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01.19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IPC分类号B01D21/02; B01D21/26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旋流沉砂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顶部为驱动电机、减速机和传动轴上,所述池体底部为沉砂管,所述池体侧壁沿切线方向分别设置进水管及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包括水平段和倾斜段,所述倾斜段还与一钢制挡板连接;所述池体侧壁竖向均匀设置有弧形导流板;所述沉砂管内壁设有螺旋形沟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进水管倾斜段使得砂子向下滑入沉砂池,同时也给砂子一个向下的动力,有利于砂子的沉砂;钢制挡板使得冲击于板上的水流向池底行进,强制污水沉砂;弧形导流板使得砂砾被吸附在导流板外表面,在重力作用下沉至池底;在沉砂管内壁设有螺旋形沟槽,提高了砂砾分离效率,减少了能量损耗。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旋流沉砂池,包括池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顶部为驱动电机(2)和减速机(4),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与减速机(4)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减速机(4)的输出端与传动轴(3)连接,所述传动轴(3)上设有三组搅拌叶片(9),所述搅拌叶片(9)为扁平流线型,且尺寸从上到下逐渐减小,所述池体(1)底部为沉砂管(10);所述池体(1)侧壁沿切线方向分别设置进水管(5)及出水管(7),所述出水管(7)位置高于所述进水管(5)位置,所述进水管(5)包括水平段(501)和倾斜段(502),所述倾斜段(502)与所述池体(1)的侧壁相连通,且所述倾斜段(502)相对水平向下倾斜,所述倾斜段(502)还与一钢制挡板(6)连接;所述池体(1)侧壁竖向均匀设置有弧形导流板(8);所述沉砂管(10)内壁设有螺旋形沟槽,螺旋形沟槽的旋向与传动轴(3)旋转方向相同,所述沉砂管(10)出砂口处设有电磁阀(12);所述池体(1)与支架(14)固定连接,所述池体(1)内设有超声波液位计(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旋流沉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5)位于池体(1)侧壁中部,所述出水管(7)位于池体(1)侧壁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旋流沉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砂管(10)内壁设有螺旋形沟槽,所述螺旋形沟槽的旋向与水平呈25~4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旋流沉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导流板(8)数量为2~4个。
说明书
一种污水旋流沉砂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旋流沉砂池。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因为污水中含有泥砂,将影响后续处理设备的处理效果,如不处理将沉集在水池中,所以需要沉砂装置,保护后续水处理设备。旋流沉砂池采用强制涡流原理达到砂粒沉降的目的,污水进入平直的进水渠后成直线流动,将进水的紊动减至最低,进水沿旋流沉砂池周边切线方向进入池中,使之产生附壁效应,从而使原已沉降在渠底的砂粒沿着斜坡流向平底而被捕集。在这个沉砂过程中,主要依靠的是砂砾本身的重力下降,因为砂砾与容器壁的摩擦等阻力,沉砂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污水旋流沉砂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水旋流沉砂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顶部为驱动电机和减速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减速机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与传动轴连接,所述传动轴上设有三组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为扁平流线型,且尺寸从上到下逐渐减小,所述池体底部为沉砂管;所述池体侧壁沿切线方向分别设置进水管及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位置高于所述进水管位置,所述进水管包括水平段和倾斜段,所述倾斜段与所述池体的侧壁相连通,且所述倾斜段相对水平向下倾斜,所述倾斜段还与一钢制挡板连接;所述池体侧壁竖向均匀设置有弧形导流板;所述沉砂管内壁设有螺旋形沟槽,螺旋形沟槽的旋向与传动轴旋转方向相同,所述沉砂管出砂口处设有电磁阀;所述池体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池体内设有超声波液位计。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位于池体侧壁中部,所述出水管位于池体侧壁上部。
进一步的,所述沉砂管内壁设有螺旋形沟槽,所述螺旋形沟槽的旋向与水平呈25~40度。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导流板数量为2~4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倾斜段使得可能沉淀在进水管底部的砂子向下滑入沉砂池,同时也给砂子一个向下的动力,有利于砂子的沉砂;钢制挡板使得冲击于板上的水流向池底行进,强制污水沉砂;弧形导流板使得水流沿着导流板的凸面流动,砂砾被吸附在导流板外表面,在重力作用下沉至池底;在沉砂管内壁设有螺旋形沟槽,且与传动轴旋转方向相同,即与水流旋流态方向相同,从而大大减少了沉砂砂砾从底部沉砂管排出所受阻力,减少因排出受阻而重新返回池体内部的物料,提高了分离效率,减少了能量损耗;沉砂管底部设有电磁阀,可以调节出砂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