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微能耗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12-23 10:25:59

  申请日2001.06.29

  公开(公告)日2002.05.22

  IPC分类号C02F3/3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微能耗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在预处理池和取水样井之间依次连接水解反应池、复合式厌氧反应池和二次沉淀池,各反应单元通过管道连通;水解反应池、复合式厌氧反应池和二次沉淀池按出水口在上、进水口在下的位置设置,其上部均设氧化管,氧化管的一端连通至出水口,另一端连通大气。本装置采用污水厌氧—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可实现污水自然净化处理后达到二级处理出水标准。

  

权利要求书

  1.高效微能耗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集水井、预处理 池、水解反应池、复合式厌氧反应池、二次沉淀池和取水样井, 上述各反应单元通过管道连通,其特征在于水解反应池、复合式 厌氧反应池和二次沉淀池按出水口在上、进水口在下的位置设置, 其上部均设氧化管,氧化管的一端连通至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管的出水 端通过集水槽连通出水口,另一端连通大气,氧化管上部设布水 孔,氧化管安装于反应单元的液面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管的 材质为塑料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管内固定 筛网并设填料,氧化管另一端通过导气箱连通大气,导气箱上设 导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氧化管两侧固定一 对背向相对的“<”形泥水分离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泥水分离板最高处 应等于或低于反应单元液面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2、4、5或6任意一项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 在于还可在水解反应池和取水样井之间设置排气装置和/或进气装 置。

  8.根据权利要求1、2、4、5或6任意一项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 在于预处理池中上部设格栅,其出水口位于格栅上方,水解反应 池下部进水口处设布水器。

  9.根据权利要求1、2、4、5或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 征在于复合式厌氧反应池下部进水口处设布水器,布水器上由下 至上依次设置污泥床、厌氧固定床和生物滤床。

  10.根据权利要求1、2、4、5或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 征在于可在二次沉淀池和取水样井间连通过滤池,过滤池上部也 设氧化管。

  说明书

  高效微能耗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微能耗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属于城市(镇) 生活污水分散处理技术。

  从国内生活污水分散处理工艺发展史来看,化粪池是主要代表工 艺,至今还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继化粪池之后,大约九十年代初,在 化粪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工艺,它有着独特的 优点而受到广泛的推广。但由于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需较长的停留时 间及大部分新开发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在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上辅 之无动力好氧(实为排水沟)/或潜水式曝气,由于这些工艺都采用 化粪池和沼气池的模式和特点,导致城市(镇)生活污水分散处理工 艺没有新的突破和发展。且这些工艺出水水质指标无法达到二级处理 出水标准。据199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生活污水占全国废水排放 总量的49.1%,生活污水COD排放量占COD总量的46.20%。随着 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率的提高,生活污染物排放量呈上升趋势,控制 生活污水污染,开发一种经济、适用且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镇)生 活污水处理装置,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城市(镇)生活污水经厌氧消化处理后 达不到二级处理出水标准以及活性污泥好氧法处理投资大、运行成本 高、维护管理复杂这一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效微能耗生活污水处理 装置,将污水厌氧生物处理新技术、生物膜法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或 和简单的引风装置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污水自然净化处理后达到二 级处理出水标准。

  本发明提供的高效微能耗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下述技术方案:

  高效微能耗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集水井、预处理 池、水解反应池、复合式厌氧反应池、二次沉淀池和取水样井,上述 各反应单元通过管道连通,水解反应池、复合式厌氧反应池和二次沉 淀池按出水口在上、进水口在下的位置设置,其上部均设氧化管,氧 化管的一端连通至出水口。

  所述氧化管的出水端通过集水槽连通出水口,另一端连通大气, 氧化管上部设布水孔,氧化管安装于反应单元的液面位置。氧化管的 材质为塑料管。氧化管内固定筛网并设填料,氧化管另一端通过导气 箱连通大气,导气箱上设导气孔。氧化管两侧固定一对背向相对的“<” 形泥水分离板。泥水分离板最高处应等于或低于反应单元液面位置。

  另外,还可在水解反应池和取水样井之间设置排气装置和/或进 气装置。在预处理池中上部设格栅,其出水口位于格栅上方,水解反 应池下部进水口处设布水器。在复合式厌氧反应池下部进水口处设布 水器,布水器上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污泥床、厌氧固定床和生物滤床。 在二次沉淀池和取水样井间连通过滤池,过滤池上部也设氧化管。

  高效微能耗生活污水处理装置采用厌氧——好氧生物处理,生活 污水先经预处理器预处理后,再经水解反应池、复合式厌氧反应池及 氧化管厌氧——好氧交替处理,可去除降解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并提高 了污水的可生化性,再由氧化管装置完成后续好氧处理,并去除降解 污水中剩余的部分有机污染物,从而提高了整个生活污水的污染物去 除率。

  装置中氧化管两端连通集水槽和导气箱,勿需借助动力或借助简 单的排风设备即可将地面空气引入氧化管或单体反应器内,使其在管 内流通,给污水充分供氧。管内空气的流通转移到污水中,并通过污 水而扩散到生物膜内部,为微生物提供充足的氧气。而分布在氧化管 顶部的布(滴)水孔也是微生物的氧气来源。

  污水长期从布水孔以滴状洒布在氧化管内呈状分布的筛网和填 料上,在污水流经的表面形成生物膜,从而扩大了微生物栖息、生活 的表面积,增加生物膜量,加强了氧传递,加大污水与生物膜之间的 相对运动,使反应更充分。

  布水孔两侧的“<”形泥水分离板一方面可阻隔污水中的污泥, 以防止污泥堵塞布水孔,另一方面能够使污泥借重力自动回流,勿需 用泵回流污泥。

  本发明与现有装置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

  1.占地小、投资少、无运行成本、处理效果好;

  2.产生的污泥量少、固液分离效果佳;

  3.具有较好的除硫、脱氧功能;

  4.对水量、水质、水温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

  5.可达二级处理出水标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