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颗粒污泥及其培养方法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9-2-8 9:57:38

  申请日2018.09.30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IPC分类号C02F3/2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厌氧颗粒污泥及其培养方法与应用,针对农村污水的特点,在培养过程中逐渐提高进水COD,使得厌氧污泥能够适用于各种不同COD的污水处理,并通过接种污泥、驯化污泥、颗粒污泥形成、颗粒污泥成熟等不同阶段的培养,产出了适用于农村污水处理的厌氧颗粒污泥,培养方法总共用时30d以内,比目前普遍的培养工艺用时短,改善了厌氧颗粒污泥培养中最为突出的效率低下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厌氧颗粒污泥,其特征在于孔隙率为70%~80%,沉降速率80~90m/h。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向厌氧颗粒污泥培养装置中投加接种污泥,并在厌氧颗粒污泥培养装置底部输送农村污水,废水初始COD值为2000~2500mg/L,厌氧颗粒污泥培养装置内温度为31~33℃,pH值为7.3-7.5;

  (2)采用静态驯化方式对厌氧颗粒污泥培养装置中接种污泥驯化,设置水力停留间为20h,并加入N、P、S元素,测定厌氧颗粒污泥培养装置取样口COD值,当COD去除率达到80%以上时,驯化阶段结束;

  (3)加入颗粒活性炭,并从厌氧颗粒污泥培养装置底部进水,水力停留间为15h,每过3d增加500-600mg/L进水COD,最高不超过4500mg/L,随COD补充N、P、S并加入微量元素Ca2+、Mg2+、Fe2+,当粒径在1mm的污泥占污泥总数的 80%以上,颗粒污泥形成阶段结束;

  (4)加入阳离子交换树脂,提高进水负荷使容积负荷在10-15kgCOD/(m3•d),水力停留时间缩短为10h,厌氧颗粒污泥培养装置中污泥在人工污泥床层中不断积累并相互聚集,形成大颗粒污泥,其中粒径在2mm以上的污泥占污泥总数的80%以上,测定厌氧颗粒污泥培养装置出水COD去除率在90%以上时,颗粒污泥成熟阶段结束,即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厌氧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接种污泥的VSS为13-15g/L,SS为23-26g/L。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厌氧颗粒污泥 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种污泥到污泥成熟用时小于30d。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厌氧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接种污泥体积占厌氧颗粒污泥培养装置体积的8%-1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厌氧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加入N、P、S元素与COD的质量比为COD:N:P:S=250:6:0.8:0.3。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厌氧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颗粒活性炭的量为反应器体积的2%-3%。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厌氧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加入阳离子交换树脂的量为反应器体积的3%-4%。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厌氧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加入微量元素的量为使得装置内的Ca2+为60-90mg/l、Mg2+为110-140mg/l、Fe2+为12-18mg/l。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厌氧颗粒污泥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颗粒污泥应用于农村污水处理。

  说明书

  一种厌氧颗粒污泥及其培养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厌氧颗粒污泥及其培养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厌氧生物技术在食品、化工行业有广泛的应用,其中厌氧颗粒污泥技术在处理废水中具有应用范围广、能耗低、负荷高、剩余污泥量少等优点,尤其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效果更加显著。但是厌氧颗粒污泥也存在着培养时间长、温度要求较高、脱氮除磷效果差等缺点,目前好多研究集中在对其培养时间、温度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厌氧颗粒污泥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水质和运行条件,如废水中有机物浓度不 能过高或过低、水中营养元素要充足(包括Ca2+、Mg2+、Fe2+等微量元素)、保证 一定的上升流速和有机负荷等。对于农村废水,由于其来源复杂,不同时段水质不同,培养用于降解其的厌氧高效菌种就存在一定的难度,其次对于培养一般厌氧颗粒污泥的运行条件对于农村废水并不适用。

  为此,研发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用于处理农村污水的厌氧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是非常关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厌氧颗粒污泥,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厌氧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厌氧颗粒污泥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以下步骤:

  (1)向厌氧颗粒污泥培养装置中投加接种污泥,并在厌氧颗粒污泥培养装置底部输送农村污水,废水初始COD值为2000~2500mg/L,厌氧颗粒污泥培养装置内温度为31~33℃,pH值为7.3-7.5;

  (2)采用静态驯化方式对厌氧颗粒污泥培养装置中接种污泥驯化,设置水力停留间为20h,并加入N、P、S元素,测定厌氧颗粒污泥培养装置取样口COD值,当COD去除率达到80%以上时,驯化阶段结束;

  (3)加入颗粒活性炭,并从厌氧颗粒污泥培养装置底部进水,水力停留间为15h,每过3d增加500-600mg/L进水COD,最高不超过4500mg/L,随COD补充N、P、S并加入微量元素Ca2+、Mg2+、Fe2+,当粒径在1mm的污泥占污泥总数的 80%以上,颗粒污泥形成阶段结束;

  (4)加入阳离子交换树脂,提高进水负荷使容积负荷在10-15kgCOD/(m3·d),水力停留时间缩短为10h,厌氧颗粒污泥培养装置中污泥在人工污泥床层中不断积累并相互聚集,形成大颗粒污泥,其中粒径在2mm以上的污泥占污泥总数的80%以上,测定厌氧颗粒污泥培养装置出水COD去除率在90%以上时,颗粒污泥成熟阶段结束,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针对农村污水不同时段水质不同的特点,在培养过程逐渐提高进水COD,使得厌氧污泥能够适用于各种不同COD的污水处理。

  2、本发明公开的培养方法总共用时30d以内,比目前普遍的培养工艺用时短,改善了厌氧颗粒污泥培养中最为突出的效率低下问题。

  3、本发明公开的培养方法在培养用时较短的前提下,培养出了孔隙率高,沉降效率高的优质厌氧颗粒污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