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机

发布时间:2019-4-3 14:46:16

  申请日2017.12.18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IPC分类号C02F1/52

  摘要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机;污水处理机,包括外桶、内桶和药剂桶;外桶和内桶之间设有注水管、排水管和夹层;内桶中设有上层搅拌杆、中层搅拌部和下层搅拌杆,内桶的底部设有用于支撑絮凝体的漏水网;药剂桶和夹层的底部连通,且药剂桶上设有注药口;夹层内设有主动杆、被动杆和用于将夹层中的水抽至内桶中的抽水机构;主动杆一端设有螺旋杆,主动杆另一端设有锥齿轮一,主动杆上还设有水轮;被动杆上设有锥齿轮二、主动齿轮、第一锥齿轮对和第二锥齿轮对。本方案能自动根据混凝过程中絮凝体的产生而降低搅拌速度,简化混凝工艺过程。

 


  权利要求书

  1.污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桶、内桶和药剂桶;所述外桶和内桶之间设有注水管、排水管和夹层;所述内桶中设有上层搅拌杆、中层搅拌部和下层搅拌杆,内桶的底部设有用于支撑絮凝体的漏水网,所述中层搅拌部包括被动齿轮和连接在被动齿轮上的搅拌叶,所述被动齿轮与所述内桶转动连接;所述药剂桶和所述夹层的底部连通,且药剂桶上设有注药口;所述夹层内设有主动杆、被动杆和用于将夹层中的水抽至内桶中的抽水机构;所述主动杆一端设有用于将药剂桶中的药剂导入夹层的螺旋杆,主动杆另一端设有锥齿轮一,且主动杆与外桶转动连接,主动杆上还设有利用漏水网流出的水进行转动的水轮;所述被动杆上设有锥齿轮二、主动齿轮、用于带动上层搅拌杆转动的第一锥齿轮对和用于带动下层搅拌杆转动的第二锥齿轮对,所述锥齿轮二与所述锥齿轮一啮合,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被动齿轮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 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搅拌杆和下层搅拌杆上均设有若干弧形叶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齿轮的两侧均设有搅拌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桶的底部为一斜面,所述漏水网位于内桶底部的中心。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污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机构包括依次连通的抽水管、抽水机和出水管,所述抽水管的进水端位于所述夹层的底部,所述出水管的出水端位于所述内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的出水端设有顶部窄、底部宽的敞口漏斗。

  说明书

  污水处理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机。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其中化学处理法是通过化学反应和传质作用来分离、去除废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污染物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废水处理法。在化学处理法中,以投加药剂产生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处理单元是:混凝、中和、氧化还原等。

  混凝沉淀工艺与其他物理化学方法相比具有出水水质好、工艺运行稳定可靠、经济实用、操作简便等优点。其混凝沉淀原理为通过向水中投加一些药剂(通常称为混凝剂及助凝剂),使水中难以沉淀的颗粒能互相聚合而形成胶体,然后与水体中的杂质结合形成更大的絮凝体。絮凝体具有强大吸附力,不仅能吸附悬浮物,还能吸附部分细菌和溶解性物质。絮凝体通过吸附,体积增大而下沉。混凝过程包括混合阶段和絮凝阶段。混合阶段是通过快速的搅拌使得混凝剂快速、均匀地分布散到水中;絮凝阶段是使已脱稳的胶体颗粒通过异向絮凝和同向絮凝的方式逐渐增大,搅拌强度也应随着絮凝体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并保持一定的絮凝作用时间,才能让絮凝体稳定的增大而提高混凝效果。

  目前的混凝过程需要先通过混合设备配置混凝药剂,即用水溶解混凝剂成溶液,然后再在混合池中将混凝药剂加入水中进行快速搅拌、混合,最后才转入絮凝池中进行慢速搅拌、絮凝。这种现有的混凝工艺过程复杂,不能自动根据混凝过程中絮凝体的产生而降低搅拌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机,能自动根据混凝过程中絮凝体的产生而降低搅拌速度,简化混凝工艺过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污水处理机,包括外桶、内桶和药剂桶;外桶和内桶之间设有注水管、排水管和夹层;内桶中设有上层搅拌杆、中层搅拌部和下层搅拌杆,内桶的底部设有用于支撑絮凝体的漏水网,中层搅拌部包括被动齿轮和连接在被动齿轮上的搅拌叶,被动齿轮与内桶转动连接;药剂桶和夹层的底部连通,且药剂桶上设有注药口;夹层内设有主动杆、被动杆和用于将夹层中的水抽至内桶中的抽水机构;主动杆一端设有用于将药剂桶中的药剂导入夹层的螺旋杆,主动杆另一端设有锥齿轮一,且主动杆与外桶转动连接,主动杆上还设有利用漏水网流出的水进行转动的水轮;被动杆上设有锥齿轮二、主动齿轮、用于带动上层搅拌杆转动的第一锥齿轮对和用于带动下层搅拌杆转动的第二锥齿轮对,锥齿轮二与锥齿轮一啮合,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啮合。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在内桶底部设置漏水网,使得混凝过程中产生的絮凝体不能穿过漏水网而支撑在漏水网上;这样可以实现在混合阶段(即还没有形成絮凝体的时候),有大量的水穿过漏水网而带动漏水网下面的水轮进行快速的转动,并通过锥齿轮一、锥齿轮二的啮合以及第一锥齿轮对、第二锥齿轮对、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的啮合而带动上层搅拌杆、下层搅拌杆、被动齿轮上的搅拌叶进行快速的转动,从而使得混凝剂可以更快、更均匀地分散到水中,促进絮凝体的形成;而在絮凝阶段,逐渐形成的絮凝体慢慢堵塞住漏水网,只有少量的水可以穿过漏水网去带动水轮转动,水轮转速降低,相应的,上层搅拌杆、下层搅拌杆、被动齿轮上的搅拌叶转速也降低,絮凝体能更有效、迅速地进行体积增大过程,絮凝效果更佳,净水效果也更佳。

  2、巧妙地利用混凝过程中絮凝体体积逐渐变大的特征,实现随着混凝过程的逐渐推进,对内桶中的水的搅拌速度也随之逐渐降低;并能根据污水混凝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搅拌变化,形成的絮凝体少且体积较小时,搅拌速度较快而让混凝剂更快速地混合在水中,从而加快絮凝体的形成,而絮凝体多且体积较大时,搅拌速度相应降低而让絮凝体更快地变大。同时还使得混凝中的混合阶段、絮凝阶段能在一个装置中即可进行,简化了混凝工艺。

  3、通过让药剂桶和夹层连通,可以让药剂桶中的混凝剂直接进入夹层中与水混合,并在抽水机构的作用下返回到内桶中,不仅进一步减少了配置混凝药剂的设备,简化了混凝工艺,而且能随着絮凝体的生成而自动地减少混凝剂的加入量。

  4、通过第一锥齿轮对和第二锥齿轮对,使得上层搅拌杆和下层搅拌杆的搅拌方向为在内桶的水平方向上,而通过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使得被动齿轮上的搅拌叶的搅拌方向为在内桶的竖直方向上,这样有助于让内桶中的水在搅拌的过程中形成对流,而让混凝剂更均匀地分散到内桶中的各个部分去,对污水的混凝效果更好,净水效果更佳。

  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方案,上层搅拌杆和下层搅拌杆上均设有若干弧形叶片。这样设计的弧形叶片在搅拌过程中有助于提高混合均匀度。

  优选方案二,作为优选方案一的优选方案,被动齿轮的两侧均设有搅拌叶。这样可以让内桶中的水形成更好的对流效果,混匀效果更佳。

  优选方案三,作为优选方案二的优选方案,内桶的底部为一斜面,漏水网位于内桶底部的中心。这样可以让絮凝体在沉降过程中先沉降到斜面的低端,后逐渐覆盖到漏水网上,延长整体的混凝时间而提高净水效果。

  优选方案四,作为基础方案或者优选方案三的优选方案,抽水机构包括依次连通的抽水管、抽水机和出水管,抽水管的进水端位于夹层的底部,出水管的出水端位于内桶中。可以让从漏水网漏出的水快速地返回到内桶中进行混凝过程,如此循环,提高净水效果。

  优选方案五,作为优选方案四的优选方案,出水管的出水端设有顶部窄、底部宽的敞口漏斗。可以将水分散到内桶中,从注水管流出的水从敞口漏斗的表面流下,从出水管流出的水从敞口漏斗的内部流下,从而避免出水管流出的水速过大而冲散絮凝体,提高絮凝体的絮凝效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