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融合水稻种植文化河道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9-3-7 16:56:07

  申请日2017.08.01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IPC分类号C02F3/32; C02F9/14; A01G9/02; A01G22/2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能融合水稻种植文化的河道水处理装置,它包括在沿岸河道(1)内设有配套使用的悬浮定位框(2)和水稻种植盆(3),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定位框(2)内设有一个以上花盆定位圈(4),在悬浮定位框(2)两侧设有连接绳固定于河道沿岸边;所述的水稻种植盆(3)包括盆体,在盆体侧壁设有进水口(5),在进水口(5)处设有隔泥网,在盆体的盆口两侧设有吊耳(6),在河道(1)边上设有放下或吊起盆体用的吊杆(7),在盆体内设有泥土及种有水稻,本实用新型能集生态功能、水质净化、亲水活动、经济性为一体,居民能参与到水质净化同时能增加对传统种植文化的了解,有效维护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亦能河道治理,为河道管理带来经济增值。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能融合水稻种植文化的河道水处理装置,它包括在沿岸河道(1)内设有配套使用的悬浮定位框(2)和水稻种植盆(3),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定位框(2)内设有一个以上花盆定位圈(4),在悬浮定位框(2)两侧设有连接绳固定于河道沿岸边;所述的水稻种植盆(3)包括盆体,在盆体侧壁设有进水口(5),在进水口(5)处设有隔泥网,在盆体的盆口两侧设有吊耳(6),在河道(1)边上设有放下或吊起盆体用的吊杆(7),在盆体内设有泥土及种有水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融合 稻种植文化的河道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河道(1)两侧设有围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能融合水稻种植文化的河道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绳及吊杆(7)固定于围栏上。

  说明书

  一种能融合水稻种植文化的河道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融合水稻种植文化的河道水处理装置,属于河道水处理工具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自古以来便有沿河村、城市的特点,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越来越多,而河道治理也是越来越受到重视。

  目前,河道生态治理在保证河道防洪、排涝、引水等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人们充分考虑河流的生态功能、水质净化、生态景观等功能的需要,同时亦兼顾亲水活动的安全性、河道生态景观与周边景观相协调及经济性。

  很多城市大量的采用水面种植来整治河道、美化环境以及净化水质,效果虽是比较好,但申请人基于长久的河道治理的工作经验和个人的思考,认为现有技术少有能集生态功能、水质净化、亲水活动、经济性为一体,具体的,应使得沿河居民活动与水质净化的结合,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增加对传统种植文化的了解,特别的,现很多城市孩子对米从哪来都不知道,所以河道水处理装置上融合水稻种植文化是非常具有意义的事情,这样在有效维护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亦能河道治理,为河道管理带来经济增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融合水稻种植文化的河道水处理装置,能集生态功能、水质净化、亲水活动、经济性为一体,居民能参与到水质净化同时能增加对传统种植文化的了解,有效维护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亦能河道治理,为河道管理带来经济增值,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融合水稻种植文化的河道水处理装置,它包括在沿岸河道内设有配套使用的悬浮定位框和水稻种植盆,所述悬浮定位框内设有一个以上花盆定位圈,在悬浮定位框两侧设有连接绳固定于河道沿岸边;所述的水稻种植盆包括盆体,在盆体侧壁设有进水口,在进水口处设有隔泥网,在盆体的盆口两侧设有吊耳,在河道边上设有放下或吊起盆体用的吊杆,在盆体内设有泥土及种有水稻。

  上述的在河道两侧设有围栏。

  前述连接绳及吊杆固定于围栏上。

  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能融合水稻种植文化的河道水处理装置,悬浮定位框内设有一个以上花盆定位圈,在悬浮定位框两侧设有连接绳固定于河道沿岸边;所述的水稻种植盆包括盆体,在盆体侧壁设有进水口,在进水口处设有隔泥网,在盆体的盆口两侧设有吊耳,在河道边上设有放下或吊起盆体用的吊杆,在盆体内设有泥土及种有水稻,这样的装置能在河道沿岸种上水稻,在利用充足的河水的同时水稻又能起到净化河水的目的,特别的,河道两岸的居民可以带孩子进行水稻种植,通过孩子的切实体验,能深刻认识到米从哪来,及了解传统水稻种植文化;而河道管理可以通过租放水稻种植位置及管理费方式回收一些管理成本,实现经济性;在河道两侧设有围栏,这样能确保安全;连接绳及吊杆固定于围栏上,这样能确保悬浮固定框不会被水冲走,钩杆有利于拿起水稻种植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