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12.18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IPC分类号E21B33/138; E21F16/00; C02F1/7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铁污水回灌采煤破坏地层的保/净水方法,分别在采区边界和中部对应地表施工含铁污水回灌钻孔和含氧水/弱碱水回灌钻孔,利用含铁污水中铁质成分与含氧水/弱碱水氧化反应生成的Fe(OH)3絮凝沉淀物,对采动裂隙进行有效封堵。生成的Fe(OH)3絮凝物能在回灌钻孔终孔附近一定范围内逐步沉淀形成铁质活性滤膜,对铁或亚铁离子的氧化反应起到催化剂作用,有效保证除铁效果。在井下采空区地势低洼处对涌出水资源进行铁质成分测试;若铁质成分仍然超标,则将井下涌水通过管路输送至地势相对较高处,利用井下仰斜施工钻孔重新回灌至地层含水层中继续进行氧化反应和除铁;而若井下涌水铁质成分未超标,则直接输送至其它采区或地面复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含铁污水回灌采煤破坏地层的保/净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和地质钻孔柱状判断地层含水层受采动破坏的采煤区域;
b.在导水裂隙带沟通地层含水层的开采区域对应地表进行含铁污水回灌钻孔和含氧水/弱碱水回灌钻孔的施工,将含铁污水和含氧水/弱碱水回灌至导水裂隙带沟通地层含水层中,含铁污水中的铁质成分与含氧水/弱碱水氧化反应生成Fe(OH)3絮凝沉淀物,封堵采动裂隙,阻隔含水层的水漏失通道,削减含铁污水的铁质成分;
c.在井下采空区对应地势低洼处布置排水管路,并对采空区排水进行铁质成分测试,根据采空区排水中的铁质成分含量考虑是否重新回灌或直接复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铁污水回灌采煤破坏地层的保/净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若导水裂隙带高度范围内存在含水层,则对应区域导水裂隙带已沟通含水层,需要布置相应的含铁污水回灌钻孔和含氧水/弱碱水回灌钻孔;若导水裂隙带高度范围内不存在含水层,则无需施工回灌钻孔;
所述导水裂隙带高度通过包括钻孔冲洗液漏失量法在内的现场实测方法进行工程探测,或利用包括基于关键层位置的导水裂隙带高度的预计方法在内的理论计算方法进行判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铁污水回灌采煤破坏地层的保/净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含铁污水回灌钻孔布置于采区边界外侧位置和采区中央,其中布置于采区边界外侧的钻孔位于导水裂隙带侧向发育边界之外,距离采区边界30-40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铁污水回灌采煤破坏地层的保/净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含氧水/弱碱水回灌钻孔布置于采区边界内侧位置,距离开采边界10-20m,分别沿走向或倾向上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铁污水 回灌采煤破坏地层的保/净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铁污水回灌钻孔和含氧水/弱碱水回灌钻孔沿采区走向和倾向方向的中轴面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含铁污水回灌采煤破坏地层的保/净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裂隙带沟通地层含水层的开采区域的走向或倾向尺寸大于1000m时,沿走向或倾向间隔1000m布置所述含铁污水回灌钻孔和含氧水/弱碱水回灌钻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铁污水回灌采煤破坏地层的保/净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地表含铁污水回灌钻孔和含氧水/弱碱水回灌钻孔的施工方法为:钻孔施工时以120-140mm的直径开孔,钻进至受采动破坏的所述导水裂隙带沟通的地层含水层的顶界面以下,钻孔终孔与所述导水裂隙带沟通的地层含水层的顶界面之间的距离不低于所述导水裂隙带沟通的地层含水层的厚度的0.3-0.5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铁污水回灌采煤破坏地层的保/净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地表至所述导水裂隙带沟通的地层含水层的顶界面以下10m范围内采用套管护孔,所述导水裂隙带沟通的地层含水层内的钻孔采用花管护孔;钻孔施工后,在孔口上覆盖封闭盖板,所述封闭盖板上连接有输水管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铁污水回灌采煤破坏地层的保/净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在井下采空区地势低洼处对涌出水资源进行铁质成分测试,
若铁质成分超标,则将井下涌水通过管路输送至地势相对较高处,利用井下仰斜施工回灌钻孔重新回灌至导水裂隙带沟通的含水层中继续进行氧化反应和除铁净化;
若井下涌水铁质成分未超标,则直接输送至其它采区或地面复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含铁污水回灌采煤破坏地层的保/净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下仰斜施工回灌钻孔的终孔位置达到所述导水裂隙带沟通的地层含水层底界面以上5-10m,终孔位置距离开采边界的水平距离为10-20m,且处于开采边界内侧;所述回灌钻孔在未受采动裂隙破坏段采用套管护孔,在进入导水裂隙带范围内采用花管护孔。
说明书
含铁污水回灌采煤破坏地层的保/净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资源保护与净化方法,尤其是一种适用于煤矿区地层含水层修复与水资源保护领域中的含铁污水回灌采煤破坏地层的保/净水方法。
背景技术
煤炭地下开采将引起上覆岩层的移动与破坏,从而在覆岩中形成采动裂隙;覆岩采动裂隙产生既为区域水资源流失提供了通道,同时也成为矿区生态环境损伤的地质根源。因此,如何控制采动覆岩导水裂隙的发育、封闭地下含水层水资源的漏失通道,从而改善和保护煤矿区的生态环境,是目前大多数煤矿区面临的重大技术难题。
另一方面,煤矿区及其周边城镇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会产生大量的污水,这些污水中通常会含有超标的铁质成分,除铁成为这些污水人工净化处理的必要工序。已有成熟的除铁做法是将含铁污水统一输送至污水处理厂,通过人工添加药剂经由曝气、氧化反应、沉淀过滤等流程,促使污水中的铁质成分因化学反应作用而形成Fe(OH)3并絮凝沉淀,最终完成污水的除铁。
受此启发,若能将上述含铁污水的除铁过程转移至采动破坏岩体的裂隙中,则除铁形成的Fe(OH)3絮凝沉淀物将能对采动裂隙进行有效封堵,如此既可有效隔绝地层含水层的水漏失通道,又能对含铁污水进行有效的除铁净化,达到煤矿区保水采煤和污水自然净化的目的。因此,有必要基于采动覆岩导水裂隙的发育范围和分布特征,开展含铁污水回灌采煤破坏地层的保/净水方法的专门设计。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含铁污水回灌采煤破坏地层的保/净水方法,通过地面钻孔将含铁污水和含氧水/弱碱水回灌至采煤破坏的地层含水层中,利用含铁污水中铁质成分氧化反应生成的Fe(OH)3絮凝沉淀物对采动裂隙进行封堵,从而隔绝地层含水层水漏失通道,并有效削减含铁污水的铁质成分,最终达到煤矿区地下水资源保护与含铁污水的除铁净化作用。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含铁污水回灌采煤破坏地层的保/净水方法,根据采动覆岩导水裂隙的发育特征和分布范围,分别在采区边界和中部对应地表施工含铁污水回灌钻孔和含氧水/弱碱水回灌钻孔,利用含铁污水中铁质成分与含氧水/弱碱水氧化反应生成的Fe(OH)3絮凝沉淀物,对采动裂隙进行有效封堵。生成的Fe(OH)3絮凝物能在回灌钻孔终孔附近一定范围内逐步沉淀形成铁质活性滤膜,对铁(或亚铁)离子的氧化反应起到催化剂作用,有效保证除铁效果。同时,在井下采空区地势低洼处对涌出水资源进行铁质成分测试;若铁质成分仍然超标,则将井下涌水通过管路输送至地势相对较高处,利用井下仰斜施工钻孔重新回灌至地层含水层中继续进行氧化反应和除铁;而若井下涌水铁质成分未超标,则直接输送至其它采区或地面复用。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和地质钻孔柱状判断地层含水层受采动破坏的采煤区域。若导水裂隙带高度范围内存在含水层,则对应区域导水裂隙带已沟通含水层,需要布置相应的回灌钻孔;若导水裂隙带高度范围内不存在含水层,则无需施工回灌钻孔。
优选的:所述导水裂隙带高度可根据钻孔冲洗液漏失量法等现场实测方法进行工程探测,也可利用“基于关键层位置的导水裂隙带高度的预计方法”等理论计算方法进行判断。
b.在导水裂隙带沟通地层含水层的采区对应地表进行含铁污水回灌钻孔和含氧水/弱碱水回灌钻孔的施工。
优选的:所述含铁污水回灌钻孔布置于采区边界外侧附近和采区中央,布置于采区边界外侧附近的钻孔应位于导水裂隙带侧向发育边界之外,其距离采区边界应达到30-40m。
优选的:所述含氧水/弱碱水回灌钻孔布置于采区边界内侧附近,距离开采边界10-20m。
优选的:当所述采区的走向和倾向尺寸超过1000m时,可沿走向或倾向间隔1000m成组布置含铁污水回灌钻孔和含氧水/弱碱水回灌钻孔
优选的:所述地表含铁污水回灌钻孔和含氧水/弱碱水回灌钻孔的施工方法为:钻孔施工时以120-140mm的直径开孔,需钻进至受导水裂隙带沟通的含水层顶界面以下一定深度,钻孔终孔与所述导水裂隙带沟通的含水层顶界面之间的距离应不低于导水裂隙带沟通的含水层厚度的0.3-0.5倍。地表至所述导水裂隙带沟通的含水层顶界面以下10m范围内采用套管护孔,导水裂隙带沟通的含水层内钻孔采用花管护孔。钻孔施工后,在孔口上覆盖封闭盖板,所述封闭盖板上连接有输水管路。
c.在井下采空区对应地势低洼处布置排水管路,并对采空区排水进行铁质成分测试,根据采空区排水中的铁质成分含量考虑是否重新回灌或直接复用。其步骤如下:
若采空区排水中的铁质成分仍然超过国家相关标准,则利用管路将其输送至采区地势相对较高处,通过在附近巷道向上施工回灌钻孔,将其重新回灌至导水裂隙带沟通的地层含水层中,再次进行除铁净化。
若采空区排水中的铁质成分已低于国家相关标准,则利用管路直接输送至井下其它采区或地面复用。
优选的:所述井下施工的回灌钻孔其终孔位置应达到受导水裂隙带沟通的含水层底界面以上5m左右,终孔位置距离开采边界的水平距离为10-20m,且处于开采边界内侧。钻孔在未受采动裂隙破坏段采用套管护孔,在进入导水裂隙带范围内采用花管护孔。
本发明基于采动覆岩导水裂隙的发育规律和分布特征,充分利用含铁污水中铁质成分氧化反应生成的Fe(OH)3絮凝沉淀物对导水裂隙进行封堵,既隔绝了地层含水层的水漏失通道,又有效削减了含铁污水的铁质成分,实现了煤矿区地层含水层的原位保护与含铁污水的除铁净化作用,可为矿区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等提供保障,其使用方法可靠,实用性强。与现有技术相比于,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含铁污水净化除铁过程中的沉淀物对覆岩导水裂隙进行封堵,不但科学可靠、工程量低,而且还能有效减小含水层水漏失程度、低成本净化含铁污水;
(2)能够适应不同开采条件下含铁污水回灌采煤破坏地层的保水与净水方法的确定,可为我国高含铁污水及水资源匮乏矿区的煤炭开采与水资源保护的协调发展提供保障,其实施方法简单,实用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