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1.09.21
公开(公告)日2002.03.27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1/12; B01D21/00; C02F9/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的提供一种具有占地省、投资少、运行费用低、除磷效率高、管理方便的改良型氧化沟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是:沉砂池采用涡流沉砂池;回流污泥在返回氧化沟之前进行1~2小时的厌氧处理;改良型氧化沟的设计参数为:污泥龄10~15天,污泥浓度4000~5000mg/L,改良型氧化沟出水口设置在曝气机下游的富氧区或单独设置的强化曝气区;沉淀池采用周边进水周边出水池型;取消污泥浓缩池,采用一体化污泥浓缩脱水机对剩余污泥进行浓缩和脱水。本发明工艺保证了改良型氧化沟的除磷效率达到87%以上,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
権利要求書
1、一种改良型氧化沟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采用粗、细格栅除去污水中的漂浮物;
(2)、将污水水位提高到设计高度;
(3)、沉砂沉淀;
(4)、氧化沟去除水中的碳源污染物以及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氮元素和 磷元素;
(5)、淀池进行泥水分离;
本发明的特征是:
a.砂池采用涡流沉砂池;b.流污泥在返回氧化沟之前进行1~2小时的厌 氧处理;c.良型氧化沟的设计参数为:污泥龄10~15天,污泥浓度 4000~5000mg/L;d.良型氧化沟出水口设置在曝气机下游的富氧区或单独设 置的强化曝气区;e.沉淀池采用周边进水周边出水池型;f.取消污泥浓缩 池,采用一体化污泥浓缩脱水机对剩余污泥进行浓缩和脱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氧化沟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 于:进水口(1)将沉砂池与厌氧池(3)连通,厌氧池内设水下推进器;厌氧池的 出水在氧化沟的缺氧段通过管道或堰门进入氧化沟(6);改良型氧化沟(6)的横 截面为矩形,沟道之间首尾串联相接,形成一个封闭体系,出水采用堰门控 制;沟内在弯道和曝气机(5)下游设有导流墙(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氧化沟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 于:周边进水周边出水沉淀池为圆柱形,中间设有吸刮泥机(9),环池壁内侧 设置有周边配水槽(11),进水通过进水口(7)通过配水槽沿池壁圆周均匀分配 进入沉淀池;清水则通过沿周边配水槽内侧设置的周边出水槽(8)排放出去。
说明书
改良型氧化沟城市污水处理工艺
(一)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对除磷脱氮有严格要求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及除磷要求 较严的地区的改良型氧化沟城市污水处理工艺。
(二)技术背景
氧化沟又名氧化渠,因其构筑物成封闭的环状沟渠形而得名。是活性污 泥法的一种变型,相当于延时曝气系统。因为污水和活性污泥的混合液在曝 气渠道中不断循环流动,因此,又有人又称之为“循环曝气池”、“无终端的曝 气系统”。
第一座采用氧化沟工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是1954年在荷兰伏肖丁建造 的。六十年代以来,氧化沟污水处理技术在欧洲、北美、南美及澳大利亚等 地迅速得到推广和应用,其工艺和构造都有了较大的发展,成为当前最具生 命力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氧化沟内通过曝气机的合理布置,在流道上形成 多个串连的AO工艺,达到去除碳源污染物和氮的目的。
现有技术中的氧化沟水处理工艺存在着污泥龄较长的缺陷,由于在污泥回 流之前没有经过厌氧处理,因此除磷效果较差,仅在50%左右。此外,整个 工艺还存在工程造价高、占地面积大等不足。
(三)、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占地省、投资少、运行费用 低、除磷效率高、管理方便的改良型氧化沟城市污水处理工艺。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即包括以下工艺 步骤:
1、采用粗、细格栅除去污水中的漂浮物;
2、将污水水位提高到设计高度;
3、沉砂沉淀;
4、氧化沟去除水中的碳源污染物以及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氮元素和磷
元素;
5、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
本发明的特征是:
1、沉砂池采用涡流沉砂池;
2、回流污泥在返回氧化沟之前进行1~2小时的厌氧处理;
3、改良型氧化沟的设计参数为:污泥龄10~15天,污泥浓度
4000~5000mg/L;
4、改良型氧化沟出水口设置在曝气机下游的富氧区或单独设置的强化
曝气区;
5、沉淀池采用周边进水周边出水池型;
6、取消污泥浓缩池,采用一体化污泥浓缩脱水机对剩余污泥进行浓缩
和脱水。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涡流沉砂池,减少了进水中的复氧;由于回流污 泥在返回氧化沟之前进行了厌氧处理,能使后续工序中的磷得到超量吸 收;由于缩短了氧化沟的污泥龄,使污水处理设施占地省、投资少、运 行费用低;由于采用周边境水周边出水型沉淀池,缩短了剩余污泥的排 放时间,提高了整个工艺的除磷率;由于采用一体化污泥浓缩脱水机对 剩余污泥进行浓缩和脱水,减少了上清液中磷的浓度,提高了整个工艺 的出磷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