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3.03.28
公开(公告)日2004.09.22
IPC分类号E03C1/122
摘要
一种能够利用住宅楼废水的住宅楼废水利用装置。它是将住宅楼单元中垂直通过的两个(或几个)污水总管合并成一个污水总管,安设于楼梯平台处,在楼梯平台上设置集水箱,与本单元楼梯平台上一层住户的卫生间、厨房的地漏相连的几个竖管与上废水管相连,上废水管与集水箱相连,集水箱与下废水管相连,下废水管与楼梯平台下一层住户的便池水桶相连,便池由支污水管连接污水总管,集水箱上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溢流管、排泥管与污水总管相连。将便池水桶的容积增大,用隔板分成废水桶、自来水桶两个小水桶,自来水桶连接自来水管,废水桶连接下废水管,两个小水桶下部接“Y”型管的上两端,“Y”型管的下端连接便池进水口。
権利要求書
1、一种住宅楼废水利用装置,该装置使用民用建筑给排水管道顺序连接,其特征是:将 在一个楼房单元垂直通过的两个或几个污水总管合并成一个污水总管,安设于该单元楼梯 平台处,在每层楼梯平台处设置集水箱,与楼梯平台上一层两家或几家住户的厨房、卫生 间的地漏相连的几个竖管与两个或几个上废水管相连,上废水管与集水箱相连,集水箱用 两个或几个下废水管与该楼梯平台下一层两家或几家住户的便池水桶相连,便池出水 口与支污水管相连,支污水管与污水总管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楼废水利用装置,其特征是:集水箱与上废水管、下废水 管、污水总管、溢流管及排泥管连接的相对位置及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楼废水利用装置,其特征是:便池水桶中间用隔板分成自 来水桶和废水桶两个小水桶,自来水桶连接自来水管,废水桶连接废水管,两个小水桶下端用 “Y”型管的上两端连接,“Y”型管的下端连接便池的进水口。
说明书
住宅楼废水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住宅楼给排水管道系统,能使厨房、卫生间的涮洗用水作为 便池的冲洗用水重复利用。
背景技术 目前,住宅楼给排水系统设计建造是将住户日常用的废水(如做饭、洗衣用过 的废水)都通过污水管道流失了,而冲洗便池的用水还须用清洁水,造成用水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楼房给排水系统设置不能充分利用涮洗用水的不足,本实用新型 提供一种新型的楼房给排水管道设计装置,该装置即节约居民清洁水的用量,也减少污水的 排放量,相应地减少城市供水及城市整治污水的负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对于中、低层建筑住宅楼,在楼梯平台处设置集水箱,集水箱体积约为2立方米, 按楼梯平台形状设计,使与该楼梯平台上一楼层的两家(或几家)住户的厨房及卫生间的地 漏相连接的几个竖管与两个(或几个)上废水管相连接,上废水管与集水箱相连接,集水箱 与两个(或几个)下废水管相连接,下废水管与该楼梯平台下一楼层的两家(或几家)住户 中的便池水桶相连接。将当今使用的便池水桶容积增大一些,中间用隔板分成废水桶和自来 水桶,废水桶连接下废水管,自来水桶连接自来水管,以备没有废水时利用,两个水桶底部 接“Y”型管,“Y”型管的上两端连接废水桶和自来水桶,下端和便池进水口连接,废水 桶和自来水桶的止放水结构原理与当今使用的相同。
将在一个单元楼房住户中垂直通过的两个(或几个)污水总管合并成一个污水总管,安 设于楼梯平台处集水箱靠近住宅楼外墙侧,集水箱顶部和底部分别由溢流管和排泥管与污水 总管连接。如污水在集水箱内达到一定高度即通过溢流管流入污水总管内,防止集水箱满了 以后废水向外漫溢,排泥管内设有阀门,人工定期将集水箱内粘稠杂质排入污水总管。便池 与污水总管由支污水管连接,将便池的污水直接排到本单元的污水总管里去。
与厨房及卫生间的地漏相连的竖管、上废水管、集水箱、下废水管、排泥管、溢流管、 支污水管、污水总管的构造形式及其它们之间接头的连接方式与当今使用的楼房给排水管道 及接头连接方式相同。集水箱上废水管入口距集水箱顶部15cm,溢流管设于距集水箱顶面 5cm,且靠近污水总管一端出口较低,防止污水总管里的污水回流至集水箱内,溢流管的截面 积不小于2个(或几个)上废水管总截面积。集水箱下废水管出口距集水箱底部10cm,排泥 管置于集水箱底部下废水管出口以下。
2、对于高层建筑进行楼房结构设计及给排水设计时,可按照此设计原理进行设计,因一 层楼有多家住户,根据废水重复利用量设计污水集水箱的大小及管道布置。
此废水利用系统顶层楼住户不能从中受益,只有非顶层楼住户从上向下才能依次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将涮洗用水重复利用做便池的冲洗用水,且结构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