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8.28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IPC分类号C02F9/04; C02F103/28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造纸污水絮凝物搅拌混合处理装置,属于造纸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座和搅拌混合室;所述固定座通过螺钉固定在底板的顶部左侧;固定座的顶部设置有进水装置;所述进水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焊接在进水装置的底部,在排水管上设置有挡料板,排水管的下方贯穿固定座延伸到底板的底部;所述挡料板设置在排水管上,靠近进水装置的一侧。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进水管的设置,便于将污水输入到进水装置的内部,同时通过添加剂输入管向进水管内输入添加剂,在搅拌装置的作用下,对物料进行搅拌,大大加快了物料的搅拌混合速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造纸污水絮凝物搅拌混合处理装置,包括支撑杆(1);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杆(1)的顶部设置有底板(2);所述底板(2)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座(3)和搅拌混合室(14);所述固定座(3)通过螺钉固定在底板(2)的顶部左侧;固定座(3)的顶部设置有进水装置(7);所述进水装置(7)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20);所述排水管(20)焊接在进水装置(7)的底部,在排水管(20)上设置有挡料板(4),排水管(20)的下方贯穿固定座(3)延伸到底板(2)的底部;所述挡料板(4)设置在排水管(20)上,靠近进水装置(7)的一侧;进水装置(7)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5);所述搅拌装置(5)由搅拌轴(52)、螺旋搅拌桨叶(54)、方形刮板(53)和搅拌电机(51)组成;所述搅拌轴(52)设置在进水装置(7)的内部中心线上,顶部贯穿支撑板(8)与搅拌电机(51)相连接诶;所述搅拌电机(51)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板(8)的顶部中心线上;所述方形刮板(53)焊接在搅拌轴(52)上;所述螺旋搅拌桨叶(54)焊接在搅拌轴(52)上,方形刮板(53)的内部;进水装置(7)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通过螺栓与进水装置(7)固定连接;支撑板(8)的顶部设置有搅拌电机(51)、进水管(6)和添加剂输入管(11);所述进水管(6)焊接在搅拌电机(51)的左侧;所述添加剂输入管(11)设置有两个,一个设置在支撑板(8)的顶部右侧,另一个设置在搅拌混合室(14)的顶部左侧;进水装置(7)的左侧通过连接管(10)与搅拌混合室(1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10)的左端焊接在进水装置(7)的右侧底部,右端焊接在搅拌混合室(14)的左侧,且在连接管(10)的左端设置有过滤板(9);所述过滤板(9)的上下两端焊接在连接管(10)的上下两内壁上;所述搅拌混合室(14)的内部设置有均流板(18)、过滤网(13)和螺旋搅拌轴(12);所述均流板(18)焊接在搅拌混合室(14)的内部,均流板(18)的上下两端焊接在搅拌混合室(14)上下两内壁上,靠近左壁的一侧;所述螺旋搅拌轴(12)设置在搅拌混合室(14)的内部,左端与均流板(18)的中心位置活动连接,右端贯穿搅拌混合室(14)的右壁与驱动电机(15)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5)通过螺钉固定在搅拌混合室(14)的右壁中心线上;所述过滤网(13)的一端焊接在均流板(18)上,另一端焊接在搅拌混合室(14)的右壁上,且设置在螺旋搅拌轴(12)的外侧;搅拌混合室(14)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杂管(19)和第二排杂管(17);所述第一排杂管(19)焊接在搅拌混合室(14)的底部左侧,均流板(18)的左侧;所述第二排杂管(17)焊接在搅拌混合室(14)的底部右侧;搅拌混合室(14)的右侧设置有驱动电机(15)和排料管(16);所述排料管(16)焊接在搅拌混合室(14)的右壁上,驱动电机(15)的底部,过滤网(13)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污水 絮凝物搅拌混合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搅拌电机(51)和驱动电机(15)通过控制开关与电源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造纸污水絮凝物搅拌混合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水管(6)、添加剂输入管(11)、第一排杂管(19)、第二排杂管(17)和排料管(16)上均设置有控制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造纸污水絮凝物搅拌混合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搅拌轴(52)、螺旋搅拌桨叶(54)、方形刮板(53)和螺旋搅拌轴(12)上均设置有耐腐蚀层。
说明书
一种造纸污水絮凝物搅拌混合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造纸设备,具体是一种造纸污水絮凝物搅拌混合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加速,水资源的需求缺口也日益增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污水处理行业成为新兴产业,目前与自来水生产、供水、排水、中水回用行业处于同等重要地位。其中,造纸业居我国5大高耗水行业之首,其国内纸厂吨纸水耗高达100立方米以上,几乎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10 倍,因此,我国造纸行业造成的水源污染、环境污染和水资源浪费现象非常严重。目前,我国造纸行业部分厂家通过兴建污水治理工程,有效的达到污水治理的效果,但是,这些污水治理工程成本十分高昂,一般厂家无法建立污水治理工程或者维持污水治理工程的继续,因此,很多厂家仍然选择污水直接排放的方式,造纸污水无法达到有效的治理,水污染和环境污染严重,并且造纸污水中含有的污染物主要是短纤、微纤、淤泥和杂质等,造纸污水的直接排放还会造成纤维资源的浪费,因此,如何对造纸污水进行有效的治理,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治污总投资,回收纤维纸浆,变废为宝是造纸工业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常用的回收处理方式,是在造纸污水内添加絮凝剂,和污水混合反应后吸附污物,最后经过沉淀提取纤维纸浆,但是传统的絮凝都是直接添加絮凝剂,导致污水和絮凝剂接触不从分,混合不均匀,絮凝效果不理想,影响污水处理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反应充分,混合均匀的的造纸污水絮凝物搅拌混合处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造纸污水絮凝物搅拌混合处理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座和搅拌混合室;所述固定座通过螺钉固定在底板的顶部左侧;固定座的顶部设置有进水装置;所述进水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焊接在进水装置的底部,在排水管上设置有挡料板,排水管的下方贯穿固定座延伸到底板的底部;所述挡料板设置在排水管上,靠近进水装置的一侧;进水装置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由搅拌轴、螺旋搅拌桨叶、方形刮板和搅拌电机组成;所述搅拌轴设置在进水装置的内部中心线上,顶部贯穿支撑板与搅拌电机相连接诶;所述搅拌电机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板的顶部中心线上;所述方形刮板焊接在搅拌轴上;所述螺旋搅拌桨叶焊接在搅拌轴上,方形刮板的内部;进水装置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螺栓与进水装置固定连接;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搅拌电机、进水管和添加剂输入管;所述进水管焊接在搅拌电机的左侧;所述添加剂输入管设置有两个,一个设置在支撑板的顶部右侧,另一个设置在搅拌混合室的顶部左侧;进水装置的左侧通过连接管与搅拌混合室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左端焊接在进水装置的右侧底部,右端焊接在搅拌混合室的左侧,且在连接管的左端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上下两端焊接在连接管的上下两内壁上;所述搅拌混合室的内部设置有均流板、过滤网和螺旋搅拌轴;所述均流板焊接在搅拌混合室的内部,均流板的上下两端焊接在搅拌混合室上下两内壁上,靠近左壁的一侧;所述螺旋搅拌轴设置在搅拌混合室的内部,左端与均流板的中心位置活动连接,右端贯穿搅拌混合室的右壁与驱动电机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螺钉固定在搅拌混合室的右壁中心线上;所述过滤网的一端焊接在均流板上,另一端焊接在搅拌混合室的右壁上,且设置在螺旋搅拌轴的外侧;搅拌混合室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杂管和第二排杂管;所述第一排杂管焊接在搅拌混合室的底部左侧,均流板的左侧;所述第二排杂管焊接在搅拌混合室的底部右侧;搅拌混合室的右侧设置有驱动电机和排料管;所述排料管焊接在搅拌混合室的右壁上,驱动电机的底部,过滤网的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搅拌电机和驱动电机通过控制开关与电源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进水管、添加剂输入管、第一排杂管、第二排杂管和排料管上均设置有控制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搅拌轴、螺旋搅拌桨叶、方形刮板和螺旋搅拌轴上均设置有耐腐蚀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进水管的设置,便于将污水输入到进水装置的内部,同时通过添加剂输入管向进水管内输入添加剂,在搅拌装置的作用下,对物料进行搅拌,大大加快了物料的搅拌混合速率;搅拌装置的设置,能够对污水进行搅拌,使得污水与添加剂接触的更加的充分,便于将污水中的杂质,清除干净,并在过滤板的作用下,将杂质残留在进水装置内,打开挡料板,将杂质从排水管将杂质排放出去,不仅能够将杂质排放出去,而且能够对进水装置进行一次清洗,防止出现杂质堵塞的现象;搅拌混合室的设置,能够将物料进行再次的搅拌,使得污水中的物料与添加剂充分的混合,从而将杂质充分的排除掉;过滤网的设置,能够将污水与杂质分离开来,将杂质从排料管排出,将排出杂质的污水从第二排杂管排出;通过两次的搅拌混合除杂,从而对杂质处理的更加的彻底,大大保护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