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污水絮凝剂的配制方法

发布时间:2019-2-14 9:38:44

  申请日2018.10.24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IPC分类号C02F1/52; C02F1/54; C02F103/20

  摘要

  本发明一种水产养殖污水絮凝剂的配制方法,其配方(按重量百分比)北豆根1.7‑2.7%、嗜热侧孢霉2.3‑3.3%、朱砂根1.6‑2.6%、泾阳链霉菌2.2‑3.2%、白蔹1.8‑2.8%、磷酸二氢钠1.5‑2.5%、四叶参1.9‑2.9%、摩西球囊霉2.1‑3.1%、鸡胶原蛋白2‑3%、阿魏酸0.9‑1.7%、双乙酸钠0.6‑1.6%、短小芽胞杆菌0.2‑1.2%、阴沟肠杆菌1‑2%、藿香提取物0.8‑1.8%、固氮放线菌0.7‑1.7%、碳酸氢钠0.5‑1.5%、硫酸锌0.3‑1.3%、燕麦葡聚糖1.1‑2.1%、水76.8‑59%。本发明具有较好的形成诱导酶、生新的酶系,从而降解和转化那些陌生的化合物,使胶体微粒相互碰撞,从而形成絮状混凝沉淀。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水产养殖污水絮凝剂的配制方法,其配方(按重量百分比)

  北豆根 1.7-2.7% 嗜热侧孢霉 2.3-3.3% 朱砂根1.6-2.6%

  泾阳链霉菌 2.2-3.2% 白蔹 1.8-2.8% 磷酸二氢钠 1.5-2.5%

  四叶参1.9-2.9% 摩西球囊霉2.1-3.1% 鸡胶原蛋白 2-3%

  阿魏酸0.9-1.7% 双乙酸钠0.6-1.6% 短小芽胞杆菌0.2-1.2%

  阴沟肠杆菌 1-2% 藿香提取物0.8-1.8% 固氮放线菌0.7-1.7%

  碳酸氢钠 0.5-1.5% 硫酸锌 0.3-1.3% 燕麦葡聚糖1.1-2.1%

  水76.8-59%。

  说明书

  一种水产养殖污水絮凝剂的配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污水处理领域,利用天然萃取物、微生物菌为基本原料的一种水产养殖污水絮凝剂的配制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传统水产养殖主要采用以基塘系统为代表的环境友好养殖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水产养殖逐渐向特种水产品和高密度精养的集约化养殖模式转变,水产养殖的现状和影响也应该得到更大的重视,在水质较差的鱼塘中,养殖品种发病率比较频繁,相对而言比较严重,加之苗种检疫和种质鉴定工作大多只是形式,不少养殖户为了控制疾病,在养殖过程中普遍存在滥用化学农药和抗生素的现象,各种饲料添加剂不合理搭配和使用,造成水中残留和蓄积,给水域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不足之处,而研制一种具有形成诱导酶、生新的酶系,从而降解和转化那些陌生的化合物,使胶体微粒相互碰撞,从而形成絮状混凝沉淀的水产养殖污水絮凝剂配制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 该产品是以北豆根、嗜热侧孢霉、朱砂根、泾阳链霉菌、白蔹、磷酸二氢钠、四叶参、摩西球囊霉、鸡胶原蛋白、阿魏酸、双乙酸钠、短小芽胞杆菌、阴沟肠杆菌、藿香提取物、固氮放线菌、碳酸氢钠、硫酸锌、燕麦葡聚糖、水有机混合,科学配伍而成,其配制方法如下:

  配方(按重量百分比)

  北豆根 1.7-2.7% 嗜热侧孢霉 2.3-3.3% 朱砂根1.6-2.6%

  泾阳链霉菌 2.2-3.2% 白蔹 1.8-2.8% 磷酸二氢钠 1.5-2.5%

  四叶参1.9-2.9% 摩西球囊霉2.1-3.1% 鸡胶原蛋白 2-3%

  阿魏酸0.9-1.7% 双乙酸钠0.6-1.6% 短小芽胞杆菌0.2-1.2%

  阴沟肠杆菌 1-2% 藿香提取物0.8-1.8% 固氮放线菌0.7-1.7%

  碳酸氢钠 0.5-1.5% 硫酸锌 0.3-1.3% 燕麦葡聚糖1.1-2.1%

  水76.8-59%

  配制工艺:

  该水产养殖污水絮凝剂是将上述产品按重量百分比配齐,混合而成, 其步骤:采用北豆根与嗜热侧孢霉、朱砂根、泾阳链霉菌加入33.9°C水中高速搅拌463分钟,具有形成诱导酶、生新的酶系,从而降解和转化那些陌生的化合物,再加入白蔹、磷酸二氢钠、四叶参高速搅拌483分钟,再加入摩西球囊霉、鸡胶原蛋白高速搅拌503分钟,再加入阿魏酸、双乙酸钠、短小芽胞杆菌、阴沟肠杆菌、藿香提取物、固氮放线菌、碳酸氢钠、硫酸锌,燕麦葡聚糖高速搅拌513分钟,再加入,能使胶体微粒相互碰撞,从而形成絮状混凝沉淀,然后密封在恒温36.5°C的厌氧容器内厌氧发酵203小时即可。

  有益效果:

  具有形成诱导酶、生新的酶系,从而降解和转化那些陌生的化合物,使胶体微粒相互碰撞,从而形成絮状混凝沉淀。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水产养殖污水絮凝剂主要由下述重量百分比原料组成,北豆根 1.7-2.7%、嗜热侧孢霉 2.3-3.3%、朱砂根1.6-2.6%、泾阳链霉菌 2.2-3.2%、白蔹 1.8-2.8%、磷酸二氢钠1.5-2.5%、四叶参1.9-2.9%、摩西球囊霉2.1-3.1%、鸡胶原蛋白 2-3%、阿魏酸0.9-1.7%、双乙酸钠0.6-1.6%、短小芽胞杆菌0.2-1.2%、阴沟肠杆菌 1-2%、藿香提取物0.8-1.8%、固氮放线菌0.7-1.7%、碳酸氢钠 0.5-1.5%、硫酸锌 0.3-1.3%、燕麦葡聚糖1.1-2.1%、水76.8-59%,混合而成, 其步骤:采用北豆根与嗜热侧孢霉、朱砂根、泾阳链霉菌加入33.9°C水中高速搅拌463分钟,具有形成诱导酶、生新的酶系,从而降解和转化那些陌生的化合物,再加入白蔹、磷酸二氢钠、四叶参高速搅拌483分钟,再加入摩西球囊霉、鸡胶原蛋白高速搅拌503分钟,再加入阿魏酸、双乙酸钠、短小芽胞杆菌、阴沟肠杆菌、藿香提取物、固氮放线菌、碳酸氢钠、硫酸锌,燕麦葡聚糖高速搅拌513分钟,再加入,能使胶体微粒相互碰撞,从而形成絮状混凝沉淀,然后密封在恒温36.5°C的厌氧容器内厌氧发酵203小时即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