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08.06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IPC分类号C02F3/00; C02F3/28; C02F11/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中污泥生化消耗减量系统及方法,包括多功能池,多功能池的进水口连接有泵升管道,泵升管道连接有提升泵房,提升泵房连接有污水进水总管道,污水进水总管道上安装有水质检测器;多功能池内安装有与泵升管道连通的布水装置;多功能池连接有配水井,配水井与生化系统连接,生化系统和多功能池之间连接污泥回馈装置;还包括信号输入端与水质检测器连接的调节控制器,调节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于布水装置和污泥回馈装置连接;多功能池的污泥排放端口连接有污泥排放装置;生化系统的剩余污泥排到多功能池中静置沉淀,浓缩厌氧消解,将自身的有机物完全释放到水体中,污泥自身无机化,达到污泥减量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1.污水处理中污泥生化消耗减量系统,包括多功能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池的进水口连接有泵升管道,所述泵升管道连接有提升泵房,所述提升泵房连接有污水进水总管道,所述污水进水总管道上安装有水质检测器;所述多功能池内安装有与所述泵升管道连通的布水装置;
所述多功能池连接有用于输出上清液的配水井,所述配水井与生化系统连接,所述生化系统和所述多功能池之间连接污泥回馈装置;
还包括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水质检测器连接的调节控制器,所述调节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于所述布水装置和所述污泥回馈装置连接;
所述多功能池的污泥排放端口连接有污泥排放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中污泥生化消耗减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装置包括所述泵升管道的出口端通过三通连接的进水横管和进水竖管,所述进水横管上安装有进水控制阀,所述进水控制阀的控制端与所述调节控制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中污泥生化消耗减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竖管的下开口端高于所述多功能池内的污泥层。
4.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中污泥生化消耗减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回馈装置包括与所述生化系统的污泥排放端口连接的回流井,所述回流井与所述提升泵房之间连接有污泥回馈管路,所述污泥回馈管路上安装有回馈控制阀;所述回馈控制阀的控制端与所述调节控制器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中污泥生化消耗减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排放装置包括与所述多功能池的污泥排放口连通的污泥排放管,所述污泥排放管连接有浓缩池,所述污泥排放管上安装有污泥排放阀,所述浓缩池顶端的上清液排放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提升泵房连通,所述浓缩池的底端设置有污泥排放口。
6.污水处理中污泥生化消耗减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污水经过提升泵房进入到多功能池内,在多功能池内进行厌氧消解,含有丰富有机物的污泥消解产物随着上清液通过配水井进入到生化系统中,沉淀到多功能池底部的污泥通过浓缩厌氧消解无机化后,进入浓缩池进行浓缩后排出;
步骤二,生化系统沉淀的污泥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这部分污泥通过回流井进入到提升泵房内,与提升泵房内的污水一起进入到多功能池内,污泥中的有机物经过厌氧消解后进入到水体中,污泥体积减少;
步骤三,污泥厌氧消解产生的有机物释放到水体中,增加了可生化碳源,满足了反硝化的碳源需求,可以对进水中的硝态氮进行提前去除,达到碳源的再利用并实现前置脱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处理中污泥生化消耗减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多功能池进水的水质控制从所述回流井进入所述提升泵房的污泥量,当水量小、负荷低时,关闭回流井与提升泵房之间的回流阀,进水从多功能池底部进入;当水量小、负荷高时,打开回流阀,进水与污泥从多功能池顶部进入;当水量大、负荷高时,打开回流阀,进水与污泥从多功能池底部进入;当水量大、负荷低时,关闭回流阀,进水与污泥从多功能池顶部进入。
说明书
污水处理中污泥生化消耗减量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中污泥生化消耗减量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厂中产生的剩余污泥传统的排除方法是,直接从回流井中经剩余污泥泵提到污泥浓缩池中进行浓缩后,进行污泥脱水处置。回流污泥是生化系统底部的沉淀污泥,这部分污泥是处于生化系统的末端,完全处于饥饿状态,如果加以利用,会有非常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将污泥内的可挥发性有机物回收利用的污水处理中污泥生化消耗减量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污水处理中污泥生化消耗减量系统,包括多功能池,所述多功能池的进水口连接有泵升管道,所述泵升管道连接有提升泵房,所述提升泵房连接有污水进水总管道,所述污水进水总管道上安装有水质检测器;所述多功能池内安装有与所述泵升管道连通的布水装置;
所述多功能池连接有用于输出上清液的配水井,所述配水井与生化系统连接,所述生化系统和所述多功能池之间连接污泥回馈装置;
还包括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水质检测器连接的调节控制器,所述调节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于所述布水装置和所述污泥回馈装置连接;
所述多功能池的污泥排放端口连接有污泥排放装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布水装置包括所述泵升管道的出口端通过三通接头连接的进水横管和进水竖管,所述进水横管上安装有进水控制阀,所述进水控制阀的控制端与所述调节控制器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水竖管的下开口端高于所述多功能池内的污泥层。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污泥回馈装置包括与所述生化系统的污泥排放端口连接的回流井,所述回流井与所述提升泵房之间连接有污泥回馈管路,所述污泥回馈管路上安装有回馈控制阀;所述回馈控制阀的控制端与所述调节控制器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污泥排放装置包括与所述多功能池的污泥排放口连通的污泥排放管,所述污泥排放管连接有浓缩池,所述污泥排放管上安装有污泥排放阀,所述浓缩池顶端的上清液排放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提升泵房连通,所述浓缩池的底端设置有污泥排放口。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污水处理中污泥生化消耗减量系统,包括多功能池,所述多功能池的进水口连接有泵升管道,所述泵升管道连接有提升泵房,所述提升泵房连接有污水进水总管道,所述污水进水总管道上安装有水质检测器;所述多功能池内安装有与所述泵升管道连通的布水装置;所述多功能池连接有用于输出上清液的配水井,所述配水井与生化系统连接,所述生化系统和所述多功能池之间连接污泥回馈装置;还包括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水质检测器连接的调节控制器,所述调节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于所述布水装置和所述污泥回馈装置连接;所述多功能池的污泥排放端口连接有污泥排放装置;生化系统的剩余污泥排到多功能池中静置沉淀,浓缩厌氧消解,将自身的有机物完全释放,回到水体中,污泥自身无机化,达到污泥减量的目的。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将污泥内的可挥发性有机物回收利用的污水处理中污泥生化消耗减量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污水处理中污泥生化消耗减量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污水经过提升泵房进入到多功能池内,在多功能池内进行厌氧消解,含有丰富有机物的污泥消解产物随着上清液通过配水井进入到生化系统中,沉淀到多功能池底部的污泥通过浓缩厌氧消解无机化后,进入浓缩池进行浓缩后排出;
步骤二,生化系统沉淀的污泥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这部分污泥通过回流井进入到提升泵房内,与提升泵房内的污水一起进入到多功能池内,污泥中的有机物经过厌氧消解后进入到水体中,污泥体积减少;
步骤三,污泥厌氧消解产生的有机物释放到水体中,增加了可生化碳源,满足了反硝化的碳源需求,可以对进水中的硝态氮进行提前去除,达到碳源的再利用并实现前置脱氮。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根据所述多功能池进水的水质控制从所述回流井进入所述提升泵房的污泥量,当水量小、负荷低时,关闭回流井与提升泵房之间的回流阀,进水从多功能池底部进入;当水量小、负荷高时,打开回流阀,进水与污泥从多功能池顶部进入;当水量大、负荷高时,打开回流阀,进水与污泥从多功能池底部进入;当水量大、负荷低时,关闭回流阀,进水与污泥从多功能池顶部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