相连接,所述杀菌单元设置在所述杀菌腔中;

  进水管,一端经水泵与鲟鱼养殖鱼池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进水单元相连接;

  出水管,一端设在鲟鱼养殖鱼池中,其另一端与所述杀菌腔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单元包括布水腔、圆锥布水板和多个进水口,所述布水腔设置在所述下筒体的底部,且所述布水腔的底部与所述下筒体的底部之间设有一进水隙缝,多个所述进水口均布在所述布水腔的外表面,且所述进水口的进水方向与所述布水腔的切线方向相同,所述圆锥布水板设置在所述布水腔的底面位置处,且向上延伸到所述下筒体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布气单元包括相互连通的若干根环形布气管,每个所述布气管的上部均匀布设有多个第一气孔,每个所述第一气孔的孔径为0.2-0.3mm。

  进一步地,所述填料单元由石英砂堆叠而成,所述石英砂的直径为0.5-0.6mm。

  进一步地,所述增氧单元包括平面布水板和多个环形布气板,所述平面布水板设置在所述上筒体的内部上方,所述平面布水板上均匀地设置有多个水孔,多个所述环形布气板依次间隔地套设在所述下筒体的上部外侧,且与所述平面布水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环形布气板上设有第二气孔,相邻两个所述环形布气板上的两个所述第二气孔呈180°,且相邻两个所述环形布气板上的两个所述第二气孔上下交错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排污单元包括环形排污凹槽和排污口,所述环形排污凹槽设置在所述上筒体的底部,所述排污口对称设置在所述排污凹槽的底部两侧,其中,所述上筒体底部还设有向所述排污凹槽倾斜的坡面。

  进一步地,所述杀菌单元由多个环形紫外灯管组成,所述紫外灯管悬挂于所述平面布水板上,所述环形紫外灯管的下部浸于水中。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竖直地伸入到所述杀菌腔中,且其端部与所述平面布水板的下表面之间设有间距,所述间距为20-30cm,其中,位于所述杀菌腔中的所述出水管的上部还开有多个圆孔。

  进一步地,所述供氧单元包括液氧罐、溶解氧探头、电磁阀、控制模块和供氧管,所述液氧罐经所述电磁阀与所述供氧管相连接,所述供氧管伸入到所述增氧腔中,所述溶解氧探头放置在所述鲟鱼养殖鱼池中,且所述溶解氧探头还经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电磁阀相连接,其中,所述供氧管的出气端还设有一盖板,所述盖板的上部与所述供氧管的上部相铰接,且所述盖板的形状与所述供氧管相适配。

  进一步地,还包括填料膨胀高度控制单元,所述填料膨胀高度控制单元包括电机、转轴、超声波水位计、螺旋桨和中间继电器,所述超声波水位计用于检测填料单元的膨胀高度,且所述超声波水位计经所述中间继电器与所述电机相连接,电机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螺旋桨相连接,所述螺旋桨设置在所述填料单元的上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装置集物理过滤,生物过滤,杀菌消毒及增氧于一体,水处理功能强大,极大地简化了传统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复杂的水处理工艺流程及繁多的水处理设施设备;

  2)、本装置极大的降低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构建成本,并节约了占地空间;

  3)、本装置可高效去除鲟鱼养殖水体中的固体颗粒物,尤其是直径小于20um的微小颗粒物;

  4)、在低温工况下,本装置的微生物多样性依旧较高,特别是亚硝化单胞菌等功能性细菌,可实现氨氮等营养盐的高效去除,将养殖水体中的氨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

  5)、可高效去除养殖水体的有害细菌,降低鲟鱼因有害细菌导致的细菌性疾病的概率,提升鲟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成活率;

  6)、在杀菌的同时,可实现养殖水体中溶解氧的快速增加,并根据溶解氧测试探头反馈信号,通过电磁阀自动调节进量气,养殖水体中溶解氧的精确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增氧环节的养殖成本;

  7)水处理时间短、操作简单、效果明显、自动化程度高,是鲟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理想的水处理设备,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及应用推广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