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5.12.06
公开(公告)日2007.06.13
IPC分类号B01J20/30; B01J20/1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PAL材料降低工业废水中铅、汞等重金属离子的材料及加工工艺,使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染在重金属含量方面达标。其材料名称为:PAL材料高效吸附滤料。本材料具有对铅、汞等有害重金属离子选择性吸附功能。其活化工艺采用浸渍法处理,工艺方法简单,可大幅度降低酸及水的使用量,成本低,无酸水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权利要求书
1、将PAL粉体材料(其原料是坡缕石,经超微化提纯处理,坡缕石纯度>90%, 粒径<8μ)经过活化工艺处理,其特征在于将PAL粉体按以下比例加入酸与水配 制的溶液中,PAL粉体材料∶8%稀释酸溶液=1∶1.2。经浸泡24小时后,加热 至95℃,保持恒温,搅拌1.5h滤除多余水分后,在135℃烘干处理后粉碎待用。
2、根据权利要求1,处理过的材料,进行溶质凝胶化扩孔,用扩孔机饱和 溶液与粉料搅拌,呈可造粒状,进行造粒,经烘干、焙烧(温度控制在350℃以 下)后,用水洗涤二至三次,滤除水份,烘干即成滤料。
说明书
PAL材料工业废水处理高效吸附滤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用一种PAL材料(其原料是坡缕石,经超微化提纯处理,坡缕 石纯度>90%,粒径<8μ)作为高效吸附滤料及加工工艺。处理工业废水和城市污 水,使其中铅、汞重金属离子的浓度降低,铅、汞含量达标排放。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水及城市污水治理,如何实现各种污水再生利用,是生态建设和环 境保护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国内大多采用过滤净化处理和生物方法处理 工艺,其中净化水滤料以20目蛭石,球状烧结陶粒等无机材料为主要材料的净 化工艺。另外,用生物曝气三级处理方法的工艺,以及其它利用生物消除和材料 沉降方法的净化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
1、利用甘肃省的特色资源非金属矿产—坡缕石,由其自身固有的层状、纤 维状、微观介孔构造,具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特殊的表面物理化学结构及离子状 态,及其吸附性(包含了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物理师傅的基本原因是巨大内 比表面积、多向方位及表面电荷、次生孔隙。化学吸附作用基于表面可能存在 几种吸附中心形成氢键、共价键,电荷不平衡位电性,而具有强吸附性。
2、通过技术手段,对坡缕石原矿(经分选提纯的PAL材料),进行处理, 其晶体内部的通道及集合的微细孔隙结构。经酸碱协同催化反应,以及具有分 子筛的择形催化裂解,得到最大表面积、孔容和活性。同时,控制酸溶剂浓度, 获得最佳离子交换量,使阳离子析出造成微观八面体内空穴增加,微空隙增多, 表面活性增强。
3、对经过技术处理的PAL材料,用非机械扩孔技术,进行再处理。这种扩 孔技术是利用扩孔剂凝胶化后,占有空间,经热处理,挥发或蒸腾后,产生各 种规格的孔穴,使孔穴结构发育的PAL材料的大孔、中孔、微孔数量更为增大, 特别是微孔数量增加,极大地扩充了表面积,得以强化吸附功能,且无任何化 学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