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8.24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节能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池和水平高度高于污水池并与污水池通过可排污管道联通的沉浸池,所述的污水池通过污水管联通有多用塔且污水管在所述污水池内设置有水泵,所述的多用塔通过可排污管道联通有净水装置且净水装置有排水管道,所述的净水装置上设置有曝气泵,曝气泵通过气管联通净水装置内的自清洗装置且所述净水装置通过气管联通多用塔,所述的多用塔与净水装置底部均设置有污水管与所述的沉浸池联通。总体上,本实用新型投入设备少,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自带生物菌,身故细菌自身繁殖,又配置无动力MBR膜净化功能,生命周期长,温度10‑40度出水合格率100%,运行成本极低。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新型节能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池和水平高度高于污水池并与污水池通过可排污管道联通的沉浸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水池通过污水管联通有多用塔且污水管在所述污水池内设置有水泵,所述的多用塔通过可排污管道联通有净水装置且净水装置有排水管道,所述的净水装置上设置有曝气泵,曝气泵通过气管联通净水装置内的自清洗装置且所述净水装置通过气管联通多用塔,所述的多用塔与净水装置底部均设置有污水管与所述的沉浸池联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节能污水 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用塔分为厌氧区、耗氧区和沉淀区,所述的污水池内设置的污水管与多用塔内的厌氧区联通,通过水泵将污水池内的污水送入多用塔的厌氧区内,厌氧区内的污水通过溢流方式进入耗氧区,后进入沉淀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节能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净水装置通过气管联通多用塔内的耗氧区。
说明书
一种新型节能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节能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大量建有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在工业生产,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会产生大量的废水。配套的处理污水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污水收集管网不健全,污水处理设施缺乏,给当地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这些污水具有排放不规律、水质水量变化大等特点,有些还有特殊的工业废水进入。
目前绝大多数污水处理工艺沿用污水厂的处理工艺,其投入的设备大,占地面积大,运行成本高,因此,在传统处理工艺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开发出一套高效、低耗、投资少、占地省、管理维护简单,从源头控制和治理小城镇水污染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效、低耗、投资少、占地面积小、管理维护简单的一种新型节能污水处理系统。
为了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节能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池和水平高度高于污水池并与污水池通过可排污管道联通的沉浸池,所述的污水池通过污水管联通有多用塔且污水管在所述污水池内设置有水泵,所述的多用塔通过可排污管道联通有净水装置且净水装置有排水管道,所述的净水装置上设置有曝气泵,曝气泵通过气管联通净水装置内的自清洗装置且所述净水装置通过气管联通多用塔,所述的多用塔与净水装置底部均设置有污水管与所述的沉浸池联通。
所述的多用塔分为厌氧区、耗氧区和沉淀区,所述的污水池内设置的污水管与多用塔内的厌氧区联通,通过水泵将污水池内的污水送入多用塔的厌氧区内,厌氧区内的污水通过溢流方式进入耗氧区,后进入沉淀区。
所述的净水装置通过气管联通多用塔内的耗氧区。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投入设备少,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自带生物菌,身故细菌自身繁殖,又配置无动力MBR膜净化功能,生命周期长,温度10-40度出水合格率100%,运行成本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