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8.25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IPC分类号C02F9/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人工湿地的水处理用沉淀装置,包括壳体、过滤区、絮凝区和沉淀区,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壳体的内部通过第一导水板和第二导水板依次分隔为过滤区、絮凝区和沉淀区,所述过滤区内安装有格栅,所述絮凝区顶端的壳体上设有投药口,所述絮凝区内安装有搅拌器,所述沉淀区的底部设有污泥斗,所述污泥斗上均匀安装有多个排泥管,所述沉淀区的中部安装有斜板,所述斜板的上方均匀设有多个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与出水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的内部设有过滤区、絮凝区和沉淀区,能够快速对污水进行彻底沉淀,不仅提高了沉淀效果和沉淀效率,还具有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和成本低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人工湿地的水处理用沉淀装置,包括壳体(1)、过滤区(2)、絮凝区(3)和沉淀区(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5)和出水口(6),所述壳体(1)的内部通过第一导水板(7)和第二导水板(8)依次分隔为过滤区(2)、絮凝区(3)和沉淀区(4),所述过滤区(2)内安装有格栅(9),所述絮凝区(3)顶端的壳体(1)上设有投药口,所述絮凝区(3)内安装有搅拌器(10),所述沉淀区(4)的底部设有污泥斗(11),所述污泥斗(11)上均匀安装有多个排泥管(12),所述沉淀区(4)的中部安装有斜板(13),所述斜板(13)的上方均匀设有多个集水槽(14),所述集水槽(14)与出水口(6)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人工湿地的水处理用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9)呈H型结构,且格栅(9)由不锈钢材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人工湿地的水处理用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10)包括搅拌电机(101)、搅拌轴(102)和搅拌桨(103),所述搅拌电机(101)安装在絮凝区(3)顶端的壳体(1)外部,所述搅拌电机(101)的输出端与搅拌轴(102)相连接,所述搅拌轴(102)穿过壳体(1)并延伸至絮凝区(3)内部,所述搅拌轴(102)的底端安装有搅拌桨(1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人工湿地的水处理用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103)至少设有两个。
说明书
一种用于人工湿地的水 处理用沉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人工湿地的水处理用沉淀装置。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具有投资少、能耗低以及工艺简单等特点而得到广泛使用,其主要是通过基质的吸附截留、微生物和植物的共同作用去除污染物。但由于污水中的悬浮颗粒预处理不足以及生物自身的繁殖代谢旺盛极易导致人工湿地堵塞,从而限制了人工湿地的发展应用。为此,有人提出在人工湿地的进水段设置沉淀装置。但是,现有的人工湿地水处理用沉淀装置大多具有体积大、沉淀效果不佳以及沉淀效率低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人工湿地的水处理用沉淀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人工湿地的水处理用沉淀装置,包括壳体、过滤区、絮凝区和沉淀区,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壳体的内部通过第一导水板和第二导水板依次分隔为过滤区、絮凝区和沉淀区,所述过滤区内安装有格栅,所述絮凝区顶端的壳体上设有投药口,所述絮凝区内安装有搅拌器,所述沉淀区的底部设有污泥斗,所述污泥斗上均匀安装有多个排泥管,所述沉淀区的中部安装有斜板,所述斜板的上方均匀设有多个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与出水口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格栅呈H型结构,且格栅由不锈钢材制成。
优选的,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和搅拌桨,所述搅拌电机安装在絮凝区顶端的壳体外部,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端与搅拌轴相连接,所述搅拌轴穿过壳体并延伸至絮凝区内部,所述搅拌轴的底端安装有搅拌桨。
优选的,所述搅拌桨至少设有两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的内部设有过滤区、絮凝区和沉淀区,能够快速对污水进行彻底沉淀,不仅提高了沉淀效果和沉淀效率,还具有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和成本低等优点,易于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