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3.03.28
公开(公告)日2003.09.03
IPC分类号C04B41/81; C04B41/84; C04B41/85
摘要
一种建筑用陶粒的表面憎水处理工艺,包括憎水剂的选择、憎水溶液的配制、陶粒的浸渍处理、干燥处理,憎水溶液可使用甲基硅醇钠溶液,也可使用甲基硅醇钠溶液和硅酸盐水泥溶液复合,该工艺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处理后的陶粒吸水率低等优点,并可用憎水处理后的陶粒配制性能优异的混凝土。
権利要求書
1.一种陶粒表面憎水处理工艺,包括憎水溶液的配制、浸渍处理、干燥 处理,其特征是:
1)先配制重量百分比为0.1%~0.5%的甲基硅醇钠溶液,然后加入重量 百分比为10%~30%的硅酸盐水泥,配制成浸渍液;
2)用上述浸渍液对陶粒集料表面进行浸渍处理,使陶粒集料在浸渍液 中浸渍1~2秒,达到陶粒表面浸渍均匀地处理效果;
3)将浸渍处理后的陶粒集料在室内自然状态下进行干燥处理,自然干 燥时间一般为48小时左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粒表面憎水处理工艺,憎水溶液单独使用 甲基硅醇钠溶液,其特征是:
1)配制重量百分比为0.1%~0.5%的甲基硅醇钠溶液用作浸渍液;
2)用上述浸渍液对陶粒集料表面进行浸渍处理,使陶粒集料在浸渍液 中浸渍1~2秒,达到陶粒表面浸渍均匀地处理效果;
3)将浸渍处理后的陶粒集料在室内自然状态下进行干燥处理,自然干 燥时间一般为48小时左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粒表面憎水处理工艺,憎水溶液使用甲基 硅醇钠溶液和硅酸盐水泥溶液复合,其特征是:
1)配制重量百分比为0.1%~0.5%的甲基硅醇钠溶液;
2)配制重量百分比为10%~30%的硅酸盐水泥溶液;
3)用浸渍液对陶粒集料表面进行浸渍处理,使陶粒集料在浸渍液中浸 渍1~2秒,达到陶粒表面浸渍均匀地处理效果;
4)将浸渍处理后的陶粒集料在室内自然状态下进行干燥处理,自然干 燥时间一般为48小时左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粒表面憎水处理工艺,用喷雾器对陶粒进 行喷雾处理,其特征是:
配制的量百分比为0.1%~0.5%的甲基硅醇钠溶液浸渍液,也可用喷雾 器采用人工干燥处理其特征是:
1)配制重量百分比为0.1%~0.5%的甲基硅醇钠溶液用作浸渍液;
2)将上述浸渍液加入到喷雾器中对陶粒集料表面进行喷雾处理,喷雾 时间以使陶粒集料表面达到均匀湿润的处理效果为好;
3)将喷雾处理后的陶粒集料在室内自然状态下进行干燥处理,自然干 燥时间一般为48小时左右;
说明书
陶粒表面憎水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作建筑材料陶粒表面憎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陶粒是经高温煅烧而成的轻集料,其表面和内部有很多孔隙, 陶粒吸水性能与其毛细管结构有关。由于陶粒的吸水性能,严重影 响了新拌轻集料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引起混凝土和易性下降,同时 也降低轻集料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保温、隔热等性能,增大了混凝 土及制品的收缩,并可能导致墙体或混凝土的开裂。一般说来,降 低陶粒吸水率的方法有以下三种途径:(1)堵塞陶粒表面的毛细孔; (2)在陶粒表面涂抹防水层;(3)采用化学反应的方法在陶粒表面 形成一层防水层;以上三种方法均可尽可能地阻碍水分进入毛细孔, 达到降低陶粒吸水率的效果。
由于陶粒吸水率大,实际应用过程中多采用预湿处理,由于湿 陶粒软化系数较低,湿陶粒所含水分在拌制混凝土过程中放出,无 法控制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使湿陶粒拌制的混凝土强度有较大的离 散性,采用干陶粒拌制混凝土需加入其一小时吸水率的吸水量。
陶粒的吸水性能不同于普通骨料,由于陶粒吸水导致新拌轻骨 料混凝土的水泥浆含水量不断下降,使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下降, 同时还可降低轻集料混凝土的强度、保温、隔热性能,增大混凝土 的收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陶粒表面憎水处理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憎水溶液的配制、浸渍处理、干燥处理
1.憎水溶液的配制
先配制重量百分比为0.1%~0.5%的甲基硅醇钠溶液,然后 加入重量百分比为10%~30%的硅酸盐水泥,配制成浸渍液;
2.浸渍
用上述浸渍液对陶粒集料表面进行浸渍处理,使陶粒集料 在浸渍液中浸渍1~2秒,达到陶粒表面浸渍均匀地处理效果;
3.干燥
将浸渍处理后的陶粒集料在室内自然状态下进行干燥处 理,自然干燥时间一般为48小时左右;
本发明所涉及的陶粒处理工艺工艺简单,处理后的陶粒吸水率 及吸水速率小,采用憎水溶液对陶粒表面进行增水处理,其1小时、 24小时吸水率由原来的的9.4%和12.9%降低到1.1%和4.5%,明显 降低陶粒的吸水性能。
在同一净水胶比下,用憎水陶粒拌制的混凝土的强度比用干、 湿陶粒拌制的混凝土强度高。
成本低,用此憎水溶液对页岩陶粒进行憎水处理,假定页岩陶 粒的堆积密度为487kg/m3,浸渍后吸收溶液量按10%计,则每立方 米页岩陶粒进行憎水处理所需成本在10元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