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废水回收制肥工艺

发布时间:2018-12-24 19:39:46

  申请日2018.02.24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IPC分类号C02F9/14; C05F7/00

  摘要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废水回收制肥工艺,步骤1,将生产废水加入预处理池中臭氧灭菌3‑6h;步骤2,将预处理后的废水排入有机废水池,然后加入微生物菌种,恒温培养1‑2d;步骤3,将步骤2处理后的废水加入培养池中培养3d;步骤4,将培养后的废水加入至密封有机废水池里恒温发酵反应10‑20h;步骤5,将恒温发酵后的废水通入第二培养池内持续深化发酵15d;步骤6,将步骤5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沉淀过滤,然后将滤渣制备得到生物肥料。本发明采用微生物法的二次发酵法解决了中药废水的处理,具有良好的废水处理效率,保证出水符合标准,同时也具有回收利用,变废为宝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中药废水回收制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方法按照如下步骤:

  步骤1,将生产废水加入预处理池中臭氧灭菌3-6h;

  步骤2,将预处理后的废水排入有机废水池,然后加入微生物菌种,恒温培养1-2d;

  步骤3,将步骤2处理后的废水加入培养池中培养3d;

  步骤4,将培养后的废水加入至密封有机废水池里恒温发酵反应10-20h;

  步骤5,将恒温发酵后的废水通入第二培养池内持续深化发酵15d;

  步骤6,将步骤5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沉淀过滤,然后将滤渣制备得到生物肥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企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臭氧通入量是10-20L/L,通入速度为2-6L/min,温度为50-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企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微生物菌种采用滇俊生物除臭剂,所述微生物菌种的加入量是废水质量的万分之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企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恒温培养的温度为30-50℃,所述恒温培养的曝气气体为空气,曝气速度为20-40mL/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企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培养温度为70-8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企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恒温发酵还包括微生物菌种的加入,所述微生物菌种的加入量是有机废水质量的万分之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企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恒温发酵的温度为50-6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企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深化发酵的温度为65-7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企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的生物肥料包括生物菌肥、生物除臭剂和有机肥发酵菌剂。

  说明书

  一种中药废水回收制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废水回收制肥工艺。

  背景技术

  中药制药废水主要包括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包括中药材炮制工序原料清洗废水、水提浓缩废水、含醇废水、口服液瓶清洗废水、设备清洗水、底面清洗废水、纯水制备废水、锅炉软水制备废水,锅炉烟气除尘水、循环冷却排水等。其中,进入污水处理站废水包括中药材炮制工序原料清洗废水、水提浓缩废水、含醇废水、口服液瓶清洗废水、设备清洗水、地面清洗废水和生活污水,其他废水中软水制备废水用于锅炉烟气除尘补充水,锅炉烟气除尘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循环使用不外排,纯水制备废水和循环冷却水作为清洁下水外排。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生产的药品不同,所采用的生产工艺不同,因此,所产生的废水也不尽相同,但大多中药废水包括洗药、煮提与制剂、洗瓶等工段产生的废水,中成药废水中主要含有各种天然有机污染物,工程原水为中药制药生产废水和低浓度的各工段设备洗涤水、净化水、地面冲洗水、日常生活污水;其水质特点为:主要污染物是常规污染物,混合后B/C比大于0.4,可生化性较好,属于易生物降解污染物质,废水中不含影响生化处理的抗生素,废水水量水质波动大。目前常采用的废水处理方法有物化法+生化法、厌氧+好氧,但由于其工艺工程投资大、运行费用高,操作管理不方便,无法妥善处置剩余污泥,设备运行产生噪声等二次污染,且有安全隐患,因此,研究开发一种中药废水处理方法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废水回收制肥工艺,采用微生物法的二次发酵法解决了中药废水的处理,具有良好的废水处理效率,保证出水符合标准。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中药废水回收制肥工艺,所述处理方法按照如下步骤:

  步骤1,将生产废水加入预处理池中臭氧灭菌3-6h;

  步骤2,将预处理后的废水排入有机废水池,然后加入微生物菌种,恒温培养1-2d;

  步骤3,将步骤2处理后的废水加入培养池中培养3d;

  步骤4,将培养后的废水加入至密封有机废水池里恒温发酵反应10-20h;

  步骤5,将恒温发酵后的废水通入第二培养池内持续深化发酵15d;

  步骤6,将步骤5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沉淀过滤,然后将滤渣制备得到生物肥料。

  所述步骤1中的臭氧通入量是10-20L/L,通入速度为2-6L/min,温度为50-60℃。

  所述步骤2中的微生物菌种采用滇俊生物除臭剂,所述微生物菌种的加入量是废水质量的万分之三。

  所述步骤2中的恒温培养的温度为30-50℃,所述恒温培养的曝气气体为空气,曝气速度为20-40mL/min。

  所述步骤3中的培养温度为70-80℃。

  所述步骤4中的恒温发酵还包括微生物菌种的加入,所述微生物菌种的加入量是有机废水质量的万分之五。

  所述步骤4中的恒温发酵的温度为50-60℃。

  所述步骤5中的深化发酵的温度为65-75℃。

  所述步骤6中的生物肥料包括生物菌肥、生物除臭剂和有机肥发酵菌剂。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具备以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微生物法的二次发酵法解决了中药废水的处理,具有良好的废水处理效率,保证出水符合标准,同时也具有回收利用,变废为宝的特点。

  2.本发明提供的工艺能够将废水变废为宝,形成生物菌肥,能够大大提升了市场价值,也降低了处理成本。

  3.本发明的微生物菌种能够形成有效的回收利用,大大降低了成本。

  4.本发明采用双生化降解的方式形成梯度降解,不仅能够将缓慢发酵降解,而且能够形成静置深度发酵。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但不对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做任何限定。

  实施例1

  一种中药废水回收制肥工艺,所述处理方法按照如下步骤:

  步骤1,将生产废水加入预处理池中臭氧灭菌3h;

  步骤2,将预处理后的废水排入有机废水池,然后加入微生物菌种,恒温培养1d;

  步骤3,将步骤2处理后的废水加入培养池中培养3d;

  步骤4,将培养后的废水加入至密封有机废水池里恒温发酵反应100h;

  步骤5,将恒温发酵后的废水通入第二培养池内持续深化发酵15d;

  步骤6,将步骤5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沉淀过滤,然后将滤渣制备得到生物肥料。

  所述步骤1中的臭氧通入量是10L/L,通入速度为2L/min,温度为50℃。

  所述步骤2中的微生物菌种采用滇俊生物除臭剂,所述微生物菌种的加入量是废水质量的万分之三。

  所述步骤2中的恒温培养的温度为30℃,所述恒温培养的曝气气体为空气,曝气速度为20mL/min。

  所述步骤3中的培养温度为70℃。

  所述步骤4中的恒温发酵还包括微生物菌种的加入,所述微生物菌种的加入量是有机废水质量的万分之五。

  所述步骤4中的恒温发酵的温度为50℃。

  所述步骤5中的深化发酵的温度为65℃。

  所述步骤6中的生物肥料包括生物菌肥、生物除臭剂和有机肥发酵菌剂。

  实施例2

  一种中药废水回收制肥工艺,所述处理方法按照如下步骤:

  步骤1,将生产废水加入预处理池中臭氧灭菌6h;

  步骤2,将预处理后的废水排入有机废水池,然后加入微生物菌种,恒温培养2d;

  步骤3,将步骤2处理后的废水加入培养池中培养3d;

  步骤4,将培养后的废水加入至密封有机废水池里恒温发酵反应20h;

  步骤5,将恒温发酵后的废水通入第二培养池内持续深化发酵15d;

  步骤6,将步骤5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沉淀过滤,然后将滤渣制备得到生物肥料。

  所述步骤1中的臭氧通入量是20L/L,通入速度为6L/min,温度为60℃。

  所述步骤2中的微生物菌种采用滇俊生物除臭剂,所述微生物菌种的加入量是废水质量的万分之三。

  所述步骤2中的恒温培养的温度为50℃,所述恒温培养的曝气气体为空气,曝气速度为40mL/min。

  所述步骤3中的培养温度为80℃。

  所述步骤4中的恒温发酵还包括微生物菌种的加入,所述微生物菌种的加入量是有机废水质量的万分之五。

  所述步骤4中的恒温发酵的温度为60℃。

  所述步骤5中的深化发酵的温度为75℃。

  所述步骤6中的生物肥料包括生物菌肥、生物除臭剂和有机肥发酵菌剂。

  实施例3

  一种中药废水回收制肥工艺,所述处理方法按照如下步骤:

  步骤1,将生产废水加入预处理池中臭氧灭菌4h;

  步骤2,将预处理后的废水排入有机废水池,然后加入微生物菌种,恒温培养2d;

  步骤3,将步骤2处理后的废水加入培养池中培养3d;

  步骤4,将培养后的废水加入至密封有机废水池里恒温发酵反应15h;

  步骤5,将恒温发酵后的废水通入第二培养池内持续深化发酵15d;

  步骤6,将步骤5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沉淀过滤,然后将滤渣制备得到生物肥料。

  所述步骤1中的臭氧通入量是15L/L,通入速度为4L/min,温度为55℃。

  所述步骤2中的微生物菌种采用滇俊生物除臭剂,所述微生物菌种的加入量是废水质量的万分之三。

  所述步骤2中的恒温培养的温度为40℃,所述恒温培养的曝气气体为空气,曝气速度为30mL/min。

  所述步骤3中的培养温度为75℃。

  所述步骤4中的恒温发酵还包括微生物菌种的加入,所述微生物菌种的加入量是有机废水质量的万分之五。

  所述步骤4中的恒温发酵的温度为55℃。

  所述步骤5中的深化发酵的温度为70℃。

  所述步骤6中的生物肥料包括生物菌肥、生物除臭剂和有机肥发酵菌剂。

  实施例4

  一种中药废水回收制肥工艺,所述处理方法按照如下步骤:

  步骤1,将生产废水加入预处理池中臭氧灭菌3h;

  步骤2,将预处理后的废水排入有机废水池,然后加入微生物菌种,恒温培养1d;

  步骤3,将步骤2处理后的废水加入培养池中培养3d;

  步骤4,将培养后的废水加入至密封有机废水池里恒温发酵反应100h;

  步骤5,将恒温发酵后的废水通入第二培养池内持续深化发酵15d;

  步骤6,将步骤5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沉淀过滤,然后将滤渣制备得到生物肥料。

  所述步骤1中的臭氧通入量是10L/L,通入速度为2L/min,温度为50℃,同时加入臭氧质量的10%的甲醇进行微电解反应,电流为10mA/cm2,压力为5V。

  所述步骤2中的微生物菌种采用滇俊生物除臭剂,所述微生物菌种的加入量是废水质量的万分之三。

  所述步骤2中的恒温培养的温度为30℃,所述恒温培养的曝气气体为空气,曝气速度为20mL/min。

  所述步骤3中的培养温度为70℃。

  所述步骤4中的恒温发酵还包括微生物菌种的加入,所述微生物菌种的加入量是有机废水质量的万分之五。

  所述步骤4中的恒温发酵的温度为50℃。

  所述步骤5中的深化发酵的温度为65℃。

  所述步骤6中的生物肥料包括生物菌肥、生物除臭剂和有机肥发酵菌剂。

  实施例5

  一种中药废水回收制肥工艺,所述处理方法按照如下步骤:

  步骤1,将生产废水加入预处理池中臭氧灭菌6h;

  步骤2,将预处理后的废水排入有机废水池,然后加入微生物菌种,恒温培养2d;

  步骤3,将步骤2处理后的废水加入培养池中培养3d;

  步骤4,将培养后的废水加入至密封有机废水池里恒温发酵反应20h;

  步骤5,将恒温发酵后的废水通入第二培养池内持续深化发酵15d;

  步骤6,将步骤5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沉淀过滤,然后将滤渣制备得到生物肥料。

  所述步骤1中的臭氧通入量是20L/L,通入速度为6L/min,温度为60℃,同时加入臭氧质量的20%的甲醇进行微电解反应,电流为20mA/cm2,压力为10V。

  所述步骤2中的微生物菌种的采用滇俊生物除臭剂,所述微生物菌种的加入量是废水质量的万分之三。

  所述步骤2中的恒温培养的温度为50℃,所述恒温培养的曝气气体为空气,曝气速度为40mL/min。

  所述步骤3中的培养温度为80℃。

  所述步骤4中的恒温发酵还包括微生物菌种的加入,所述微生物菌种的加入量是有机废水质量的万分之五。

  所述步骤4中的恒温发酵的温度为60℃。

  所述步骤5中的深化发酵的温度为75℃。

  所述步骤6中的生物肥料包括生物菌肥、生物除臭剂和有机肥发酵菌剂。

  实施例6

  一种中药废水回收制肥工艺,所述处理方法按照如下步骤:

  步骤1,将生产废水加入预处理池中臭氧灭菌4h;

  步骤2,将预处理后的废水排入有机废水池,然后加入微生物菌种,恒温培养2d;

  步骤3,将步骤2处理后的废水加入培养池中培养3d;

  步骤4,将培养后的废水加入至密封有机废水池里恒温发酵反应15h;

  步骤5,将恒温发酵后的废水通入第二培养池内持续深化发酵15d;

  步骤6,将步骤5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沉淀过滤,然后将滤渣制备得到生物肥料。

  所述步骤1中的臭氧通入量是15L/L,通入速度为4L/min,温度为55℃,同时加入臭氧质量的15%的甲醇进行微电解反应,电流为15mA/cm2,压力为8V。

  所述步骤2中的微生物菌种采用滇俊生物除臭剂,所述微生物菌种的加入量是废水质量的万分之三。

  所述步骤2中的恒温培养的温度为40℃,所述恒温培养的曝气气体为空气,曝气速度为30mL/min。

  所述步骤3中的培养温度为75℃。

  所述步骤4中的恒温发酵还包括微生物菌种的加入,所述微生物菌种的加入量是有机废水质量的万分之五。

  所述步骤4中的恒温发酵的温度为55℃。

  所述步骤5中的深化发酵的温度为70℃。

  所述步骤6中的生物肥料包括生物菌肥、生物除臭剂和有机肥发酵菌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