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络合萃取技术降低蜡染生产废水中苯胺含量方法

发布时间:2019-1-10 14:35:32

  申请日2018.03.13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IPC分类号C02F1/26; C02F101/38; C02F101/30

  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络合萃取技术降低蜡染生产废水中苯胺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络合剂和稀释剂按体积比7‑13:39混合均匀得萃取剂,调节蜡防印花废水的pH值至3‑4;萃取剂废水混合,进行萃取脱色,得到负载萃取液和分离水相;负载萃取液加入至再生装置中,并加入碱液分离出浓水相即得再生萃取剂。本发明的用络合萃取技术处理蜡染生产废水的方法,选择三烷基胺作为络合剂,废水中发色有机物和苯胺均可绝大部分萃入有机相,可以提高水的回用比例,处理后的废水经二次末端处理可以达标排放。现有污水处理技术中采用的助溶剂大多微溶于水,本发明无需使用助溶剂,可以避免助溶剂随水流失,最大限度的降低运行成本。通过调整工艺条件,控制再生温度,成功克服了负载萃取剂分层产生第三相的问题,避免了再生失败现象的发生。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络合萃取技术降低蜡染生产废水中苯胺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络合剂和稀释剂按体积比7-13 : 39混合均匀,得萃取剂,其中络合剂为三烷基胺,稀释剂为煤油或醋酸丁酯;

  b、调节蜡防印花废水的pH值至3-4;

  c、将步骤a配制的萃取剂与步骤b调节pH值后的废水混合,进行萃取脱色,所述萃取剂与废水的体积比为1:21-50,萃取反应30-90分钟,得到负载萃取液和分离水相;

  d、将步骤c分离出的负载萃取液加入至再生装置中,并加入质量百分浓度8-15%的碱液,按体积比碱液:负载萃取液=1 : 4-6,45°C-70°C下反应30-60分钟,两相平衡后,分离出浓水相即得再生萃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络合萃取技术降低蜡染生产废水中苯胺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碱液与负载萃取液体积比为=1 : 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络合萃取技术降低蜡染生产废水中苯胺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碱液为氢氧化钠水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络合萃取技术降低蜡染生产废水中苯胺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剂包括体积占30%的三烷基胺,其余为醋酸丁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络合萃取技术降低蜡染生产废水中苯胺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液为丝光工艺后所剩废碱。

  说明书

  一种用络合萃取技术降低蜡染生产废水 中苯胺含量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蜡染行业生产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络合萃取技术降低蜡染生产废水中苯胺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真蜡蜡染花布是一种用松香、石蜡、蜂蜡等作为防印介质的印花产品。蜡防印花废水是织物在进行蜡防印花、皂洗等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的统称。在印花及蒸化后,未反应的染料、水解染料、糊料,助剂、染料及助剂当中含有的杂质等从织物表面脱除进入印花废水中,其成分非常复杂。同时,一些染料本身或者水解后含有苯胺结构,致使印花废水的色度高,难以处理。苯胺等结构的污染物具有一定的生物抑制性难以通过生化法去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蜡防印花废水难以通过常规生化法处理,污水难以达到排放标准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采用萃取法,可系统性的降低废水的色度、COD和苯胺含量的处理蜡染生产废水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络合萃取技术降低蜡染生产废水中苯胺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络合剂和稀释剂按体积比7-13 : 39混合均匀,得萃取剂,其中络合剂为三烷基胺,稀释剂为煤油或醋酸丁酯;

  b、调节蜡防印花废水的pH值至3-4;

  c、将步骤a配制的萃取剂与步骤b调节pH值后的废水混合,进行萃取脱色,所述萃取剂与废水的体积比为1:21-50,萃取反应30-90分钟,得到负载萃取液和分离水相;

  d、将步骤c分离出的负载萃取液加入至再生装置中,并加入质量百分浓度8-15%的碱液,按体积比碱液:负载萃取液=1 : 4-6,45°C-70°C下反应30-60分钟,两相平衡后,分离出浓水相即得再生萃取剂。

  作为优选,步骤d中所述碱液与负载萃取液体积比为=1 : 5。

  作为优选,步骤d中碱液为氢氧化钠水溶液。

  作为优选,所述萃取剂包括体积占30%的三烷基胺,其余为醋酸丁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用络合萃取技术处理蜡染生产废水的方法,选择三烷基胺作为络合剂,废水中发色有机物和苯胺均可绝大部分萃入有机相,可以提高水的回用比例,处理后的废水经二次末端处理可以达标排放。现有污水处理技术中采用的助溶剂大多微溶于水,本发明无需使用助溶剂,可以避免助溶剂随水流失,最大限度的降低运行成本。通过调整工艺条件,控制再生温度,成功克服了负载萃取剂分层产生第三相的问题,避免了再生失败现象的发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