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人工湿地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9-2-25 9:04:19

  申请日2017.08.28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人工湿地的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调节池、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和太阳能供电设备,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微动力一体化池和人工湿地,所述人工湿地内设有过滤层和植物层,所述过滤层铺设于植物层下方;所述人工湿地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入水口处连接有布水管,所述布水管在过滤层中沿水平方向延伸,布水管的出口靠近人工湿地位于出水口一侧的壁面;人工湿地的出水口处设置有出水网篮,所述出水网篮内设有夹层,夹层内填充有过滤介质。其特点是设置人工湿地,避免污泥对处理中的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带有人工湿地的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2)、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3)和太阳能供电设备,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3)包括一体化池(4)和人工湿地(5),所述人工湿地(5)内设有过滤层(37)和植物层(41),所述过滤层(37)铺设于植物层(41)下方;其特征是:所述人工湿地(5)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入水口(8)和出水口(9);所述入水口(8)处连接有布水管(36),所述布水管(36)在过滤层(37)中沿水平方向延伸,布水管(36)的出口靠近人工湿地(5)位于出水口(9)一侧的壁面;人工湿地(5)的出水口(9)处设置有出水网篮(39),所述出水网篮(39)内设有夹层(40),夹层(40)内填充有过滤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人工湿地的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人工湿地(5)的过滤层(37)自下而上包括第一过滤层(42)、第二过滤层(43)和第三过滤层(44),所述布水管(36)设于第一过滤层(4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人工湿地的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布水管(36)沿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布水孔(3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人工湿地的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出水网篮(39)的夹层(40)包覆在人工湿地(5)的出水口(9)的外围,顶部设有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人工湿地的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植物层(41)为水生植物层(4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人工湿地的太阳能微动力污水 处理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格栅井(6),所述格栅井(6)与调节池(2)连通,格栅井(6)远离调节池(2)的一侧设有进水口;所述格栅井(6)内设有格栅(7),所述格栅(7)倾斜并设置于格栅井(6)的进水口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人工湿地的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调节池(2)内设有污水提升泵(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带有人工湿地的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一体化池(4)包括厌氧池(16)、好氧池(17)、沉淀池(18)、污泥池(19)和消毒池(20);所述好氧池(17)内设有布气管(25),所述布气管(25)通过风机(49)供气;所述沉淀池(18)内设有污泥提升泵(29)和紫外线消毒管(34)。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带有人工湿地的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太阳能供电设备包括太阳能电板(46)以及蓄电池组(48),所述太阳能电板(46)与蓄电池组(48)电连接,所述污水提升泵(10)、污泥提升泵(29)、风机(49)和紫外线消毒管(34)分别与蓄电池组(48)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带有人工湿地的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污水提升泵(10)和污泥提升泵(29)上均设有自耦底座(11)。

  说明书

  一种带有人工湿地的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人工湿地的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水资源缺乏和水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已经严重制约我国总体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在农村地区,由于基础设施落后,管理水平低下,严重制约了农村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农村地区的水环境治理俨然成为了我国过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地区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如纤维素、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等,也常含有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虫卵;生活污水中的无机盐类主要有氯化物、硫酸盐、磷酸盐、碳酸氢盐和钾、钙、钠等。传统的废水处理装置能耗大,且需要专门的场地进行污水处理。

  针对上述问题,我国现有如下专利:

  专利公开号:CN205821101U,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微动力人工湿地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人工湿地,人工湿地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口,植物层种植有除磷植物;污水处理装置,设置于人工湿地下方,与人工湿地的占地重叠,太阳能光伏控制系统,呈点状树立分布在人工湿地上,用于驱动污水处理装置的运转。采用立体布局:将污水处理装置采用地埋式设置在人工湿地下方,太阳能光伏控制系统呈点状竖立分布在人工湿地,相比其他工艺节约占地面积;在人工湿地中种植除磷植物。

  然而,该专利的人工湿地的进水口在人工湿地的一端,由于进入人工湿地的都是含较多氮、磷元素的液体,容易导致人工湿地进水口一侧的植被茂盛,而出水口另一侧的植被稀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人工湿地的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系统,其特点是设置布水管,能够使进入人工湿地的液体在人工湿地内均布,令人工湿地中的植被均匀生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调节池、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和太阳能供电设备,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一体化池和人工湿地,所述人工湿地内设有过滤层和植物层,所述过滤层铺设于植物层下方;所述人工湿地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入水口处连接有布水管,所述布水管在过滤层中沿水平方向延伸,布水管的出口靠近人工湿地位于出水口一侧的壁面;人工湿地的出水口处设置有出水网篮,所述出水网篮内设有夹层,夹层内填充有过滤介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污泥池,将沉淀池中沉积的污泥经由污泥提升泵驱动,进入污泥池,沉淀池内的液体从清水管直接进入消毒池中;液体不会进入污泥池,避免了污泥混入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优选的,所述人工湿地的过滤层自下而上包括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所述布水管设于第一过滤层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溢流堰,一方面能够维持沉淀池的上液层稳定,另一方面能够使沉淀池中的液体均匀溢出。

  优选的,所述布水管沿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布水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紫外线消毒管能够杀灭流经清水管的液体中的病原体、病毒和寄生虫卵。

  优选的,所述出水网篮的夹层包覆在人工湿地的出水口的外围,顶部设有开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厌氧池中的厌氧细菌分解水中大分子复合链的有机物,使大分子复合链的有机物氧化为小分子单链的有机物,避免水体富营养化;利用好氧池中的好氧微生物在大量氧的存在下生长繁殖,并进一步将小分子单链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降低废水中的有机物质。

  优选的,所述植物层为水生植物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水生植物,有效分解去除水中的氮、磷元素,避免水体富营养化。

  优选的,还包括格栅井,所述格栅井与调节池连通,格栅井远离调节池的一侧设有进水口;所述格栅井内设有格栅,所述格栅倾斜并设置于格栅井的进水口下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格栅井,并在格栅井中设置过滤格栅,对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进行处理,去除粗粒、不溶性COD和SS。

  优选的,所述调节池内设有污水提升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污水提升泵驱动,将调节池内的液体泵入一体化池。

  优选的,所述一体化池包括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污泥池和消毒池;所述好氧池内设有布气管,所述布气管通过外部风机。供气;所述沉淀池内设有污泥提升泵和紫外线消毒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好氧池中设置布气管,增加好氧池中的氧气溶解量,保证好养细菌的繁殖;设置旋混式曝气器,当气流进入旋混式曝气器时,气流首先通过二道螺旋切割系统,切割后进入下层的的多层锯齿型布气头,进行多层切割,使气泡切割成微气泡,提高了氧的利用率,布气均匀,充氧效率高。

  优选的,所述太阳能供电设备包括太阳能电板以及蓄电池组,所述太阳能电板与蓄电池组电连接,所述污水提升泵、污泥提升泵、风机和紫外线消毒管分别与蓄电池组电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太阳能电板给污水提升泵、污泥提升泵、风机和紫外线消毒管提供电能,解决了农村地区电力网络不完善的问题,节省能源,清洁环保。

  优选的,所述污水提升泵和污泥提升泵上均设有自耦底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自耦底座,便于污水提升泵和污泥提升泵的检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设置污泥池,沉淀池内的液体从清水管直接进入消毒池中;液体不会进入污泥池,避免了污泥混入水体,造成二次污染;2)设置溢流堰,一方面能够维持沉淀池的上液层稳定,另一方面能够使沉淀池中的液体均匀溢出;3)设置紫外线消毒管,利用紫外线消毒管能够杀灭流经清水管的液体中的病原体、病毒和寄生虫卵;4)利用太阳能电板供电能,解决了农村地区电力网络不完善的问题,节省能源,清洁环保;5)通过一体化的污水处理装置设计,能够预制后直接投入使用,与单个污水排放端口直接连接,解决了污水不集中的问题,污水处理效果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