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7.07.31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IPC分类号C02F3/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一体化多功能水处理机,该水处理机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生物氧化床、曝气罐、过滤罐、清水箱;生物氧化床内填充有作为微生物载体的填料,曝气罐内布设有曝气条,曝气罐与生物氧化床之间设置有虹吸结构,曝气罐底部设置有出水口,过滤罐为密闭腔体,其内填充有过滤材料,过滤罐进水口与曝气罐的出水口相接,其出水口与清水箱相接;污水输送管道与生物氧化床的进水口相接。本实用新型在不增加能耗和空间的情况下,在对原水进行大气复氧过程中,进行了生物氧化处理降低COD含量,给下一环节的水体曝气、增加水中溶解氧及高精过滤处理创造了好的条件。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全自动一体化多功能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该水处理机包括 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生物氧化床、曝气罐、清水箱、过滤罐;生物 氧化床为上方开口的箱体,其内填充有作为微生物载体的填料,箱 体底部设置有与生物氧化床进水口相接的布水通槽,布水通槽上设 置有支撑填料用隔网;曝气罐内上部设置有接水盘,接水盘下方的 曝气罐内从上到下布设有曝气条,曝气罐与生物氧化床之间设置有 虹吸结构,该虹吸结构包括虹吸管、虹吸激发管和虹吸破坏管,虹 吸管进水口位于生物氧化床底部,虹吸管出水口插入曝气罐中设置 的接水盘内并形成水封结构,虹吸激发管由排气管和辅助虹吸管构 成,排气管一端接于虹吸管最高点处,其另一端与辅助虹吸管中部 相接,辅助虹吸管上端开口,开口高度与生物氧化床中的最高水位 相对应,辅助虹吸管下端通过插入位于生物氧化床下方的盛水容器 中而形成水封结构,虹吸破坏管为倒U形,其一端与排气管并接在 虹吸管的最高点处,其另一端设置在生物氧化床靠近其底部位置 处,接水盘内的水溢出后逐级溅落到其下方的曝气条上,直至跌落 到曝气罐的底部,曝气罐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过滤罐为密闭腔 体,其内填充有过滤材料,其进水口位于过滤材料上方,出水口位 于过滤材料下方,过滤罐进水口与曝气罐的出水口相接,出水口与 清水箱相接;污水输送管道与生物氧化床的进水口相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一体化多功能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处理机包含有两个以上所述生物氧化床,所述污水输入管道 通过一环形配水盘向各生物氧化床供水,污水输送管道插装在环形 配水盘中心,污水从其上端开口溢流入配水盘中,再通过配水管道 输送到各生物氧化床;所述辅助虹吸管直接插装在生物氧化床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一体化多功能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曝气罐为圆筒形,其内的所述接水盘为环形,所述污水输入管 道沿曝气罐轴线向上穿出,与位于曝气罐正上方的所述配水盘相 接,环形接水盘与位于曝气罐中心的污水输入管之间沿周向排列有 若干个分水槽,环形接水盘径向里侧立壁的上沿设置有与各分水槽 一一对应的溢流缺口,所述曝气条绕曝气罐轴线呈放射状排列,并 且上下相邻两层曝气条沿曝气罐周向交错排列,环形接水盘内的水 首先通过其里侧立壁上的缺口溢流入各分水槽中,然后再从分水槽 溢流散布到其下方的各曝气条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一体化多功能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曝气罐底部出水口处设置有稳定排水结构及气水分离装置,所 述稳定排水结构设置在曝气罐内,由排水筒及设置在排水筒内的浮 动芯构成,排水筒侧壁上加工有若干个通孔,随着浮动芯在排水筒 中高度位置的改变,排水筒的有效排水截面随之增大或减小,排水 筒下方设置有挡块,通过该挡块对浮筒的最低位置进行限定;所述 气水分离装置为封闭状腔体,腔体内设置有一从上向下延伸的隔 板,隔板下沿与腔体底部之间留有间隔,从而在腔体内隔出一开口 向上的U形通道,气水分离装置的输入口和输出口分列在隔板两 侧,隔板在腔体内倾斜设置,使气水分离装置的输入口所在一侧通 道呈正V形,同时在该侧通道顶部还设置有排气管道,气水分离装 置的输入口与排水筒下端出口相接,输出口与所述过滤罐的输入口 相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一体化多功能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罐进水口与所述曝气罐出水口相连的管路上,还设置有虹 吸反冲洗系统,该虹吸反冲吸系统包括虹吸反冲管、反冲激发管、 反冲破坏管、定量桶、集水箱,虹吸反冲管一端与过滤罐进水口相 连,其另一端插入到集水箱中并形成水封结构,反冲激发管由辅助 管和吸气管构成,辅助管下端同样插入到集水箱中并形成水封结 构,辅助管上端与虹吸反冲管相接,连接点位于虹吸反冲管最高点 的上游,吸气管呈倒U形,其一端接于虹吸反冲管的最高点处,其 另一端与辅助管的中部相接,反冲破坏管一端与吸气管并接在虹吸 反冲管的最高点处,其另一端插入到定量桶中形成水封结构,定量 桶上接有定量补水装置,定量桶的位置高于集水箱。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一体化多功能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冲激发管上还连接有虹吸加强管,该虹吸加强管由一倒U形 管和一连接水管构成,其中倒U形管高出所述虹吸反冲管,其一端 接于虹吸反冲管的最高点处,其另一端与所述辅助管的中部相接, 该相接点位于所述吸气管与辅助管相接点的上方,所述连接水管一 端接于倒U形管上,另一端插入所述污水输送管道内的污水中,连 接水管与倒U形管相连一端高于其插入污水输送管道一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一体化多功能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冲破坏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虹吸加强管中的倒U形管与所 述辅助管相接处的上方设置有外接水源输入口,该输入口处设置有 阀门,所述定量桶上设置有泄水阀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自动一体化多功能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曝气罐上设置有所述定量桶的补水口,该补水口位于所述接水 盘下方,补水口上设置有调节阀门,曝气罐内的水位上升到预定高 度时,曝气罐内的水从补水口溢流入定量桶,定量桶的位置高于所 述清水箱。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自动一体化多功能水处理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处理机包含有两个以上所述过滤罐,所述曝气罐底部设置有 与各过滤罐一一对应的出水口。
说明书
全自动一体化多功能水处理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领域,尤其是一种适合河、湖、景观水、泳 池、水厂等水体水处理要求的全自动多功能水处理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显著提高,受 到污染的河湖不断增多,经改造而成和新建的景观水系也如雨后春笋般 迅速发展。针对水系水体的水处理工艺及水处理设备,也是各种各样, 应运而生。特别是应用于中小型水体净化的设备如压力式沙缸系列及各 式新型重力无阀滤池越来越多。其中,常规压力式沙缸系列水处理设备 的能耗较大,人为管理、操作较复杂,易主观出错。又因其自身的设备 局限性,对处理较大水体也是无能为力,单一依靠它处理室外景观水体 效果也是不尽人意,对此,取而代之的是继而出现的各式新型重力无阀 滤池,但这种新型重力无阀滤池因其受生产工艺及进出水变化的影响, 在虹吸形成、破坏的自动控制方面易出现问题,常造成跑水现象。另外, 这种滤池的水箱水位较高,占用空间较大,虹吸反冲洗时如果继续进水 会影响冲洗强度等。最关键的是这些设备本身只具有一种水体过滤功能。 对水能进行更有效的处理,单靠过滤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室外泳池及 景观水系。因室外环境复杂,污染源较多,藻类生长快,单靠过滤环节 易堵塞滤床,反冲洗频繁,根本达不到水处理效果,反而白白浪费资源。 同时,象无阀滤池其高度空间都比较高,而上部被利用空间较少。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一 体化多功能水处理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一体化多功能水处理机包 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生物氧化床、曝气罐、清水箱、过滤罐;生物氧 化床为上方开口的箱体,其内填充有作为微生物载体的填料,箱体底部 设置有与生物氧化床进水口相接的布水通槽,布水通槽上设置有支撑填 料用隔网;曝气罐内上部设置有接水盘,接水盘下方的曝气罐内从上到 下布设有曝气条,曝气罐与生物氧化床之间设置有虹吸结构,该虹吸结 构包括虹吸管、虹吸激发管和虹吸破坏管,虹吸管进水口位于生物氧化 床底部,虹吸管出水口插入曝气罐中设置的接水盘内并形成水封结构, 虹吸激发管由排气管和辅助虹吸管构成,排气管一端接于虹吸管最高点 处,其另一端与辅助虹吸管中部相接,辅助虹吸管上端开口,开口高度 与生物氧化床中的最高水位相对应,辅助虹吸管下端通过插入位于生物 氧化床下方的盛水容器中而形成水封结构,虹吸破坏管为倒U形,其一 端与排气管并接在虹吸管的最高点处,其另一端设置在生物氧化床靠近 其底部位置处,接水盘内的水溢出后逐级溅落到其下方的曝气条上,直 至跌落到曝气罐的底部,曝气罐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过滤罐为密闭 腔体,其内填充有过滤材料,其进水口位于过滤材料上方,出水口位于 过滤材料下方,过滤罐进水口与曝气罐的出水口相接,出水口与清水箱 相接;污水输送管道与生物氧化床的进水口相接。
进一步,所述水处理机包含有两个以上所述生物氧化床,所述污水 输入管道通过一环形配水盘向各生物氧化床供水,污水输送管道插装在 环形配水盘中心,污水从其上端开口溢流入配水盘中,再通过配水管道 输送到各生物氧化床;所述辅助虹吸管直接插装在生物氧化床中。
进一步,所述曝气罐为圆筒形,其内的所述接水盘为环形,所述污 水输入管道沿曝气罐轴线向上穿出,与位于曝气罐正上方的所述配水盘 相接,环形接水盘与位于曝气罐中心的污水输入管之间沿周向排列有若 干个分水槽,环形接水盘径向里侧立壁的上沿设置有与各分水槽一一对 应的溢流缺口,所述曝气条绕曝气罐轴线呈放射状排列,并且上下相邻 两层曝气条沿曝气罐周向交错排列,环形接水盘内的水首先通过其里侧 立壁上的缺口溢流入各分水槽中,然后再从分水槽溢流散布到其下方的 各曝气条上。
进一步,所述曝气罐底部出水口处设置有稳定排水结构及气水分离 装置,所述稳定排水结构设置在曝气罐内,由排水筒及设置在排水筒内 的浮动芯构成,排水筒侧壁上加工有若干个通孔,随着浮动芯在排水筒 中高度位置的改变,排水筒的有效排水截面随之增大或减小,排水筒下 方设置有挡块,通过该挡块对浮筒的最低位置进行限定;所述气水分离 装置为封闭状腔体,腔体内设置有一从上向下延伸的隔板,隔板下沿与 腔体底部之间留有间隔,从而在腔体内隔出一开口向上的U形通道,气 水分离装置的输入口和输出口分列在隔板两侧,隔板在腔体内倾斜设置, 使气水分离装置的输入口所在一侧通道呈正V形,同时在该侧通道顶部 还设置有排气管道,气水分离装置的输入口与排水筒下端出口相接,输 出口与所述过滤罐的输入口相接。
进一步,所述过滤罐进水口与所述曝气罐出水口相连的管路上,还 设置有虹吸反冲洗系统,该虹吸反冲吸系统包括虹吸反冲管、反冲激发 管、反冲破坏管、定量桶、集水箱,虹吸反冲管一端与过滤罐进水口相 连,其另一端插入到集水箱中并形成水封结构,反冲激发管由辅助管和 吸气管构成,辅助管下端同样插入到集水箱中并形成水封结构,辅助管 上端与虹吸反冲管相接,连接点位于虹吸反冲管最高点的上游,吸气管 呈倒U形,其一端接于虹吸反冲管的最高点处,其另一端与辅助管的中 部相接,反冲破坏管一端与吸气管并接在虹吸反冲管的最高点处,其另 一端插入到定量桶中形成水封结构,定量桶上接有定量补水装置,定量 桶的位置高于集水箱。
进一步,所述反冲激发管上还连接有虹吸加强管,该虹吸加强管由 一倒U形管和一连接水管构成,其中倒U形管高出所述虹吸反冲管,其 一端接于虹吸反冲管的最高点处,其另一端与所述辅助管的中部相接, 该相接点位于所述吸气管与辅助管相接点的上方,所述连接水管一端接 于倒U形管上,另一端插入所述污水输送管道内的污水中,连接水管与 倒U形管相连一端高于其插入污水输送管道一端。
进一步,所述反冲破坏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虹吸加强管中的倒U 形管与所述辅助管相接处的上方设置有外接水源输入口,该输入口处设 置有阀门,所述定量桶上设置有泄水阀门。
进一步,所述曝气罐上设置有所述定量桶的补水口,该补水口位于 所述接水盘下方,补水口上设置有调节阀门,曝气罐内的水位上升到预 定高度时,曝气罐内的水从补水口溢流入定量桶,定量桶的位置高于所 述清水箱。
进一步,所述水处理机包含有两个以上所述过滤罐,所述曝气罐底 部设置有与各过滤罐一一对应的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在不增加能耗和空间的情况下,在对原水进行大气复氧 过程中,进行了生物氧化处理降低COD含量,给下一环节的水体曝气、 增加水中溶解氧及高精过滤处理创造了好的条件,使水得到更有效的净 化处理。