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设备控制及能耗分析系统

发布时间:2019-3-6 9:19:28

  申请日2017.08.08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IPC分类号C02F3/12; C02F3/3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设备控制及能耗分析系统,包括污水池,所述污水池通过管道连接循环流曝气沟渠,且循环流曝气沟渠内部设有曝气器,所述循环流曝气沟渠下方设有出水堰,且出水堰通过管道连接有二次沉淀池,所述污泥泵房右侧通过管道连接有干燥室,且污泥泵房内部的回流污泥通过管道与污水池相连接。该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设备控制及能耗分析系统通过将循环流曝气沟渠呈“回”字型结构,且好氧区与厌氧区相邻设置,并且相通,且厌氧区与污水池相连,好氧区与出水堰相连,减小了占地面积,且利氧率提高,综合性能大大加强。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设备控制及能耗分析系统,包括污水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池(1)通过管道(5)连接循环流曝气沟渠(2),且循环流曝气沟渠(2)内部设有曝气器(3),所述循环流曝气沟渠(2)下方设有出水堰(4),且出水堰(4)通过管道(5)连接有二次沉淀池(6),所述二次沉淀池(6)内部设有二次分流池(7),其二次分流池(7)一端通过管道(5)连接有出水池(8),且二次分流池(7)另一端通过管道(5)连接有污泥泵房(9),所述污泥泵房(9)右侧通过管道(5)连接有干燥室(10),且污泥泵房(9)内部的回流污泥(11)通过管道(5)与污水池(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设备控制及能耗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流曝气沟渠(2)呈“回”字型结构,且循环流曝气沟渠(2)通过导流墙(12)分隔成四个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设备控制及能耗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流曝气沟渠(2)下方厌氧区(13)与好氧区(14)相互连通,且通过导流墙(12)分隔开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设备控制及能耗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器(3)设置在循环流曝气沟渠(2)左侧位置末端,其曝气器(3)上下设有两个,且曝气器(3)的叶轮与导流墙(12)最近的距离为50-8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设备控制及能耗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分流池(7)池中设置有过滤网(15),且过滤网(15)网格直径为3-5mm。

  说明书

  一种氧化沟工艺污水 处理设备控制及能耗分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设备控制及能耗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氧化沟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其曝气池呈封闭的沟渠型,所以它在水力流态上不同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它是一种首尾相连的循环流曝气沟渠,污水渗入其中得到净化,最早的氧化沟渠不是由钢筋混凝土建成的,而是加以护坡处理的土沟渠,是间歇进水间歇曝气的,但是传统的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设备占地面积过大,现有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用地不能满足提标改造的实际需求,严重制约污水处理厂的发展,其次结构配置不完善,水力流态不通畅从而造成一定程度的能耗损失,从而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所以急需一种新型的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设备控制及能耗分析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设备控制及能耗分析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使用的设计不合理,占地面积过大,不能满足群众需求,严重制约发展,结构配置不完善,水力流态不通畅,从而造成能耗损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设备控制及能耗分析系统,包括污水池,所述污水池通过管道连接循环流曝气沟渠,且循环流曝气沟渠内部设有曝气器,所述循环流曝气沟渠下方设有出水堰,且出水堰通过管道连接有二次沉淀池,所述二次沉淀池内部设有二次分流池,其二次分流池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出水池,且二次分流池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污泥泵房,所述污泥泵房右侧通过管道连接有干燥室,且污泥泵房内部的回流污泥通过管道与污水池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循环流曝气沟渠呈“回”字型结构,且循环流曝气沟渠通过导流墙分隔成四个区域。

  优选的,所述循环流曝气沟渠下方厌氧区与好氧区相互连通,且通过导流墙分隔开来。

  优选的,所述曝气器设置在循环流曝气沟渠左侧位置末端,其曝气器上下有两个,且曝气器的叶轮与导流墙最近的距离为50-80cm。

  优选的,所述二次分流池池中设置有过滤网,且过滤网网格直径为3-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设备控制及能耗分析系统通过将循环流曝气沟渠呈“回”字型结构,且好氧区与厌氧区相邻设置,并且相通,且厌氧区与污水池相连,好氧区与出水堰相连,减小了占地面积,且利氧率提高,综合性能大大加强。循环流曝气沟渠呈“回”字型结构,且循环流曝气沟渠通过导流墙分隔成四个区域,可有效缓冲污水池进水水质水量冲击,克服传统工艺对污水池进水水质水量波动影响大的不足,确保污水处理厂稳定达标排放,循环流曝气沟渠下方厌氧区与好氧区相互连通,且通过导流墙分隔开来,在生物系统水力停留时间不足8 小时的条件下,实现了工艺的高效处理污水,较传统工艺节省水力停留时间 20%以上,相应节省占地20%以上,同时节省了相应的动力能耗,曝气器设置在循环流曝气沟渠左侧位置末端,其曝气器上下有两个,且曝气器的叶轮与导流墙最近的距离为50-80cm,可以调节控制曝气器表面叶轮的转速,从而调节溶氧效率,可形成明显的厌氧区与好氧区,使得污水净化效率高,可直接达到排放条件,二次分流池池中设置有过滤网,且过滤网网格直径为3-5mm,使得污泥无法穿入过滤网,从而被留下来,过滤至污泥泵房中,进一步的提高水质,从而达到污水处理效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