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立体沉淀式污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12-27 13:55:30

  申请日2018.04.27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IPC分类号B01D36/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立体沉淀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顶部沉淀槽、中部沉淀槽、底部沉淀槽、支撑组件、上连接水管、下连接水管以及排水管,所述顶部沉淀槽、中部沉淀槽、底部沉淀槽自上而下依次相对设置,且三者之间通过支撑组件连接支撑固定,所述顶部沉淀槽的上侧槽口处设有上溢流口,所述上连接水管的上端连通上溢流口,下端置于中部沉淀槽的槽底中心位置,所述中部沉淀槽的上侧槽口设有下溢流口,所述下连接水管上端连通下溢流口,下端置于底部沉淀槽的槽底中部。所述三维立体沉淀式污水处理装置整体结构简单,安装制作以及操作方便,设备总体成本低,不仅有效提高处理效果以及处理效率,而且占用空间资源少,实用性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三维立体沉淀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沉淀槽、中部沉淀槽、底部沉淀槽、支撑组件、上连接水管、下连接水管以及排水管,所述顶部沉淀槽、中部沉淀槽、底部沉淀槽自上而下依次相对设置,且三者之间通过支撑组件连接支撑固定,所述顶部沉淀槽的上侧槽口处设有上溢流口,所述上连接水管的上端连通上溢流口,下端置于中部沉淀槽的槽底中心位置,所述中部沉淀槽的上侧槽口设有下溢流口,所述下连接水管上端连通下溢流口,下端置于底部沉淀槽的槽底中部,所述底部沉淀槽的槽口处设有排水管,所述顶部沉淀槽的槽口处设有污水进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立体沉淀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多根支撑柱,支撑柱的上端连接上方的沉淀槽的槽底下侧,下端连接下方的沉淀槽的槽底上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维立体沉淀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的数量设置为三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立体沉淀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沉淀槽、中部沉淀槽、底部沉淀槽的槽体内均设有过滤网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立体沉淀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沉淀槽、中部沉淀槽、底部沉淀槽的槽体底部均设有排渣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立体沉淀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水管、下连接水管的上端管口均设有过滤网。

  说明书

  一种三维立体沉淀式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立体沉淀式污水处理装置,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 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而污水处理一般都会用到污水处理设备,然而目前很多的污水处理罐的污水处理效果不高,而且需要使用多个处理罐,因而会占用较多的空间资源,增加后期运维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能有效提高污水处理效率且节约空间资源的三维立体沉淀式污水处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三维立体沉淀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顶部沉淀槽、中部沉淀槽、底部沉淀槽、支撑组件、上连接水管、下连接水管以及排水管,所述顶部沉淀槽、中部沉淀槽、底部沉淀槽自上而下依次相对设置,且三者之间通过支撑组件连接支撑固定,所述顶部沉淀槽的上侧槽口处设有上溢流口,所述上连接水管的上端连通上溢流口,下端置于中部沉淀槽的槽底中心位置,所述中部沉淀槽的上侧槽口设有下溢流口,所述下连接水管上端连通下溢流口,下端置于底部沉淀槽的槽底中部,所述底部沉淀槽的槽口处设有排水管,所述顶部沉淀槽的槽口处设有污水进水管。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多根支撑柱,支撑柱的上端连接上方的沉淀槽的槽底下侧,下端连接下方的沉淀槽的槽底上侧。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柱的数量设置为三根。

  作为优选,所述顶部沉淀槽、中部沉淀槽、底部沉淀槽的槽体内均设有过滤网板。

  作为优选,所述顶部沉淀槽、中部沉淀槽、底部沉淀槽的槽体底部均设有排渣口。

  作为优选,所述上连接水管、下连接水管的上端管口均设有过滤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之处是:所述三维立体沉淀式污水处理装置整体结构简单,安装制作以及操作方便,设备总体成本低,不仅有效提高处理效果以及处理效率,而且占用空间资源少,因而实用性和经济效益高,适合推广应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